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与学术人_文化论文

学术文化与学术人_文化论文

学术文化与学术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文明的创造,需要对自然世界和人的世界作出系统的解释,需要对现实作出深刻的批判,需要对未来作出理论的预见,需要用理性精神去开启蒙昧的大众心智。学术文化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承载着求真、批判、预测和启蒙的责任。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代创造的学术文化,是其民族精神与理性创造力的时代标志。

人类创造着文化,文化也在历史地规定着人。文化模式的核心是人格模式。学术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术人自我塑造的过程,学术人以学术文化的创造作为自己的类特征。学术文化历史地呈现出学术人的存在和学术探求方式,展示着学术人的学术信念与追求、学术立场与态度、学术人格与勇气、学术知识与能力,等等。学术信念与追求,是学术人从事学术问题探究的价值理念,是其从事学术创造的理想追求;学术立场与态度,是学术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和治学态度;学术人格与勇气,则是学术人特有的品行和开拓力在学术研究中的个性展示;学术知识与能力,则是学术人知识积累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主体状态。归结起来,这些素质与能力,构成了为什么而从事学术研究,怎样从事学术研究,如何完成学术研究这三方面问题。

世纪之交,作为从事中国学术文化创造的学术人或知识分子,承载着发展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职能和使命,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学术之林中的地位,关系到中国文化的整体塑造和文化力的开发。当代中国学术人,应当确立自己的“岗位意识”或“角色意识”,以时代与民族的要求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

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社会转型,不仅使中国学术文化发生了变化,也使学术人群体处于离散、重组、转移和重新选择的困境。为此,有必要对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精神、学术立场、学术态度、学术人格、学术勇气、学术知识作出理性的审视和时代的确认,依此来规范并引导中国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跨世纪的中国学术人,应该在“自省”中,确认自己的“岗位责任”,以对得起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尊称。笔者认为,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只有确立如下几方面的观念,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术人。

树立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国学术人应该有当代中国的学术精神。这种学术精神,是以社会责任为动力,为民族、为社会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信念,是当代中国学术人的敬业精神或“岗位意识”。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学术人的价值选择存在诸多的困惑,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当学术“理想”与现实相悖,学者们难免会产生“忧患”;当学者们“忧患”的呐喊无力改变现实时,学者们又会产生“失望”的情绪;“失望”又给学者们带来精神上的焦虑。可以说,作为学术人,身处当下,从思想上讲,似乎清明如镜,但又似乎空灵无依。所谓清明,可谓学者的眼界超越现实,居高临下,保有心灵的清醒;而所谓无依,则是指学者们面对无序和新生的现实,似乎又缺乏心理的准备和理论的底气,对诸多的现实问题深感无能为力的心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观念中的学术“崇高”被消解,原有学术探究的“至尊”地位被动摇,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价值坐标也随之被移位。这就是当代中国学术人,特别是人文学者所面临的价值选择的困境。

面对新的选择,中国学术人群体发生着裂变:一部分人放弃自己的学术信念,转而下海经商或跻身官场;一部分人虽还珍视学术价值,但却动摇了学术信念,学术研究已不再是其潜心钻研的不变追求,其学术成果缺乏思考的深度;当然,也不乏有一批学术人,在固守学术家园,找寻着学术文化的真谛。这表明,中国的学术人,在这个“还俗”的时代,正在经受着从未有过的思想危机。某些“学术人”显然缺乏一种学术精神。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知识与文化对他们来说,是谋求生存或向别人炫耀的资本。

当代中国学术人,应具有一种使命意识,应该在自己的学术岗位上接通学术人的人文传统,淡泊明志,在学术文化的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坚定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立场

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立场,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问题,是对学术问题的价值选择问题。学术研究不同于大众文化或消闲文艺。它所追求的是文化的永恒,是经得起历史打磨的理性文化。为此,学术文化不应成为“附庸”,而应保持自己“独创”的生命个性;不应当“媚俗”,而应发挥自己文化批判的使命;不应当“从势”,而应当以“求真”为目标;不应当“逃离”,而应以“启蒙”为己任。总之,在学术研究的方向与道路的选择上,学术人应该坚定自己的“当代立场”,保持学术人独立的话语,担当起学术研究的重任和维护社会公正的责任,担当起构建以人之生存为中心的良知、法律、道德、信仰等方面价值体系,构建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自然科学体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学术人”恰是以其社会潮流的附庸性存在,取代了自己独立学术主体的存在,崇拜权威成为其从事学术探索的立场;也有某些“学术人”,在人文学术研究领域,极力消解思想,取消批判,甚至屈从于世俗权力和世俗价值,以至在思想混乱,价值多元的时刻,不能标举出具有独立个性与见解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尺度。

学术人一旦失去其应有的学术立场,就等于失去了本位。当其放弃求真、批判、启蒙、独创的学术立场,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自身的异化,陷入存在的危机。如果学术人是在一种逃离、从势、媚俗、附庸的“当代立场”上从事学术文化创造,怎么能创造出本意上的学术文化,塑出真正的学术人呢?

