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工程造价论文_孙爱红

谈如何有效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工程造价论文_孙爱红

孙爱红

怀宁县保障性住房服务中心 安徽安庆 246121

摘要:保障性住房的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决策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保障房建设;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决策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愈来愈紧迫。由于保障性住房是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所以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造价的控制贯穿于整个保障性住房建设全过程,下面笔者从决策、设计、招投标和施工四个阶段,谈谈如何有效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工程造价。

(一)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的前提和基础。

决策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首要阶段。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和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建立健全资料存储系统,并结合市场变化对资料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确保市场动态变化始终处于掌握之中,从而明确工程建设目标。提高决策的针对性,为最大化的节约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着力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决策水平的高低,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深入研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并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从而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为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高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性住房属于民生工程,政府必须规划设计好,项目立项报批概算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在项目中将产生的费用,完善整个项目的配套费用,避免立项后因决策错误而导致追加概算、规划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出现。

项目决策阶段很关键,它将会影响工程造价大小,故必须在加强市场调研的同时着力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是否合理与整个工程进度、质量、造价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开发单位在委托设计时应大力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管理工作,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避免因设计质量出现的问题,而发生的工程洽商。同时通过招投标还可能选择到优秀的设计方案,避免因建筑产品设计落后,使销售受到影响,造成资金长期得不到回收,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的情况发生。各个部门可实行限额设计,在设计前开发建设单位根据当地造价主管部门发布的平均造价向设计单位提出限制单价。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还要加强流动资金、施工工艺以及物资供应的安排和管理,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确保各项施工工序得到顺利实施,并且达到缩短工期和加强项目造价管理的目的。

项目设计阶段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大小,故必须确保施工图与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三)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

项目施工招投标,是一般采用公开招标,通过竞争方式以合理的最低造价来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的一种有效机制。在招标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承包商,不仅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更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由保障中心负责,充分发挥该部门具有大量组织施工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经验的优势,不仅可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选择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另外,通过材料采购的招标工作也可采购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在招投标阶段,还要重点审查咨询公司招标文件编制的质量、投标单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后续合同谈判的合同条款是否严谨、合法;招标控制价文件工程量清单是否存在漏项,所选择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以及材料、人工、机械价格是否合理。

项目招投标阶段能否以最低造价选择到最合适的施工企业,将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的大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四)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施工阶段,是实现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由于许多不可预见因素的存在,因此项目施工阶段也是造价管理最难、最复杂的阶段。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时进行工程计量与结算、预防并处理好工程变更与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承包单位也应做好成本计划及动态监控等工作,综合考虑建造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环保成本等要素,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另外,施工阶段现场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每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掌握项目进度及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避免一些不必要费用的产生。另外,还要加强资金审计,避免项目资金存在不合理现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过程复杂,难度大,要加强管理与培训力度,着力提高造价人员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有效地进行造价动态控制。

随着保障房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家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保障房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增大。但是保障房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仍然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总结经验,从决策、设计到招投标、施工等各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另外,还要加快构建有利于保障房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与管理控制的制度,制定适合我国基本状况的保障房造价管理的策略,提高我国保障房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伊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褚超孚.城镇住房保障模式及其在浙江省的应用研究.浙江:浙江大学,2011.

[3]芦金锋,王要武.日本公营住宅的运作方法及其借鉴.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

论文作者:孙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谈如何有效控制保障性住房的工程造价论文_孙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