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_王跃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 66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43例,前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后者接受腹腔镜手术。从手术进行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所需时长和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几方面对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从整体来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对理想,患者手术进行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32.52±7.80)min<[(56.38±6.65)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17.82±1.40)ml<(35.67±3.20)]ml],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所需时长以及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7.65±3.38)h<(30.52±6.04)h、(5.50±1.50)d<(8.50±1.50)d],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93.0%>81.4%),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理想推动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及预后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外科常见性疾病,其发病率位于所有急腹症之首,患者通常表现为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1]。传统治疗手段多为开腹手术治疗,往往形成较大创伤,极大增加患者痛苦,且预后周期相对较长。在本文中,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若干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对于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5.0±12.0)岁。所选患者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且未在近期接受激素治疗,且伴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例数分别为15、18、20例。入院之初,患者均存在一定成都的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经血象检查显示伴随不同程度感染,同时腹部平片检查均为急性阑尾炎病患[2]。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60例。经检验,分组患者基本信息未伴随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开腹手术治疗,主要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行全麻,于其腹部右下方麦氏点处行切口并行相关检查。随后,将患者腹腔内的积液吸出来开展阑尾切除及后续缝合、止血等操作,具体操作为以止血钳对阑尾根部进行轻微按压,沿阑尾尖端由下向上将止血钳移动一定距离(~0.5cm),采用0号肠线结扎尾部,后断离[3-5]。以苯酚、生理盐水对阑尾残端进行常规消炎。最后,8字缝合并采用纱布擦拭腔内渗液并缝合。

为实验组患者提供腹腔镜手术,主要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行全麻与气管插管,于脐下部以三孔法留10mm弧形切口并置入Troscar,借此通入CO2以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视野下,分别于左侧腹部壁麦氏点与耻骨联合脐中点左侧5mm、10mm处内置Troscar,借此观察阑尾周围粘连情况及腔内积液情况。在切除阑尾过程中,先将系膜离断,然后行常规阑尾切除术。最后,8字缝合并采用纱布擦拭腔内渗液并缝合。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从手术进行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所需时长和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几方面对于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其中,满意度以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不满意,60-80为满意,80-100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手术治疗下患者临床疗效展开统计与分析,若两组效果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则表明手术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治疗。

2 结果

从整体来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对理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长明显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排气所需时长以及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均较短,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此外,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0%>81.4%)。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属于急腹症的一种,发病机制主要与细菌感染、阑尾管腔堵塞相关,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情况多较急且剧烈。临床要注意早诊断,并尽早行手术治疗。在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大致占急腹症发病率总值的1%,属于多发性疾病;患者年龄段各异,且青年群体中男性发病率偏高。临床开展急性阑尾炎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手术治疗,后者居多[6]。在前几年中,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相关报道较多,但往往因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周期长、伤口美观度低而与患者预期期望值相去甚远。如今,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腹腔镜技术的产生与更新,其逐渐成为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的关键性技术。

从腹腔镜技术本身而言,其在通过准确探查腹腔内部复杂情况,降低误诊、漏诊率方面价值较高,因此十分适用于对病情明确度不高患者群体的临床诊断。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安全系数高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治疗技术创伤小、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且时间短、患者预后恢复快,因此深受医患认可[7]。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提供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从从手术进行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所需时长以及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几方面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进行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32.52±7.80)min<[(56.38±6.65)min],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17.82±1.40)ml<(35.67±3.20)]ml],观察组术后排气所需时长以及患者住院康复所需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7.65±3.38)h<(30.52±6.04)h、(5.50±1.50)d<(8.50±1.50)d];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0%>81.4%)。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重要应用,相比于开腹手术,能够在保障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极大降低患者创伤,减少患者痛苦,推进患者治疗及预后进程,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可以说,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改善护患关系,十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明诚.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6(1):33-34.

[2]毛献双,赖万强,杨剑波.腹腔镜手术中阑尾炎与结肠癌并存1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82-8482.

[3]夏邦红,庞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303.

[4]邹再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672-674.

[5]向华,杨峰,张武坤.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134.

[6]曹建国,李志洲,王晓刚等.不同术式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对比分析一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12):954-957.

[7]徐文奎.浅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7(7):271-272.

论文作者:王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_王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