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组的VAS评分为(8.14±0.46)分,对照组为(7.47±0.39)分,t=8.001,P=0.000。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81±0.41)分,对照组为(7.04±0.37)分,t=10.054,P=0.000。观察组的VAS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在分娩过程中如何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展开分娩镇痛减少产妇的痛苦是重点课题。分娩阵痛就是指胎儿在分娩前,子宫收缩所产生的疼痛[3]。胎儿在母体中发育完成后,孕期就即将结束,子宫就会开始收缩,让胎儿缓缓从子宫颈下降,此时就会不断收缩,在子宫颈开两指以后,子宫收缩的频率及强度会越来越增加,也就是越来越密、越来越痛,大约3至5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30至40秒;在接近子宫口全开的时候,子宫收缩可密集到1至2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持续45至60秒。当胎儿下降到骨盆,压迫到耻骨,疼痛的部位会从上腹部转移到下腹部[4]。在传统的自然分娩过程中减轻分娩镇痛的常见方法大多数为走动、下蹲调整呼吸等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药物镇痛的方法越来越普及,本次研究中运用的镇痛药物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与其他局麻药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布托啡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代谢产物激动 κ 阿片受体,而对 μ 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如术后、癌症、外伤、肾或胆绞痛、产前疼痛等,也可用于术前或作为麻醉前用药。布托啡诺可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这些受体相互作用而发挥镇痛作用,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小剂量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少,且对新生儿及产程几乎无影响【5】。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孕妇的顺产率(90.38%)高于对照组产妇(75%),且P<0.05,两组产妇的顺产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的效果显著,对增加顺产率有积极性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金振疆,屠雪峰,李晓锋.剖腹产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镇痛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9(2):80-82.[2]吴方璞,程李健.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后泌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0):1257-1259.[3]曲春尧.缩宫素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1):84-85,88.[4]孔笑楠,刘永莉.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GT-4A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4(5):80-82.[5]李银锋.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对比 [J]. 医药论坛杂志,2015,36( 2) : 162 -163.
论文作者:朱咏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产妇论文; 评分论文; 新生儿论文; 卡因论文; 布托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3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