养成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态度

学术态度是学术人从事学术研究的方式。学术研究是学术人艰苦努力,实现创新的过程。治学态度关乎学术成果的水平或状态。学术研究离不开经验的观察,更离不开理论的抽象。经验与理论的统一,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本无疑议。然而,在不同学术价值取向或学术立场的观照下,一部分“学术人”放弃了扎扎实实的学术研究过程,以急功追利的学术态度对待严肃的学术问题。一些“学术人”在未进行考证的情况下,直接采用二手或三、四手材料,以至使学术成果出现误传,失去了扎实的根基;也有一些“学术人”在引进西方文化过程中,在自己尚未消化理解的状态下,匆忙于改编或解释,以至扭曲原作的本意,导致“学术”失真;也有一些“学术人”,将本应深入浅出的理论,故意用让一般读者难以吞咽的“纯学术”写法或晦涩费解的名词概念,呈现出云苫雾罩之势,令人难以读懂,以示“学术水平”;还有一些“学术人”,不去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个性,只是以从众的心态改编已有的学术成果,以至同一模式,缺少个性重复编撰的“学术著作”随处可见,造成资源的浪费。

为学应有正确的学术态度。真正的学术研究应力戒人云亦云,力戒理论脱离实际,力戒故弄玄奥,更应力戒误传。学术研究也应该使用可通约的概念,力求通俗,让学术真正成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学术。

维护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人格

学术文化是人类自由文化的理性展示,其实质意义在于追求真、善、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文化展示着学术人的人格。人们常说“学者风范”、“大家气度”,这是一种人格观照。事实上,真正有文化功底或修养深厚的学术人,很懂得人的尊严。他们把学术文化看成是使其成为学术人的必要条件,也希望通过学术创造展示自己正真的人性品格。

学术人格是学术人的心理结构与行为方式在学术研究中的统一,是学术人在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尊严、一种骨气、一种操守、一种境界、一种尊重。学术人一旦失去其人格魅力,也就失去了作为学术人的资格。

现实生活中,某些“学术人”,虽有一定的学术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没有使他们更善于与他人沟通,相反,却使他们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深深地异化。表现出小市民的沙文主义、秀才举人的酸腐,自以为是,以至达到难以接纳他人的地步;也有一些“学术人”,以世侩哲学和庸人习气对待学术文化。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以求功名;也有的“学术人”,为求商业利益,放弃学术人应有的骨气和境界,丢掉自己的人文精神,将严肃的学术研究变为“媚俗”或“媚时”的商业文化快餐。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学术人”的悲哀。

人格的伟大在于它塑着一种正直的人。学术人格的伟大在于它造就着真正的学术人。学术文化作为人类崇高的文化形态,应该展现学术人的境界和骨气,体现学术人的良知和正直,表现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宽容与尊重。缺乏高尚的学术人格,是难以实现真正学术文化创造的。

锻造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勇气

学术人超越自我、超越前人、超越权威的决心与魄力,就是所谓学术勇气,或称为理论勇气。学术人的学术勇气,来自于坚定的理论自信。这种自信建立在学术人丰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之上,是对学术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决断。没有理论的自信,不可能产生坚定的理论勇气;没有理论勇气,就不可能发展学术;没有学术的发展,就难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升华。人类的文化是在传统中保存的,是在传统的延伸与超越中发展的,学术永远没有完成的存在。

学术人的学术勇气,还来自于无私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学术人产生出一种无畏的浩然之气。当代中国学术人尤其需要这样一种勇气和魄力。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曾造就了中国人安分守己、保守忍让的性格,缺乏叛逆的精神,喜欢尊从权威,固守定论。然而,当代中国,正值社会大变革时期。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一切都需要重新创造。当代中国的学术人,担当着理论创新的使命,没有学术勇气,一切依从权威,遵从定论,如何能实现学术文化的创造?又如何去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保持学术文化的生命力呢?

更新当代中国学术人的学术知识

学术人应当有学术人的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也将使“学术人”失去其存在的规定性。

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仍有一些“学术人”在“吃老本”,“固守田园”,忽视或放弃知识结构的更新,结果造成了原有知识的陈旧,新知识的匮乏,以至在新知识不断生长的潮流中,失去了学术对话的资格,找不到自己学术研究的生长点,解释不了当代新产生的文化现象,以至落伍、掉队,在业绩平平的学术研究中发出“学术人”的哀叹!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显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没有知识的带动,经济就不能发展。同样,没有新知识的充实,当代中国学术人也将丧失自己的学术文化创造力,失去与世界学术文化交流的资格,从而也将失去学术人的自我而走向平庸。“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是当代中国学术人与学术文化成长的内生要素。

综上所述,学术文化作为学术人的创造成果,既展示着学术人的存在状态,也表现着时代文化的特征,中国学术文化的跨世纪需要,给当代中国学术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去除浮躁与焦虑的心态,以坚定的学术信念和深沉的理性思考,创造21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

标签:;  ;  ;  

学术文化与学术人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