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的总体方针已经确定,试点项目的范围也在扩大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企业改革的总体方针已经确定,试点项目的范围也在扩大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企业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试点的面也在扩大,在搞试点的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做好面上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点论文,大政方针论文,也在论文,面上论文,要做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企业改革的大政方针已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进行各项试点,试点的面也在扩大,可望通过试点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在搞试点的同时要做好面上工作。如果面上企业的改革滞后过多,使它们长期处于困惑、观望、等待的情况下,那是难以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前不久,我们组织有关人员作了一段时间的专题调查,召开了非试点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座谈会。根据企业反映的情况,就面上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

面上企业和负责面上企业工作的同志,要坚定信心,不等不靠,立足自身办好企业

企业改革,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所有企业诸如债务、资本金、冗员等难题。特别是“九五”期间,抑制通货膨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有序地进行,先在部分企业中试点。因此,企望国家快速全面地把试点企业的政策、措施铺向面上所有企业,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这种情况决不意味面上的工作可以无所作为。

我们要高度重视学习邯郸钢铁总厂的办厂经验,认真领会国务院关于动员企业学习邯钢经验通知的精神。邯钢经验,不仅是企业管理的经验,而且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的经验,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是一个能使人们树立“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搞好的”坚定信心的典型。

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实事求是地制定本企业发展战略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最为根本的是要面向市场。面向市场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说它是新问题,是因为具体到一些企业,还难以做到从企业领导到广大职工,都从思想观念上、从实际工作上真正面向市场。

还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状况、市场内涵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仅存在产品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人才市场、资产交易市场。现在再次强调市场的重要,就是要以更高的要求、从更新的角度去面向市场。这个更新的角度是指要从企业全员的角度去面向市场,要让企业的全体职工感受到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对自己工作的约束。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要牢牢抓住企业是市场主体,职工是市场经济主人这一根本战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厂制宜,切不可简单模仿。

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拘一格确立面上企业的改革目标和模式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三改一加强”,是我国企业改革多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综合治理”企业各种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当前指导企业工作的重要原则。具体到某个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从根本上讲,企业改革、企业发展,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但由于我们国有企业存在的国家与企业的特殊关系,决定了改革方式、发展目标、政企关系、银企关系都将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所以在改革目标和改革模式的选择上,必须把中央的方针、国家的政策同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政府给企业提供的选择方式宜重实效而不宜追逐宣传目的,搞华而不实。在我们调查中,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对此都有极为深刻的体会。将他们这方面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改革与发展要走自己的路,不“随风倒”、不“赶潮流”,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本身也是有着科学而广泛的内涵的,不同国家也存在多方面的变异,不是只有公司制一种模式;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计议,做许许多多细致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目前深化面上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围绕“三改一加强”这个总体原则。

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

企业素质首先决定于经营者的素质。从全社会角度看,搞活搞好国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就要有一支庞大的经营工作者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早就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现在,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懂得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国有企业经营工作者队伍,依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要通过市场机制把他们的经营业绩与任职和待遇挂起钩来,真正使他们在市场中萌生,在实践中磨练,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推进面上国有企业的改革

非试点企业量大面广,情况相当复杂,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企业困难大,亏损严重,实实在在地需要“雪中送炭”。“抓大放小”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总的原则。各部门、各地方应围绕这一原则,制定若干条航向搞活企业目标的“船”,由企业自主选择。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在调查中,反映资金紧缺是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之一,企业不能只靠贷款过日子,而要立足于“自己救自己”。当然,从政府方面讲没有有利于搞活企业的政策,抓大放小也会流于形式,甚至抓不起来放不下去。从目前情况看,为面上国有企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财税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在不影响上交中央、自有财力有余的前提下,可以区别不同的企业,采取税收返还形式为企业补充一些资本金,采取增提企业折旧和技术开发基金、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补充流动资金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和后劲不足的状况。二是在投资、金融政策方面,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变的要求,着重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将更多的资金引向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运转上,而不是流向盲目铺新摊子上。

标签:;  ;  ;  

企业改革的总体方针已经确定,试点项目的范围也在扩大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