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求实、面向社会信息化新世纪--“九六”学报编辑委员会纪要_信息化时代论文

开拓、求实、面向社会信息化新世纪--“九六”学报编辑委员会纪要_信息化时代论文

开拓、求实,面向社会信息化的新世纪——本刊’96编委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纪要论文,面向社会论文,求实论文,编委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信息科学将是世界蓬勃发展的四大科学门类(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中重要的一门科学。在信息领域,当今已进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世界。面对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科学信息的学科如何建设;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如何迈向新世纪;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的会刊,如何为我国社科信息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鼓与呼……,带着这诸多问题,本刊于年终岁尾(12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召开了第14次编委会。与会者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热情接待,总编室副主任、本刊编委史启新为会议的顺利召开作了周祥的安排。

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本刊主编谢自立主持,学会秘书长张保民参加了会议。编辑部副主任曹捷向会议作了1996年会刊工作的年度报告。1996年会刊贯彻了中国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的精神,抓住社会信息化的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科信息需求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加强应变能力,以适应科研、教学、决策和社会发展对社科信息工作的信息满足要求。

1996年,会刊基本完成了年初拟定的全年报道重点计划,坚持理论性、实践性、知识性并重的办刊方针,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深化社科信息理论研究和推动学科建设、促进社科信息工作的改革、提倡多元化的服务格局、实现数据库、网络化建设的构想和经验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的报道;各期所发表的特稿、专稿,大都是各系统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具有较强的导向和交流作用,反响较大。

本年度,会刊和学会学术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当前我国社会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与对策”征文活动,广大信息工作者、研究者在深入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踊跃来稿。经征文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了二等奖五篇、三等奖九篇(一等奖空缺),评选结果和获奖论文将在本期公布,部分获奖文章将在会刊发表。征文活动对促进社科信息工作的发展和推进社科信息的应用研究,活跃、发展会刊作者队伍和培养新秀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会刊论文的标准化和注录格式规范化,经过编辑部的努力,1996年各期的关键词标引和著录规则已基本到位。

会刊在市场经济和通俗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及同类刊物竞争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近万户的发行量,显示了它能满足文献信息事业各个层次读者需要的优势。本刊全体同仁将以更加敬业的精神,勤奋工作,向读者奉献精品,以不辜负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望。

为了迎接1997年学会成立十周年和《情报资料工作》100期,编委就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和会刊如何迈上新台阶进行了主题发言和对策性探讨。

20世纪90年代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崛起,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的勃兴,26届国际图联大会在我国引发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冲击波,Internet的诱人魅力,在计算机领域中创造奇迹的比尔·盖茨的轰动效应,信息化在我国已如春潮澎湃。社科信息工作无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建设和道德规范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信息支持方面,还是在科研、决策信息保证方面,都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机遇难求,时不待我。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社科信息事业,必须变更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精品意识、网络意识、竞争意识。当前,国家已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现代化手段建设增加资金投入,这对发展我们的事业极为有利。与会者认为,社科信息工作者应振奋精神,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弄潮儿。

会刊肩负着展示和交流我国社科信息研究成果的任务,担负促进学科理论建设的任务。编委认为,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成为“两张皮”。会刊应善于出选题和组织重头文章,如对五大系统社科信息研究和实践的现状及规划等应组织系列报道;对各系统的网络建设应进行专门报道,以便交流经验,促进协作,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从而加强学会的凝聚力和龙头作用;会刊还可以组织各种小型的专题研讨会,举办学术沙龙,对理论热点、理论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编委对如何加强刊物的时代气息,走出旧格局、开拓新思路进行了讨论。如对音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史启新认为,音像资料在新闻资料部门是富矿,在统一标准化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大有作为,会刊应加强有关报道。

编委还对如何保持会刊学术上的敏感性、加大信息量、增加文摘、动态介绍及扩大发行量等问题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会议还就如何充分发挥编委作用,诸如定工作、定任务、加强联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会议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会刊1997年的报道重点:

1.基础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1)基础理论研究:应在理论深度上下功夫,其研究应具有开拓性或开创社科信息学科新的研究领域。

(2)理论热点透视:信息产业、信息咨询与服务、信息自动化管理、竞争情报、信息市场培育等。

(3)理论新视野: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

(4)学科建设走向:学科定位、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本学科在信息科学群的地位与作用,学科建构新思路等。

2.应用研究

(1)社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配置与结构布局、信息资源的特色与利用、产品开发与效益等。

(2)用户需求调研:用户及各用户群需求调研报告、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3)数据库、网络建设成果介绍。

3.开拓社科信息工作的对策研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力戒空泛和大而无当)

4.迈向新世纪的社科信息工作

会刊各栏目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为使会刊更具有时代气息和更加贴近读者,根据1997年报道重点的要求,栏目设置将作适当调整。

为了贯彻本次编委会会议精神和先谋而后动,会后将召开主编、副主编会议予以逐项落实。

1997年的首期,编辑部没有刊发历年来的“新春寄语”。本刊以务实的精神,就以此文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致意,衷心感谢广大用户、新老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关心和爱护!感谢广大作者对本刊的支持与合作!在新的一年里,为了使刊物办得更有生气,让我们携手共进,再创特色,迎接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新世纪的到来!

标签:;  ;  

开拓、求实、面向社会信息化新世纪--“九六”学报编辑委员会纪要_信息化时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