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化瘀颗粒运用于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对其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论文_姜楠

(山西省中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 目的:分析养肝化瘀颗粒运用于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对其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属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予养肝化瘀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后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AST、ALT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TBIL、ALB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养肝化瘀颗粒运用于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能有效减轻患者肝脏炎症损伤,改善肝功能情况,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养肝化瘀颗粒;正虚血瘀;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336-02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常见传染性疾病,其治疗的难点为抗肝纤维化[1],当前临床仍没有确切的措施控制肝纤维化的进展,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生活,为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本文重点探究养肝化瘀颗粒运用于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疗效,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遵循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2.6±3.7)岁,病程6个月~16年,平均病程(7.8±1.4)年;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53.1±4.8)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病程(7.2±1.2)年。对比两组患者研究资料,数据间不存在明显差距,可将其进行对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口服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天。

观察组予以养肝化瘀颗粒治疗,口服养肝化瘀颗粒,30g/次,2次/天,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2]。

1.3 评定标准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的积分。根据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证、气虚证的评定标准,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的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的积分-治疗后的积分)/治疗前的积分]×100.0%。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后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以χ2值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P小于0.05时,说明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积分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达64.65%,比对照组高23.4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达44.73%,比对照组高13.28%,说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AST、ALT、ALB、TBIL的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AST、ALT变化可知,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患者ALB、TBIL的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肝纤维化的进展与变化属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活动,形成肝纤维化的关键环节有细胞外基质不断沉积、星状细胞开始活化、肝窦部位趋于毛细血管化,主要基础为慢性肝损伤。而肝纤维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肝硬化,进而影响到患者健康,基于此,应针对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去除病因”的措施,抑制机体中星状细胞增殖。在中医范畴中,肝纤维化属于积症、肋痛领域,其主要病机为“正虚血瘀”,因此必须做到扶正化瘀。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扶正化瘀胶囊能够充分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等方面的作用,但整体效果不理想,而养肝化瘀颗粒可较好地弥补这一问题。该药物为山西省中医院制剂,来源于名老中医梁瑞敏主任医师治疗肝纤维化经验方,其主药为黄芪,具有益气活血、活血化瘀、补气等多种功效[3],与茯苓、白术等药物联用,可起到培土养肝、健脾益气的作用。丹参为臣药,并加之芍药,可活血养肝、活血化瘀,养肝化瘀颗粒全方以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机为基础,抓住疾病的局部变化,通过健脾、活血化瘀的途径,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科学控制患者病情,具备益气养肝的效果,可抑制体内纤维化的沉积,延缓病情进展,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生存质量,与梁瑞敏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养肝化瘀颗粒治疗,经过24周持续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可知,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改善率较高,同时观察组患者AST、ALT变化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养肝化瘀颗粒用于治疗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怀长.梁瑞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15,31(11):3-5.

[2]曲静.养肝软坚丸治疗乙肝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8):8-11.

[3]冯玥玥,王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16,31(2):147-152.

课题:此文是山西省中医院院级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601-12

论文作者:姜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养肝化瘀颗粒运用于正虚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中对其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论文_姜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