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的实证分析_企业经营绩效论文

中国不同类别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中国论文,差异论文,类别论文,上市公司业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的发展载体,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增长,我国旅游企业也逐步发展壮大。但根据上市公司历年公布的年报数据,各旅游上市公司之间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经营绩效日趋差异化的现象。根据旅游企业的经营范围,以及一些旅游文献、期刊中有关旅游上市公司一贯的分类,我们将旅游上市公司分为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和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三大类。笔者通过三类旅游上市公司间业绩差异的比较分析,挖掘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监督、投资者、政府及各方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我国学术界对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十分丰富,通过对全文期刊数据库的搜索,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6篇,内容主要涉及旅游上市公司业绩测评、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等相关性研究、旅游上市公司竞争力比较等。董观志、班晓君(2006)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选取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大指标体系,对旅游上市公司进行综合排名,得出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绩效好于综合类,而酒店类上市公司除锦江酒店外整体比较差。王俊惠、张月(2004)认为酒店类上市公司不如其他两类,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结构失衡以及管理的问题。黄永红(2003)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检验说明资源景点类上市公司、综合类上市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酒店类上市公司未实现可持续增长。但他们的研究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样本总量太小,时间跨度短,有些只选取某一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能导致结果在时间上存在不稳定性;而且所选取的样本包含一些刚上市的新公司,公司内部各方面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业绩容易出现非正常性的波动,检验的结果不能较准确地反映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绩效差异的普遍规律。

因此,本文基于2003-2008年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三大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异明显。

假设2:从整体上讲,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好于综合类,综合类好于酒店类。

假设3: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越好。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以行业检索的方式,选取K类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中的旅游、旅馆业,共得到旅游上市公司22家,并根据以下标准剔除一些不合格的样本。

1.考虑到新上市公司各方面不太稳定,所以我们选取2002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

2.由于国内投资者主要关注的还是A股上市公司,因此,我们剔除了B股公司数据。

3.由于ST股财务数据发生过异常变化,不具有可比性与代表性,予以剔除。

4.一些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业务收入比例低于40%的予以剔除。

最后我们得到符合条件的15家公司,分别是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5家(黄山旅游、大连圣亚、华侨城A、峨眉山A、桂林旅游)、酒店类4家(锦江股份、新都酒店、华天酒店、东方宾馆)、综合类6家(首旅股份、中青旅、国旅联合、东方明珠、西安旅游、西安饮食)。

所有旅游上市公司的数据均来自于深沪证券交易所网以及金融界网站公布的年报数据,时间段为2003-2008年。

(二)变量定义

1.企业业绩。按照国内研究的惯例,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企业绩效的一个衡量指标。考虑到营业利润是利润表中的主要项目和经常性项目,反映了公司的营业成果以及会计利润有被操纵的可能,我们增加了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具体而言,变量的定义如下: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OROE)=营业利润/平均股东权益,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经营性现金流量率(ROCE)=经营性现金流量/平均股东权益,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

2.公司类别。该变量为虚拟变量,当为景点类公司,D1=1,D2=D3=0;当为酒店类,D2=1,D1=D3=0;当为综合类,D3=1,D1=D2=0。

为了准确反映公司类别对经营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我们选取了四个控制变量,即股权集中度(PER)、公司规模(SIZE)、年初资产负债率(LEV)以及上一年度的经营绩效(LAG)。具体如下:股权集中度(PER):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企业规模(SIZE):企业年初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资产负债率(LEV):年初负债总额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值,该变量为连续性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从表1看出,无论是使用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还是经营性现金流量率来衡量企业业绩,酒店类上市公司的绩效最差,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仅为景点类上市公司的1/4,综合类的1/2;景点类绩效最好并较稳定,但各企业间的绩效差异较大,这可能跟旅游胜地的著名程度有关。综合类业绩整体上处于中间状态,其企业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值的差异较小。

2.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公司业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首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这一问题。

