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肺复苏在医学急救中的作用论文_张 君

浅析心肺复苏在医学急救中的作用论文_张 君

张 君(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34-01【摘要】目的:评价某院院内心肺复苏(cradiopulmonaryresusciation,CPR)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院内CPR病例。结果:CPR成功率21.71%(84/387),其中成功脑复苏者71.43%(70/84)。结论:CPR有助于挽救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患者生命,降低脑功能障碍后遗症发生风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照料者负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应狠抓院内CPR管理质量,提高抢救水平,试建立院外CPR资源管理机制。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诊急救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机械性活动停止,心室收缩不足甚至停止收缩的一种病理表现,患者可伴有脉搏消失、休克、呼吸停止症状表现。CA是人类死亡最常见直接病因之一,以美国为例,每年超过30万人因CA死亡,在我国有统计资料证实,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猝死年发病率高达39.82/10万,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向深处发展,CA病死率仍逐年升高[1]。CA存活率并不理想,我国CA存活率仅为2%[2]。尽可能的及早恢复CA患者自主循环,抑制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伤,是降低CA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心肺复苏是一套简易、行之有效的帮助CA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方法,自发明以来便备受医护人员推崇,成为最基本的的抢救技术。现代CPR基本程序基本成熟,即A(畅通气道)B(正压人工通气)C(人工维持循环)D(除颤)。既往某院以心肺复苏成功抢救CA患者84例,抢救质量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84例患者收治于2014年2月~2014年12月,均为院内猝死,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19~88岁、平均(55.9±11.4)岁。急性心肌梗死32例,心律失常26例,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期10例,心力衰竭10例,多发脏器器官衰竭合并电解质紊乱4例,败血症1例、肺炎1例。心脏骤停实践2~20min。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过有关于心脏骤停风险评估,特别关注重度心力衰竭、有心脏骤停病史、水电解质紊乱迟迟得不到纠正患者。通过病房巡视、招标监测,动态评估心脏骤停风险,识别心脏骤停,及早性CAB或CDAB抢救程序,对于低风险但并发CA患者采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推荐的标准程序(ABCD)进行抢救操作。早期CPR强调胸部按压,巡视除颤,从急救车中迅速取出急救药品,预见性应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复苏成功标准 心肺复苏成功建立自主循环,恢复窦性心律或心肺复苏前心律发绀等低氧血症临床表现小时,恢复自主呼吸(可为不规则呼吸),或可进行机械通气,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瞳孔散大好转,眼球运动恢复。

脑复苏成功,经积极治疗后无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后遗症。2结果84例心肺复苏成功者,约占同期心脏骤停患者21.71%(84/387),其中成功脑复苏者71.43%(70/84)。3讨论尽管心肺复苏是挽救CA患者最简单、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但不同地区CA抢救成功率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不同地区心肺复苏技术水平、落实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有关。该院2014年2月~2014年12月,院内CA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1.71%,处于正常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心肺复苏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复苏成功率一定程度上代表医院整体急救水平。院外CA死亡率极高,并不在此次讨论之列,绝大多数院外CA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病发至获得急救时间超出时间窗范围,当然临床上不乏长程复苏者,但极为罕见,多为个例,且多伴有特殊的条件。院内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医院应急制度、护士综合护理水平、风险管理、应急物品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心肺复苏首要步骤,有助于争取更长的时间窗。通常来说,CA患者以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为首发症状,他人呼叫无反应。启动CPR首先需确认患者心肺状态,确定是否有自主呼吸、血液循环。院外患者缺乏监护设备,加之患者呼吸多微弱,以手触摸患者颈动脉感知搏动是判断呼吸、血液循环主要方法[3]。CA早期濒死喘息教常见,与正常呼吸教类似,故贴口部感受气流、观察胸腔变化意义不大。培训人员除须具备通过脉搏准确识别CA能力外,还应熟练的应用院内监护设备,利用相关技术如心阻抗测量技术,快速判断CA。

心肺复苏方法基本成熟,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推荐奖ABDC程序作为心肺复苏基本原则,但鉴于不同疾病CA发病风险、机制、表现、疾病进展与转归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许多医院更愿意采用个体化CPR复苏策略[4]。医院在开展CPR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确保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有效评估按压深度、频率、按压/通气比、完全按压回弹,善用辅助设备;②合理除颤,避免人工胸外按压干扰,充分应用快速除颤软件算法等先进,提高除颤质量,降低胸外按压副作用;③注重后续生命支持,提高存活率,降低复发风险。

参考文献[1]中国红十字会.2007年度中国红十字会计分析报告[R/OL].(2008-05-09).[2]陈平,钟永.《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要点速递与释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6-8.[3]彭博,齐昕.心肺复苏的正确选择及灵活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9):61.[4]韦常志,黄能牙,金兰.院内碎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抢救中个体化心肺复苏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8):70-71.

论文作者:张 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8

标签:;  ;  ;  ;  ;  ;  ;  ;  

浅析心肺复苏在医学急救中的作用论文_张 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