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科技工作水平_科学论文

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科技工作水平_科学论文

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努力提高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水平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深刻领会马克思这一论述,并赋予了时代的内容。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抓整顿时,他就冲破“文革”“左”的势力的重重阻挠,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强调:“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2页。)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把教育、科学、知识分子问题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问题提出来,他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回顾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历程,再次强调指出:“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总结世界与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即将迎来21世纪,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赫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重温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们不能不倍感邓小平惊人的勇气和超凡的远见卓识。知识经济虽然目前还很难给出一个为全球一致公认的确切定义,但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消费)为最基本要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知识经济的特征看,我们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真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5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过渡,这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跨越。5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面临一个新的跨越,这就是由后农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跨越,这将是生产力的历史性飞跃,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这个飞跃过程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迎接这一挑战,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最重大的现实课题。邓小平早在1975年就指出:“科研工作能不能搞起来,归根到底是领导班子问题,不把领导班子弄好,谁来执行政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页。)1978年他再次强调:“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96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在这个新的历史性跨越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就必须提高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水平,尤其是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

首先,要造就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不发展,我们只能永远处于落后地位,这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越来越迫切地呼唤着一种新的社会精神,那就是作为现代科学的灵魂而存在的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技术是少数科学家的任务,而倡导科学精神则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追求。它不仅涉及到生产关系层面,而且涉及到生产层面;既关系到经济现代化,更关系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在党的领导干部中提倡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党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时期,而有些领导干部却还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的思维模式,他们口头上尊重知识,重视科学,但在思想深处却潜藏着反科学意识,具体反映在决策和开展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臆测、经验主义和唯意志主义。这种潜在的反科学意识如果不彻底肃清,将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内核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十分重视提倡科学精神,他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并把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科学精神要求从发展变化中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科学精神要求崇尚科学而不是崇尚权力,决策以科学论证为依据而不是以长官意志为转移;科学精神要求大力弘扬理性,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与工作、生活中的愚昧、迷信、草率、粗陋格格不入。只有科学的精神得到了弘扬,才能使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的观念在广大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下根来,才能使党领导科技工作、驾驭知识经济的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科技素养。列宁曾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科学技术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科技素养,是每个党的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领导干部如果不懂得科技知识,就不可能在发展社会经济中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更谈不上领导科学技术工作。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把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与专门人才区别开来。领导干部的科学技术素养要突出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建立宽阔的科技知识面。领导干部掌握科技知识重点不在深度,而在广度。江泽民同志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科技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的中高级干部不可能都成为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专家,但完全可以做到知识面相对广一些、深一些,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专长。否则,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领导者”。拓展科技知识面对领导干部之所以必要,关键是通过改造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改变思维结构,增强科技意识。二是掌握科技发展的规律。科技的发展同其它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是运用科学技术的前提,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懂得各门具体的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三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学会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观察问题,处理问题。

再次,要强化科学决策的意识。这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领导干部自觉进行科学决策,是科学精神在领导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实现科学决策首先在方法上要突出“科学”二字,实现由传统决策方式向现代决策方式的转化。传统的决策是凭经验进行,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现代决策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需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决策科学理论,需要运用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同时,现代决策的科学性又与民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需要一系列的民主决策程序,需要经过各方面专家的科学论证。其二,在决策的内容上要提高决策的科技含量。实施科教兴国的一项根本内容就是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生产的现代化进程。这就要求广大决策者要把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科技与生产的结合作为重点。同时要增强决策的宏观性,加强对人口、环境、生态、资源等领域重点技术的攻关和推广应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三,在决策的目标上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同时,要全力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科技教育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同时,决策还要为科技、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最后,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邓小平历来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始终把知识和人才视为国运所系。目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已形成,但具体到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还有一些人仅仅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领导干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简单的用几个人的问题,而是要真正懂得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社会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要依靠知识、依靠人才,把知识和人才作为推动地区与部门工作的决定因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要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服好务,把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各类专门人才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要懂得知识与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并自觉遵循这一规律,从大局出发,抓好人才队伍的建设。

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自身领导科学技术工作水平的首要途径是加强学习。邓小平说过:“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长期安于当外行,要钻进去,逐渐成为内行。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政治水平,又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这里明确地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两方面的学习任务: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要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系列论述,并深刻领会其理论依据及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在学习邓小平的科学论断的同时,还要学习他与愚昧、落后和迷信作斗争,捍卫科学、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崇尚科学、运用科学的精神,并且用这些精神来指导、推动我们的实际工作。

领导干部要学习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使自己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这是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技术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干部“讲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必要不断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没有谁在学习科技知识方面能做到一劳永逸。那么,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领导者、组织指挥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重点掌握哪些科学技术知识呢?

其一,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科技发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趋势等。比如,人类世界的几次生产力发展高潮都是由科技革命推动的,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到文艺复兴运动,从蒸汽机等诱发的产业革命到化学研究引起的化工技术革命,从电力技术革命到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以及今天的信息技术革命和迅猛发展的生物技术革命等,无一不影响到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涵义。

其二,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当代自然科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基础科学的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源泉,但为什么要研究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究竟是什么东西?不了解这些,我们就无法对科技发展作出正确决策。作为领导干部,应当适当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物质的结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地球起源、演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生活与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等。比如我们较熟悉的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混沌理论等,便寓于非线性科学的复杂性研究的范畴。

其三,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方面的知识。像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时代的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与空间资源开发等。我们常常讲高技术产业,就是指这些技术所形成的产业。在今天,高技术是一切现代国家的立国基础,是衡量任何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其四,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科学技术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方面的知识。包括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新技术、能源新技术、交通运输新技术、农业新技术、医药新技术等。这些技术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技术。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我们在发展传统产业时具有更多的现代化意识。

其五,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方面的知识。当今世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自然资源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都要靠科技来解决。但解决这些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就是所谓“大科学”。这种“大科学”是一种国家事业,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都直接参与,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联合在一起,甚至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广泛的横向合作。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领导干部,不能不具有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标签:;  ;  ;  ;  ;  ;  ;  ;  ;  ;  

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科技工作水平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