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数学开放式教学论文_蓝赞红

再探数学开放式教学论文_蓝赞红

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小)学 蓝赞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让教学活起来。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引进”开放题,尝试开放性教学,研究开放型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实践与操作层面上作一些探讨与分析。

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数学开放题通常是指能激发发散思维,且解决方向思路不唯一的数学问题,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问题解决的发散性和教育功能的创新性。开放性问题不仅仅作为一种问题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开放化与个性化,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和思维性,强调解决问题过程的自主性。

1.1 开放题的类型

开放题直观地可理解为“条件”、“解法”、“结论”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条件开放题,策略开放题,结论开放题,综合开放题。

1.2 开放题的构造

为了使学生在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或挖掘引申,使学生不局限于模仿来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既可以对条件结论相对完整的题目改造为只给出条件,再猜想结论,最后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只给出结论,让学生寻求条件;或给出多个条件,要先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再求解证明;也可以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发展性问题。

二、开放式教学的探索

好的开放题是激发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要求开放性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因此,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施开放性教学,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开放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知”为“探知”。

2.1开放教学环境

大量的试验及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宽容、期望,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励,教学的内容、要求、方法等,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形成积极、活跃、健康的教学环境。

2.2、开放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的主要特征具有独创性,变通性,灵活性,这些特征决定创造思维的训练方式必须是自主的,开放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审视、观察,将原问题的解决过程引申为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的数学思维创造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布置开放性作业等形式。

2.2.1一题多解

运用课本中典型的习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分析、探索不同的解法,总结各种不同解法的异同,这种殊途用归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路,形成知识系统,深化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向发展,促使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且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的和为这个两位数的1/4,求此两位数。这道题既可设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字为未知数求解,也可直接设两位数为未知数直接求解,此外还可以从奇偶性分析进行求解。

2.2.2一题多变

一个真命题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从图形或叙述方式等角度进行演变,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探索创新精神,比如一道几何题的证明完毕后,可要求学生从图上找出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或是把结论与题设中的某一个条件交换是否成立,或是题设中的某个条件改成哪些条件、结论仍然成立等等。

2.2.3布置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针对给出明确条件,要求固定答案的封闭性作业而言,完成开放性作业,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拓展思维的空间,加强逆向思维的发展、突破是思维定势,使学生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比如要求学生写出算式,使得结果为,归纳出初中数学中所有字母不能取零的类型,二次三项式、能分解成两个因式的积,试确定、的值等等。

2.3开放学生思维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能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学习的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敢于并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够标新立异,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已的见解。

2.4开放探索空间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仅限于校内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开放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与实践活动,开展数学竞赛,猜迷,学习心得交流,举办数学讲座等课外活动;同时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中的利息,打折、税收、中奖率等,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开放型学习方式的尝试

运用开放型学习方式学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信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其主要形式有课题作业和探究性学习。

3.1课题作业

课题作业是指教师布置学生从数学角度对某些生活中的,或其它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作业形式,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形式,它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 知识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这种作业形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指向的。

3.2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出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激发探索发现的欲望。

总之数学是开放性很强的课程,数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公民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要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开放式教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优化数学学习的环境,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和开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论文作者:蓝赞红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再探数学开放式教学论文_蓝赞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