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探究论文_杨雨苔

广东肇庆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建筑力学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的一门专业的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教学导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力学教师需要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探究,对教师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找到建筑工程实例自身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建筑力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

前言:

建筑力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个部分。学生应系统掌握静力学基本知识,掌握杆件的受力、压缩、扭转和弯曲,并计算杆件强度和刚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中小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但目前的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教材内容陈旧,教材类型和类型不完整,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课堂教学与实践不配套。学生普遍反映了课程的难度,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厌倦了这门课程。下面就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进去一步探究。

1建筑力学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1.1建筑力学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的意义与方法

在“工程力学”在许多定理和公式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推导定理或公式,例如应用的定理或公式,最后安排学生做练习和分析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对学习能力强、热爱学习的学生很有帮助。然而,今天的高职学生对定理和公式的理论知识很抗拒,他们更愿意接受实际和直观的知识。因此,实践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理论知识中的定理和公式来源于实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个新的定理或公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首先,理解定理的计算公式或什么的分析,学生的相关知识将什么;其次,详细分析和学习目标的定理或公式的应用,与实践的关系;第三,找出计算公式定理或实际的表达。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开展多媒体教学。

该课程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数试验学时。若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图、文、声并茂,活跃课堂气氛,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若能结合结构力学求解器等软件进行教学,一方面加深和巩固课堂教学所学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求解器验证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的多媒体环境中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结构动力计算的频率分析具有较大的难度。如图1所示:

图2 剪力影响线的求解

B 点右边的剪力影响线时,结合模态分析,则能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2《建筑力学》课程引用例题的实践化

2.1“建筑力学”课程的借鉴意义和实践方法在《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现有教材建筑力学中有许多的例子,让学生和力学计算,没有实际意义,与“建筑结构”的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因此,有没有实际的例子来摆脱,收集与工程案例为例,并在物理图工程实践的介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差距和接触力学计算与实践。对于不能直接引用的工程实例,可以进行修改,并给出贴近实际的实际情况,以获得工程实例。

2.2《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性的工程案例应用举例

在材料的力学部分,梁的承载力计算是最重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引用恰当的工程实例更为重要。由于一般结构的工程实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符合材料力学的理想模型(实心杆件变形是均匀连续的各向同性),所以我们假设的例子采用木材或钢材料,并最终关系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内受力钢筋。图3显示了一个例子:由木板和梁的阳台,用P = 2kn /平方米,均布载荷B、D在角落的压力P = 2kn栏杆的作用是。阳台上的荷载由固定在墙上的两个悬臂梁,AB和CD承担。允许用应力[σ] = 10mpa木材。绘制AB梁示意图。第二节。AB梁是矩形的,高的,B的宽度,H=B=2。试着确定它的截面尺寸。试着找出所要求的板厚T(可以用简单的梁计算)。如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试着分析纵向力与钢板放置位置的差别。

图3 某阳台实物图

3学生实例训练项目的实践化

3.1学生实例训练项目的实践化的实施方法

在材料力学教学中,杆件的基本变形存在于各种工程实例,但是如果生活或建筑让每个学生单独找到相应的章节对应的工程实例和实例简化为力学计算模型,这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采取团队合作的方法,可以减少工程实例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相互沟通,也可以在小组分析之间找到更多的利益,通过相互探讨、工程实例。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1)拍照:以力学中的每一种基本变形构件的构造实例(也用生活实例)作为物理画面进行拍摄。每个基本变形要求对应于工程实例照片,不能重复使用。建立计算简图:简化物理图,要求分析实际荷载。对杆件进行内力计算:对杆件进行分类,计算其内力,编制内力图。对钢筋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不符合材料力学要求的材料可以假定为钢或木。分析钢筋与钢筋的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钢筋在各基本变形筋中的位置。评价和演示并提交结果:描述和评价你的研究项目,并将PPT结果在课堂上展示并解释,最后修改并提交给教师的邮箱中。

3.2学生实例训练项目的实践化的意义

我们给出了相应的力学问题的实际工程实例,其结果将大大不同于允许学生自己思考来寻找相应的工程实例。前者是被动学习,后者是主动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所学的力学对应的项目,或者把项目转化成力学模型来解决这样的训练对其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4加强该课程和实际工程的结合

从力学本身的发展与工程实际的关系看,力学理论源于工程,但又要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建筑力学》与实际工程的发展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因此,结合生活和工程实际进行力学的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力偶的时候,举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每天刷牙拧开牙膏盖时,实际上拧开牙膏盖就是一个力偶。从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开始,学生对力偶学习的积极性便明显的提高了。按照结构大赛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学生制作一些结构模型,在制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既巩固了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力学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力学概念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意识侧机械施工的工程结构,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为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工程师的基础,有利于“工程力学”课程模块,有效促进高职建筑专业“科学建设力“课程”。

参考文献

[1]以兴趣为载体的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提升[J]. 宋平.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5(02)

[2]谈如何让学生乐学建筑力学[J]. 张海燕. 山西建筑. 2015(12)

[3]建筑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陈德先,董武,严先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9)

[4]浅谈中职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力学》课程[J]. 张茜. 科技资讯. 2016(26)

论文作者:杨雨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探究论文_杨雨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