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论文_李素格

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论文_李素格

□ 李素格

〔摘要〕小学学生因为缺乏观察事物、 分析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一碰到作文 就头痛,致使无事可写,或内容肤浅,结构杂 乱,错别字、病句一大堆,老师无法修改。实 际当中却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 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就是写出文章,也 多半是七拼八凑。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作 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1 尝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把现实 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 的写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自然提高了写 作的兴趣,燃起写作的欲望。写景作文相较 而言更是学生的难点,大多学生在写写景作 文时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写出来的文 章空泛的词语太多,或是固定的一个模式, 把景物的特点都归结为一个:美丽,没有写 出景物特点。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 围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而实际 上,有时老师指导学生写景时也仅仅是纸上 谈兵,没有让学生融入景物,这才是学生对 写景作文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为了让学生 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写出意境,写出特点,唯 有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会让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2 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比较肤 浅,注意力极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只停留在 表面上,因此,首先就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 的方法。

2.1 顺序观察法。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 引导学生无论是观察景物还是观察人,都要 有一定的顺序。如在一次作题为《我喜爱的 小花猫》作文时,先叫学生观察小花猫的整 体特征,再观察小花猫的头、眼、背、腹、尾等 部分特征。这样,明白了观察方法的学生,对 事物有了初步感知认识,培养了学生观察事 物的顺序意识。

2.2 重点观察法。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突 出特征。我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学习作者 是怎样观察事物,抓住事物主要特点的。如 在一次指导《秋天的校园》作文时,要求学生 重点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和环境卫生,只 要把校园的这些景物特点写出来,就突出了 校园秋天的美丽。通过这样引导培养,学生 在写作文时就有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意 识。

3 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

3.1 观察与思维相结合。把观察到的事物 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能反映自己的所见所 闻,而且能表达个人观察时的所思所感。同 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 感受。例如写老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的不 同角度表现老师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忠诚 党的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的高尚 品质,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 此,只有把观察与思维相结合起来,才能表 现事物的不同特点,才能不断提高分析能 力,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

3.2 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小学生常常借助 观察得到的印象想象出种种事物的形象,还 可以由这一事物想象出另外一种事物。如看 图作文《白荷花》,当看到一池各种姿态不同 的白荷花时,学生会发出内心的赞叹:“真是 太美了!”我就引导学生这样去联想:当一阵 微风吹来时,荷花的动态很美,你会想到什 么?学生马上脱口而出:“自己仿佛也变成一 朵白荷花,在翩翩起舞。小鸟也会为你歌唱, 蝴蝶为你点头,蜻蜓为你送行……”通过这 样的联想,学生加深了对事物进一步认识。 此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借助联想,加强 对事物的理念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 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学生对客观 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并要通过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这就要必须掌握字、词、句的 基础知识。比如,用词准确。平时要掌握比较 丰富的词汇,对词语必须有正确的理解。我 很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和积累 词语,注意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 学生体会,不能只满足于记住一些词语解释 就行了。有的学生虽然理解了词语意思,如 果不会应用,理解就不算到位。因此,更要注 意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运用 词语的能力,了解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 用,尤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词语运用到自 己的作文中去。其次,培养学生语句通顺的 能力。目前,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明显地一个 问题是句子不通顺(如词语不通、词语重复、 词语顺序调换等)。这些问题主要是对句子 理解能力上不去,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调整 不通顺的句子,并加强听说、说话训练。这 样,才能使学生明白怎样才是通顺的句子, 句与句是什么关系。

还要指导学生提高写好一段话的能力。 努力让学生知道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上句 与下句连贯是写好一段话的根本,我抓住指 导学生在写出一段话时,确定先写什么?而 后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学生在中年 级就能学会写好一段通顺的话,为高年级写 好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常用“语言 优美,用词准确”等词语表扬并鼓励学生。可 见,语言的运用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学生在 写作文时,通常会选择最简单、最优美的的 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但同样也 会忽略真实质朴的语言有时往往最直接、最 准确。尽管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开放性强,但 对准确的要求并没有丝毫改变,所以即使真 实生活中的用语有时文学性不强,却是毫不 掩饰的反映出了人物的心理与状态。在写 《我的外婆》这篇作文时,有一个学生在描写 外婆辛苦洗衣服的场景时,这样写道:我看 到外婆抱着那一盆衣服慢慢地走到田边,挽 起衣袖,迟缓的蹲下去,一双手就这样一直 不停的搓、洗,不时还用湿湿的手揩一下额 头的汗水,偶尔,还会用其中一只手肘这样 撑着膝盖站起来休息一会儿。这段文字没有 任何的修饰,简单的几个动词描写,却将外 婆的辛苦刻画的如此深刻。再者,作文既取 材于现实,那小学生自然会在写作时将事实 依顺序来写,这对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性有 很大的帮助。所以,现实中简单淳朴的语言 对小学生作文来说,也是最容易接受、最好 运用的法宝。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和县闫里学区宋台 小学__

论文作者:李素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论文_李素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