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杨敬喜论文_杨敬喜

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杨敬喜论文_杨敬喜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结核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肾结核的符合率为84.8%,根据肾结核超声声像图特点,将肾结核分析归纳为5型,即积水型14例,结节型2例,钙化型7例,炎症萎缩型9例,混合型14例。结论:超声检查具有价廉、无创、简便明了、观察全面、安全无创等优点,对肾结核声像图的诊断与分型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二维彩超;肾结核;超声诊断

肾结核是常见的肾特异性感染,在泌尿系统结核病中最为多见,是肾脏常见病之一。肾结核多在成年人发生,我国综合统计75%的病例发生在20~40岁之间,但幼年和老年亦可发生。男性的发病数略高于女性。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病变初期局限于肾脏的某一部分则临床症状甚少,仅在检验尿液时有异常发现。尿中可找到结核杆菌。为了更好地对肾结核病症进行观察及以及治疗,我院采用二维彩超对肾结核超声诊断进行治疗。为探讨超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肾结核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6例肾结核患者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门诊患者,年龄在16 - 72 岁,其中,男28例,女18例。术前经彩超检查并经静脉肾盂造影、MSCT 及尿抗酸杆菌相关检查,全部病例经辅检及病理诊断证实。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功能障碍"严重药物过敏和传染病史等情况。

1.2方法

采用美国产GE LOGIC 7及GE LOGIC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3.5 - 5.0 MHz,嘱被检者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多切面对比扫查观察双侧肾脏的形态大小、轮廓、皮质及髓质回声,患侧肾脏中病灶大小及内部回声的变化,双肾集合系统有无分离及有无患侧输尿管扩张等情况。

2.结果

46例肾结核,行超声检查诊断相符合者39例,符合率为84.8%。其中36例经术后或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3例尿中找到抗酸杆菌,5例尿结核菌培养呈阳性,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4例误诊,为单纯肾积水5例,肾肿瘤1例,肾炎症状改变1例,肾结石1例。根据肾结核不同病理阶段的声像图特点,将肾结核声像图分为5型。①积水型14例,肾包膜欠规则,肾盂、肾盏扩张,呈指状或片状,如同积水,其内为无回声区,其内壁粗糙不整,边缘回声增强,疼痛时沿输尿管自上而下扫查,可发现狭管处有坏死脱落的干酪样坏死组织,坏死组织一般呈中等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输尿管壁可增厚,回声增强,管腔狭窄。②结节型2例,肾包膜不规则,实质内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弱回声及囊性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透声差,囊壁粗糙、厚薄不均。③钙化型7例,肾包膜不规则,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团块状与斑片状强回声,部分相融在一起,后方伴声影或轻淡声影,同时伴有积水后伴声影反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症萎缩型9例,肾脏明显缩小,包膜不规则,实质及肾窦分界不清,内部回声混乱,类似慢性肾功能衰竭声像图,多为单侧肾脏病变,其表面不光滑,高低不平,可见不均匀的强回声区,为肾自截表现。⑤混合型14例肾脏大小不一,表面不光滑,肾实质结构紊乱,形态不规则,其内夹杂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及斑片状强回声,暗区内分布密集的大小不等的光点,部分强回声块后方伴有声影,一般均有输尿管扩张。这五种类型的声像图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肾结石患者的特点。

3.讨论

3.1肾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对于肾结核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症状。第一就是膀胱刺激症。膀胱刺激症状是肾结核的最重要、最主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当结核杆菌对膀胱黏膜造成结核性炎症时,患者开始先有尿频,排尿次数在白天和晚上都逐渐增加,可以由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者每小时要排尿数次,直至可出现类似尿失禁现象。75%~80%都有尿频症状。在尿频的同时,可出现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须立即排出,难以忍耐。排尿终末时在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痛感觉。膀胱病变日趋严重,这些病状也越显著。还有就是腰痛,由于肾脏和膀胱的结核性炎症,造成组织破坏,尿液中可出现大量脓细胞,同时在尿液内亦可混有干酪样物质,使尿液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脓尿的发生率为20%左右。而肾结核同样会对整个身体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出现一般结核病变的各种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肾结核分为几种,主要有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石伴积水等,严重的就是肾肿瘤。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炎症,伴血尿和腰痛。但症状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无持续性低热。尿的普通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红细胞沉降率(血沉)一般正常,OT试验阴性。尿中无抗酸杆菌。而急性膀胱炎表现为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常伴有下腹部及会阴部坠胀不适感,且无发热等全身症状。经抗生素治疗6天通常症状可以消失。肾结石伴积水肾结石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发热、腰痛。但无持续性低热,有时可发生剧烈的肾绞痛。KUB平片可发现不透光影。红细胞沉降率(血沉)一般正常,OT试验阴性。尿中无抗酸杆菌。而肾肿瘤可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腰腹部肿块。但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不明显。尿中无白细胞。B超检查、X线检查及CT检查可发现肾脏有占位性病变。

3.2二位彩超对肾结核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超声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二维彩超、静脉肾盂造影的广泛应用,更提高了肾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无创,在肾结核早期由于其皮质受损较为局限,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对于中重型肾结核,尤其是肾脏功能丧失时,彩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4.结束语

通过我院对46例的肾结核患者进行二维彩超的诊断的研究,知道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耀文,滕桂珍,许建生,肾结石与肾结核的超声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5,1(5):186.

[2]乔锋利,王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CDEI) 对肾脏、输尿管、膀胱常见病的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4,31(25):145.

[3]李刚,白亮彩,周俊林,等,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5,28(7):139.

论文作者:杨敬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杨敬喜论文_杨敬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