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论文_杨雪敏

《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论文_杨雪敏

杨雪敏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贵州 贵阳?550025

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轫、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孔子在《论语》中从孝、仁、学、信对君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论语》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君子品格的培养。

关键词:君子;孝;仁;学;信

朱熹评价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南怀瑾认为孔子学说与《论语》具有不朽价值。后世学者慎思明辨,融会有得而见之艰难,必可得到自证。从这两位先辈的评论中,可见学习《论语》的必要性。《论语》对君子人格的描述很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这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一、孝顺父母?尊重兄长

《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107?次,何谓“君子”?《说文解字》释“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1]32《现代汉语词典》释“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2]1663“君子”在古代大致分为三种:专以德言者,兼德与位言之者,专以人君言者。[3]10有德者,即君子以德言,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品质的有德之人。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有位者,即君子以身份或地位言。如“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兼德与位者,即君子兼美好品德与社会地位于一身。另外,王安石将“君子”分成有德者和有位者,他在《君子斋记》中说:“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有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位,?而无其德,?可以谓之君子。”[4]307此外,杨伯峻的分法和王安石一致,他认为《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5]2那么成为君子首要的孝是什么?

二、以仁为本?以礼为用

何为“仁”?《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即意谓“二人”,孔子讲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应然关系与状态。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路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仁者宽容仁厚、厚德载物,心胸宽大、志存高远,不役于物、不伤于物,不忧不惧。“仁”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吕振羽认为孔子思想出发点的仁,这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是孔子理论体系的核心,?政治、伦理等方面的东西都是被派生的,是以“仁”为源泉、受其决定。[6]

何为“礼”?《说文》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孔子对伯鱼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守“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仁是礼的基本要求,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礼是衡量君子言行举止的标尺。“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八佾》)具有仁德的君子能够自觉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规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内容,将“仁”、“礼”结合,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正如李泽厚所言,“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就是把复兴‘周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历史重任”。[7]19君子只有了解仁学、接受仁爱、实践仁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

三、勤学修德?诚信谨慎

孔子周游列国,博览群书,足迹遍布鲁、周、卫、杞、宋等,还曾向师襄子、苌弘、老子求教,问太庙事。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论语》中“学”出现了64?次,《说文》解释“学,篆文,本作斆,覺悟也。”《广雅》谓“学,效也”,即接受新知识,接受他人教诲,了解圣贤思想,仿效圣贤行迹;“习”为实践所学之道,必与他人相涉。学习是进德修业的途径,不学不足以成大器,只有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才更有助于修德养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倡导“博学于文”,“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要自我反省,这是君子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反思与问题意识可丰富人格内涵。“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言动举止时时内省。

诚信,就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孔子说做人、处事及对朋友,诚信很重要,无信誉是绝对不可以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一个人若无信用将以何立身处世?事情有难处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先行其言,然后从之”(《为政》)。做到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此外,君子还应以言知人,而不以言取人;对人诚实忠信,合乎礼仪。诚实守信、谨言慎行是非常重要的。?

李大钊指出思想的变动要受到物质环境的支配,?那么孔子的学说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真理。孔子只是一代哲人,?不是“万世师表”。因此要懂得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学习、接受孔子思想。《论语》中的君子真诚地热爱仁义,对自己的信仰有发自内心的喜爱,?深深为个人的精神生活陶醉,?能无视外在环境的好恶,怡然自得。因此要学习《论语》中君子所具有的孝弟、仁义、好学、诚信、谨言、慎行、内省等美好品德,继承孔子所开示之人生智慧、君子美德。《论语》中所传递的君子品格的文化内涵不仅深刻,而且具有指导生活实践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词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3]?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宋]王安石著,秦克,巩军标点.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舒文.吕振羽早年的孔子研究及其意义述评[J].孔子研究.1997(3)

[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雪敏(1988—),女,贵州铜仁人,贵州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

论文作者:杨雪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论语》中君子品格的现实意义论文_杨雪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