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理论文_柏立嵩

刍议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理论文_柏立嵩

安徽中诚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省宣城市 242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较多的单项工程,自身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为复杂,并因此提升了工程施工难度。水利工程通常是地方性的,甚至是涉及国家规划的工程,重要性大,影响大,因此为保证工程建设的稳定推进,必须要在各个阶段不断排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危险源,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排除威胁。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建立起防范体系,维护员工利益以及工程整体安全。为此后续将全面展开,为工程的长久运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治理

引言

水利工程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普遍具备规模大、社会影响大的特点,所以一旦出现施工事故以及隐患,很容易对施工企业的利益产生极大影响,为此对于工程各个阶段、每一项工作的危险源排查便更加重要。为此应当更深入的思考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排查存在怎样的问题,并针对完善,自然会提升施工效率及质量。

1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

1.1概念

就危险源而言,主要是指造成危险的原因,危险源的来源、危险源的特征描述以及危险源的影响程度的确定等。需要注意的是,对危险源的产生的因素进行识别,不仅为危险源的管理奠定了基础,还给应对措施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2特点

1.2.1全员参与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是需要全员进行参与的,而不只是有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来进行,至于原因,是因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对每个成员都是具有威胁性的。

1.2.2全周期性

就危险源的全周期性而言,主要的意思可以表述为,危险源是存在于每一个施工步骤,每个施工阶段中的,换言之,就是指对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应该伴随施工,从始至终。

1.2.3动态性

和全周期性一样,危险源的动态性也是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危险源的识别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环境下对风险进行定期识别是相当重要的。另外,在施工开始前、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施工工序等进行有效的危险源识别也是相当重要的。

1.2.4信息性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危险源进行识别时,是应该事先做准备工作的,因此也就涉及到了信息的收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应该具有全面性、及时性、动态性和准确性。换言之,在信息具有以上特性的情况后,才有可能保证危险源辨识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2水利水电施工风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水利水电施工场所(坝体、隧道、厂房、输送电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危险源辨识程序,最初需要组建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防控人员或第三方安全评估专家、有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的工人组成的工作组,专司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防控,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各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

3.1确定辨识系统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具有较多的单项工程,且不同工程都具有属于自身的特点,根据其用途的不同也将具有不同的设计等级,并因此在具体施工方式、过程以及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工程布置设计方面,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考虑,在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基础上保障工程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场开展危险源辨识时,也需要做好系统观点的把握,即将工程作为一个系统看待,此时,做好系统的确定则十分关键,避免因过大或者过小出现人力物力浪费以及不能全面分析的情况,并联系实际情况确定以环境或者安全措施的主次情况进行分类,保证辨识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

3.2危险源辨识

在做好系统辨识确定以及分类后,则可以正式开展其辨识工作。在具体辨识工作当中,首先是危险源的初始辨识,即根据系统分类情况对不同子系统危险源进行确定。其次为对于危险源的二次辨识,即在做好初始辨识基础上进一步辨识,以此对引发事故本质的危险源获得。

3.3存在条件分析

对于第一类危险源,其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此,要想实现危险源存在条件的彻底分析,还需要从该类危险源入手。同时,其具有固定的特征,不能够消除,需要通过对应手段以及措施的应用进行维持。

3.4针对触发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触发因素同样是引发事故的“导火索”,当小的危险源逐渐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引发爆炸性事故。其中,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同管理方面原因具有密切的关联,对此,即需要做好施工当中安全管理工作,在做好人的行为约束的基础上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3.5事故分析

对获得的危险源进行简单预测,预测该危险源存在可能导致损失的大小,以此对其危险源等级进行确定。而在这部分工作实际开展前,也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保障辨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

4解决危险源辨识存在问题的对策

4.1强化危险源日常管理

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工作,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制度,搞好日常值班的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记录。重大危险源的显著位置应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标准的安全标志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应针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组织进行考核评价,给予奖惩,并与评先进、奖金等奖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重大危险源管理水平。

4.2严格实行全面监管

对于施工现场作业的监视,更是分辨施工是否存在问题的关键,所以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多角度、不间断的监控系统,并安排多名专业人员进行监管,确保任何位置的任何人员存在违背安全原则的危险操作,都能及时被发现,并及时纠正。

4.3采取技术措施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技术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管理,主要的技术措施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此以外,为了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辨识,应当积极利用感应技术,为现场各个部分以及各项设备安设感应器,确保在现场温度、湿度等信息产生变化、设备运行状态产生异常时都能第一时间向管理端提出预警,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施工安全。

4.4更加重视完工后对于工程的最终排查

由于水利设施普遍规模较大,所以应当委派大规模的专业排查队伍进行细致的排查、并进行一次预先运行,以辨认哪一部分的运行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废料处理更不可忽视,应当组建专业的处理小组,首先对于残料成分进行检测,并依照废料的性状、成分等信息对废料进行严格分类,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于可能存在放射性的废料,必须要彻底处理,不可有残留,避免威胁,废水不可随意排放进周遭的江河,废气应当进行收集处理,不可使其泄露对周遭环境产生影响,这都是废料处理的基本原则。

5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牵涉到千万民众的福祉,是造福于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设施。所以其建设的主旨也应当与其服务主旨相符,不可损害社会利益、不可破坏生态环境、不可威胁员工及民众的安全。所以企业应当更积极的辨识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利用合理的处理措施,最大程度缩减影响,才能让水利工程的建设更顺利,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苏小超.谈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理[J].信息化建设,2016,(06):276.

[2]李正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J].科技风,2014,(09):123.

[3]吴泥,梁启杰,程志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施工技术,2013,42(12):101-103.

论文作者:柏立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刍议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理论文_柏立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