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82例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雅敏 傅珺

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82例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雅敏 傅珺

殷雅敏 傅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0072)

【摘要】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行5160例中的82 例患者有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药物、临床护理及药物残留等因素有关。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46-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男66例,女16例, 45~88岁, 60岁以上69例。其诊断均符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颈外静脉穿刺的5160例患者,其中82例符合CRI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恶性肿瘤35例,占42.7%;年龄≥60岁,占84. 2%;使用抗菌素44例,占53.7%;留置≤10天3例,占3.7%;留置11-19天16例,占19.5%;留置20-29天20例,占24.4%;≥30天43例,占52.4%。

3.讨论

3.1 颈外静脉导管相关因素分析 

3.1.1 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导管培养阳性是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组年龄≥60岁,占84.3%。陆佩芳[2]等认为,老年患者的年龄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医院感染。其次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兼之颈外静脉导管输注高营养物质等,使导管周围微生物易于繁殖并与留置导管时间呈正相关,此微生物多为皮肤迁移所致[3]。因此,老年患者是颈外静脉导管的重点护理对象。

3.1.2 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患病,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化疗、放疗是治疗中、晚期癌症的主要措施之一,抗肿瘤药物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和破坏;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造成正常菌群失调。这些均增加了肿瘤患者对CR I的易感性。有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和恶性肿瘤患者均基础疾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和恶性肿瘤患者均是CR I的易感对象,是进行护理干预的重点对象。

3.1.3 杜斌[4]认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重要是导管留置时间, 插管部位, 插管次数,导管类型, 敷料及医务人员护理操作。夏荣[5]研究发现导管留置超过2周时导管感染率明显高于少于2周。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一直被认为是发生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学者建议定期更换中心静脉置管[6]。葡萄球菌分布广泛,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菌[7]。颈外静脉导管是与静脉置管相关的一种严重感染,随着医学的发展,为诊断或治疗置入血管导管的患者日益增多,其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控制这类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3.1.4 戴文俊等[8]认为由于化学性毒素、微粒异物等因素导致导管残留液引起寒战发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补液结束,拔下输液器时,导管末端连接无针密闭接头,可正压封管。但患者一旦稍用力活动,咳嗽,大便等,管腔内血液、药液即可反流[9],导致导管内充满血液和药液等,可造成管腔内微粒异物,在导管内形成结石样混合物质,罗洪[10]等学者认为这种混合物质是引起寒战发热的重要因素。

3.2 护理对策 

3.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颈部无损伤或皮下组织无感染的部位置管;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选用对血管内皮损伤小、弹性及柔软性好的硅塑导管,硅塑导管能防止细菌的黏附并延长置管的时间,尽量避免使用多通道的静脉导管。由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穿刺,术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坚持洗手制度,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减少皮肤细菌移居体内机会。

3.2.2 加强对病情较重、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低下患者的护理。避免反复取用接头,每日以接头中心为起点,用安尔碘棉棒呈环形由内向外逐渐消毒至接头边缘外口,每次反复消毒二次后连接输液器。选用透气的3M透明敷料,穿刺后24h内及时更换无菌敷料;皮肤消毒范围以导管入口为中心,有内向外、范围大于敷料,QOD更换;天气炎热、汗液浸湿或贴膜松脱、穿刺点出现渗液时及时更换。密切观察导管入口处有无红肿、硬结,询问患者有无触痛。

3.2.3 每次输液前放弃2ml管道残留液后再连接输液器输液[8];每次输液结束时,先将输液器上的调速器及导管上的小开关全部打开,保证无针正压接头的正压置换量,避免血液反流到导管中形成血栓引起导管堵塞[11];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给予生理盐水10ml冲管;每24h更换输液装置1次,每周更换无针正压针头1次。

3.2.4 选择合适的留置导管部位,导管留置部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4%,颈内静脉感染率是锁骨下静脉感染率的2.7倍,股静脉置人感染率高达28%[12]。避免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留置3~4周感染发生率最高[13-14]。本文统计的的颈外静脉导管的感染发生率为1.9%。发现患者置管部位有触痛、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提示局部或原发性血源感染征兆,应及时拔除导管并送检细菌培养。

颈外静脉导管在我院普外科临床广泛使用,在认可其便利和优势的同时,本文综合分析认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CR I难以避免,但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加强培训教育,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和置管时间,重视导管接头的选择,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加强导管管理等措施来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2320.

[2]陆佩芳,于志臻,赵尚敏,等.184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41-42.

[3]蒲成容,邓敏,冯芳.38例中枢性瘫痪患者颈外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05;31(5):361—362.

[4]杜斌.导管相关性感染[J].中国临床医生,2001,29(7):10.

[5]夏荣,何海萍,高岩,等.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6,5(1):51-53.

[6] Gillies D ,O’Riordan L ,Wallen M ,et al . Timing of int ravenous administ ration set changes : a systematic review [J] . Infect Cont rol Hosp Epidemiol ,2004 ,25 (3) :2402250.

[7] 石兴美,刘静.危重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操作和护理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5;18(3):174—1 75.

[8] 戴文俊,薛幼华,王秀英,等.PICC导管残留液与化疗输注后寒战发热相关性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05-1006.

[9] 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6):554-555.

[10] 罗洪,陈宏基,姜海平,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物的实验室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49-550.

[11]夏梅,廖建梅,尹红梅.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临床应用[J] .重庆医学,2005,34(10):1 575~1 576.

[12]范书山,吕昭举,赵守国,等.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9-32.

[13]张海生.深静脉置管技术的应用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2):53-55.

[14] TODD J,HAMMOND P.Choice and use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by nurses[J].Prof Nurse,2004,19(9):493—497.

论文作者:殷雅敏 傅珺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颈外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82例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_殷雅敏 傅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