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原则_汕大论文

论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原则_汕大论文

汕头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访原则说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汕头论文,大学图书馆论文,则说论文,采访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数字化、网络化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的冲击和读者对图书馆文献需求的变化,针对汕头大学特有的条件和发展模式以及当前各大学普遍存在的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问题,重新对图书采访的方针原则进行研究和调整,是适应时代,服务于开拓、创新的需要,也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 图书采访方针

图书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更突出为创新服务。所以,图书馆的图书采访不仅要依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有计划、有重点地采购图书,更要能为教学科研的创新工作准备充足的信息资源,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广博的知识信息。

图书馆要积极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在图书采访中要注重素质教育、科普文献的选订,还应适当注意社会读者的需求和社会效益的产生。

2 图书采访原则

2.1 思想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采访的图书应保证其思想的积极性与正面性。让读者通过阅读不仅能增长新的知识,更能获取思想上的升华、文化上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目的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学校的文献需求是图书采访工作必须完成的最基本的工作目标。此外,为特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是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另一任务。在汕头特区、以至粤东地区仅有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情况下,汕大图书馆所具备的文献信息中心的优势、条件和地位就更为突出的体现了出来,需要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各界读者服务。如今,来汕大图书馆办证的有政府机关、新闻单位、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军队、学校等多种类型的社会读者,这充分说明了社会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和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作用。为了特区的改革和经济建设,为提高社会读者的素质和修养,提供文献服务是社会对汕大图书馆提出的要求,也是汕大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3 计划性、控制性原则

文献资源建设的操作要实现由经验化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转变。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系统的、有所优先的图书采访计划,克服盲目性。(1)经费使用计划:汕大图书馆每年纯购书经费以100万元为基数,具体分配为中文社会科学图书占40%,中文科技类图书占40%,外文图书占20%。这些比例分配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电子图书、光盘信息库等多媒体文献暂时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购置,经费另置。(2)图书选订控制:对于每一期新书目录一般控制在100种左右,经费控制在1万元左右。全年科技、社科新书目共计70期,计划经费约70万元。全年共两期教材目录,共控制在1千种左右,经费5万元左右。参加各类书市购书、零散购书等计划经费5-8万元左右。(3)图书补充计划:研究掌握文献生长、老化、增补等规律。如通过调查、分析可了解各类文学名著图书从进馆到破损自然淘汰的时间周期为5-8年,计算机等类图书的淘汰时间为2-3年。掌握这些情况可以控制其品种和复本量,并结合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设计合理的馆藏发展计划,规范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程序。

2.4 保证质量原则

馆藏文献质量的优劣是衡量图书采访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保证到馆图书具有相当的思想性、学术性、理论水平和编辑质量,杜绝一些政治性、思想性较差、内容雷同、拼凑抄袭、水平较低以及盗版图书的入馆。注意文献的连续性,如年鉴、多卷书的完整收藏。馆藏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馆藏质量的保证。

2.5 层次、结构及动态调控性原则

汕头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大学。所以文献资源建设应满足综合大学多学科(文、理、工、医、法、商)、多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的办学需要。藏书结构的设计必须在发展变化中求其动态平衡,高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层次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性质、专业设置、教学与科研任务而建设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科学藏书体系。学校的学科建设始终是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建设和调整的,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亦是随学校学科结构调整而调整。然而,在图书馆文献建设与学校学科建设的协调方面存在着如何保障和适应的矛盾。特别是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体系的问题更为突出。

2.6 用户第一、需求导向原则

信息资源开发应从用户最急需的领域做起。既要优先开发和提供多数用户需要的常用信息资源,又要兼顾少数用户需求的不常用信息资源的开发。总之,信息资源要方便用户利用。需求导向并不意味着被动迎合用户的需求,而应积极主动地去搜索用户的新需求,挖掘潜在的、发展中的需求,从而开辟出信息资源的新领域。需求导向原则也是藏书结构动态调控的导向性原则。

2.7 前瞻性和预测性原则

图书采访要具有超前意识,应充分考虑未来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前景,特别应注意研究和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未来文献生产方式、文献载体形态、文献内容结构的影响。目前则应结合电子文献的生产,预测整个文献的发展和变化,调整现有的采访政策。

2.8 调查研究以及与专家、读者共同采访的原则

在图书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要将调查研究放在第一位,随时掌握变化的信息,根据调查的结果来决定采访的政策。请专家和读者参与图书馆采访工作,接受其提供的文献需求信息,这样可使图书馆文献建设更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全面性,使馆藏文献与本校的教学科研同步发展。

2.9 电子文献、网络信息、传统文献的协调采访原则

在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多种新载体文献辈出的今天。图书馆采访工作一定要以适用性、科学性、读者需求和节约经费为原则,协调各种出版物的购置。如精选与学校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文献数据库(INSPEC、SCI、CA、ON、CD等)削减利用率极低的印刷型文献。逐渐调整各种载体文献和经费比例,以达到读者更好的利用和图书馆经费使用更经济的目的。

2.10 外文图书采访、接受赠书和交换的原则由于外文图书的价格非常高、利用率较低,所以在采购外文图书时,采用的是精选、单本和与电子文献协调的原则。汕大图书馆有较大量的受赠图书,在接受赠书时一定要做到质量把关和手续清楚到位。在进行交换时,要按经济、适用和互换有无的原则操作。

3 新采访原则的落实与发展

就综合性大学而言,汕头大学与其它大学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共同的职能与任务。就其特殊性而言,汕头大学在侨乡、在特区。所以图书馆在文献收集中就会注重世界华人经济、特区经济、港、奥、台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收集。又如汕头大学法学院招收港澳班学生,法律专业类的文献就要与其接轨。总之,每一所大学都有与其它大学相异之处,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所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既要满足其共性的发展,又要突出其特性的表现。采访政策的更新与发展正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与对用户的满足程度,也是对采访原则的正误与落实的检验。

标签:;  ;  ;  ;  ;  

论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原则_汕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