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入党”的忧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笔者在基层调研时,有许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反映:一些年轻人比较集中的学校、医院和大中型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申请时间长的优先入党、年龄长资历老的优先入党、管理人员优先入党的现象,致使相当数量的符合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在党的大门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接受党组织的“长期考验”,迟迟不得入党。
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党组织单纯按照党员比例层层下达年度发展计划,把发展党员的结构比例作为“硬性指标”考核,在执行党员发展工作方针上出现了偏差;二是一些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加入党组织视为提拔任用的阶梯和资本,投机取巧,用表面的积极性和先进性骗取党组织的信任,也有一些党组织把发展党员作为荣誉进行奖赏;三是发展党员的表决程序和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党组织时有领导个人“圈定”代替党员群众推荐的现象,无形中形成了论资排辈、排队入党的不良导向。
“排队入党”现象的存在,首先是容易使一些达不到党员标准的人“混入”党内,降低党员队伍质量,削弱党的先进性,影响党的形象;其次,也影响了申请入党时间较长、接受党考验多年,且符合入党条件而因发展计划等因素不能入党的年轻人的积极性,有的长期的追求得不到实现,便对党丧失信心,改变人生信仰,甚至成为法轮功等非法组织的俘虏。凡此种种,当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重视。
要杜绝“排队入党”现象,各级党组织必须合理确定党员发展计划,坚持标准确定发展对象,对申请入党者要积极引导,适时考察,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要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票推票决的方式,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真正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严把“入口关”,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