从表2分析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到,按公司类别分组所得出的F检验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无一例外地拒绝了企业业绩变量均值相等的假设,这充分表明了景点类、综合类和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之间业绩差异十分明显,验证了假设1的正确性。

3.回归分析结果及解释

(1)回归结果

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的程度以及其他因素对业绩差异的影响,我们采用Eviews6.0统计软件,分别以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因变量的三个模型进行估计(见表3),采用面板数据处理方法来考察企业类别、股权集中度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的影响,我们先用相同的权数做最初的回归权数估计,然后再用估计出的权数作加权最小二乘法,以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

在上述回归中考察了多种变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共同影响,并且三个模型均通过了F检验,说明各解释变量对企业业绩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即使控制其他对企业业绩有影响的因素后,不同类别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在以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因变量的模型一和模型三中,D1的系数>D3的系数>D2的系数,并且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了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优于综合类和酒店类;在以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的模型二中,D1的系数仍然最大,D3的系数最小,说明了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仍然最好;综合三个模型的整体结果分析,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最优并且较稳定,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最差,综合类居中。另外,从模型一和模型二反映出,企业规模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股权集中度越高,说明企业业绩越好;上一年度的经营绩效对企业业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初资产负债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太显著。

(2)不同类别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原因探析及发展方向

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最优并且较稳定。这类公司一部分依托自然景点(如黄山、峨眉山等),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且这些地方均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强。在我国,观光旅游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无疑这些景区将成为人们的青睐之地,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也在稳步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5月20日发布的《2009年旅游绿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旅游业仍将稳步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今年增幅不低于2008年,达6%以上,国内旅游收入也将大体保持两位数增长,在这股旅游热潮的推动下,这些景区类公司也将获得可观的收入。另外,自然景点的收入主要是门票、索道和景区内的宾馆、餐饮等收入,这些都是旅游必需的,只要旅游人数较稳定,收入也会随之较稳定。另一部分公司就是以开发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为主营业务,如华侨城投资的“欢乐谷”由卡通城、冒险山、欢乐岛和玛雅海滩构成,这些景点集娱乐性、参与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弥补了我国人造景点参与性不强的空白,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但是景点类旅游上市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解决旺季景点容量问题和淡季缺少游客问题,另外应拓展一些前景良好的新型项目,开发特色旅游,彻底摆脱只是“看”的旅游,增强游客参与性,体现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最差,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酒店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酒店、旅馆业盈利困难。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有20万新的酒店建成,新的星级酒店将超过1万家,而五星级酒店将从2008年的361家增加到500家。另外,酒店行业存在一个很明显的人才短缺瓶颈,高素质人才流失率大,员工素质不佳,工作效率低下,加上很多酒店员工评价机制不健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创造优质的服务质量是酒店赢得客源的关键性因素。尤其一些旅游涉外饭店在淡季如何创收是酒店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国内很多酒店的收入来源主要局限于客房,一旦旅游淡季来临,住店客人减少,收入波动很大,这类酒店应突破单一业务的经营,实现经营客房、餐饮、商场、康乐等业务一体化,一些发展好的项目不仅吸引住店客人,还可建立起以当地居民为重要客源的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收入的增加,还可以避免酒店受旅游淡旺季的波动影响,保持收入的稳定。

综合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处于两者之间,这类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广泛,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非旅游项目,分散了经营风险,但公司业绩并非很突出,原因主要是缺少赢利性强的特色项目,资金利用分散,对这类公司来讲,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集中优势经营收益率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摒弃一些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的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关键。

四、结语

本文的分析表明,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不同类别的企业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景点类绩效好于综合类,酒店类绩效表现最差。同时我们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旅游上市公司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必定导致较好的公司绩效,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多的是正向的激励作用,而不是负向的侵害效应。各旅游上市公司应正视企业的实际情况,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发挥优良资产的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  ;  ;  

我国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的实证分析_企业经营绩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