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信息工作”编辑部召开编辑委员会_情报学论文

2003年“信息工作”编辑部召开编辑委员会_情报学论文

《情报资料工作》编辑部召开2003年编委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编委会论文,编辑部论文,情报论文,工作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9月26日,《情报资料工作》编辑部在福州省委党校召开了2003年编委会。前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部分编委出席了会议。

在此次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选出了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的新一届编委会(名单见12页)。按照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要求,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加强与各个系统的联系与协作,从这届开始各个系统的副理事长将出任学报《情报资料工作》的编委,此外还充实了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会上,新老编委们献计献策,共商刊物的未来发展。

与会的专家们指出,近年来,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理论研究在经历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一轮又一轮新理论的冲击后,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知识“反刍”期。当前,虽然引人注目的创新理论少了,但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正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层面对这些新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大家迫切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能够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文章。今后刊物应加强这方面组稿和约稿的力度,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情报资料工作》自1980年创刊以来,一贯注重追求理论精品、面向工作实际,形成了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作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情报资料工作》杂志应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增强对学科理论创新的敏感性,关注新思想、新理论、新进展,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的思想实验室;应该关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事业的发展,及时反映各个系统的新经验、新成果,成为我国图书馆及情报机构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成果展示台;应该加强与我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六大系统(包括高校、党校、社科院、军队院校、新闻及公共图书馆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为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和工作交流的精神家园。

专家们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刊物要不断创新,与时代同步,和同行俱进,打造中国图书情报领域的精品期刊。具体说来,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

理论与实践——理论研究在注重创新性、前瞻性的同时,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尤其关注对当前的重大实践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前沿理论,理论联系实际。

前沿与普及——不仅关注大馆和先进地区的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而且加大对中小型馆和中西部地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关注力度。

技术与人文——不仅要报道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也要关注图书情报事业的人文精神,突出社会科学情报学期刊自身的特点。

特色与兼顾——特色是刊物的生命。关注实践、追踪前沿仍然是我们坚持的特色。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其他图书情报学专业刊物的长处,向同行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

专家们建议,为了扩大刊物的影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选取胜”的办刊原则,开门办刊,增强互动的编读交流。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不能关门办刊,要加强刊物同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刊物的作者、读者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学会各系统的理事和编委的联系,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刊物,积极地献计献策。所谓“以选取胜”,主要是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现在刊物来稿数量很多,但优秀的、高质量的稿件有限。2003年来稿将超过2500篇,而采用量仅在180篇左右,稿件采用率在10%左右。如何从大量的来稿中筛选优秀的稿件,应该是编辑部工作的重点。在加强组稿、约稿的力度外,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在于精选来稿,以选取胜。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的要求,学报将继续给学会的每一位理事、常务理事以及学会领导寄送样刊。编辑部希望,学会的每一个人都来关心、支持这份刊物,集思广益,共同促进刊物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科学情报理论研究和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标签:;  ;  ;  

2003年“信息工作”编辑部召开编辑委员会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