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研究

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研究

张晓飞[1]2004年在《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如何接受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迅速执行,持续提升,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得以“长寿”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制造型企业为背景,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如何构建系统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和其运作方式。任何理性的行为与活动都有其根本的意图和指导思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在此条件下提出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的两个根本指导思想——系统的思想与权变的思想,并以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为支撑,对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框架作了简单描述。为了能充分理清制造型企业各项管理间的基本关系,本文又对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简单分类。根据系统化企业管理体系的逻辑关系,本文先对处于基础层级的理念与技术支持体系中学习型组织和基于信息网络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然后针对一般制造型企业核心业务活动的开展所必须具备的支持体系——人力,财务,营销合作网络叁大核心活动支持体系逐一作了说明,在这一部分,先后介绍了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财务上的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内容与开展方式以及全方位营销框架。随后进入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核心业务管理活动体系。在这一体系的介绍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不同层次按着活动的难易程度及支持关系,论述了5S管理与准时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开展方式,企业流程与组织再造实行及方法,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其真正意义所在。论述完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的整个运营体系后,本文又依照体系的层级论述了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以波特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战略为主要指导,目标管理体系以德鲁克的思想为主导。在对整个体系框架作了简要描述和分析论述后,本文又以一家上市制造企业为案例,从实证角度来阐述如何构建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并对存在的问题与有关设想给出了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包括导论与七章内容及结论,分别从论文研究背景、系统化管理体系框架、制造型企业活动分析、支持体系、核心业务活动管理、创新体系、目标体系、案例介绍、完善设想等方面展开论述,着重框架的构造与分析,提出了对管理活动分类的方法与意义,强调理清管理活动的相互关系和支撑作用,特别重视针对当今环境的系统思想和权变思想的指导意义,从整体来说,较为辩证地指出了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系统化与体系化。

吴德华[2]2010年在《FG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是全球经济化的要求,有助于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基层经理和高层管理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消除质量部门和其它部门的隔阂,推动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增强顾客满意。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质量成本的全过程战略管理意识;忽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成本管理;没有把质量成本管理当作系统工程实施;忽视质量成本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大大限制了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有鉴于此,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质量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将其理论和方法应用于FG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分析和改善。从宏观和经济分析的角度,指出其质量成本及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成因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改进建议,促进公司持续改进质量成本管理。首先,本文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了质量成本的涵义和质量经济性,阐述了质量成本管理涉及的质量成本计划、数据采集、科目设置、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报告、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以及成本优化等子过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点。例如成本核算涉及的帕累托分析、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方法,成本优化涉及的质量总成本曲线分析等。然后,针对质量管理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叁种质量成本模型(即传统模型、零缺陷模型和持续改进模型)展开深入探讨,介绍其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企业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成本模型的思路,并重点介绍了现代质量成本核算常用的作业成本法。接着,以FG公司为对象,研究其2009年质量成本状况,例如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分析、质量成本构成比率分析等;找出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管理层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意识、强化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成本思想、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化管理等改进策略。其中重点分析了FG公司在建立和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此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一阐明。最后,提出了FG公司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建议。例如强化质量成本的培训和教育,对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培训;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将其纳入公司整个成本会计系统、建立明确的全面成本控制责任制度、健全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加速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质量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导入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以提高质量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本文澄清了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疑点和难点。针对目标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所做的分析和诊断以及提出的改进建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制造型企业、尤其是质量成本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楚建中[3]2010年在《现代品质管理(MQM)在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提升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的品质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品质,解决企业发展的产品品质及管理瓶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标准化管理及现代化管理进程,顺应世界发展的企业管理潮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世界的一流企业的梦想,是目前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首先就品质管理的概念、发展史展开了论述,然后阐述了与现代品质管理有关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由此提出了现代品质管理产生的背景。就现代品质管理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品质管理系统运作的叁阶段模式,同时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的品质管理现况应用现况研究,提出了现代品质管理建设在中小型企业应用的建设模式及叁阶段策划,分为传统品质管理及现代品质管理,现代品质管理包括系统策划、持续改进及品牌文化建设或卓越绩效管理建设叁个阶段,其中系统策划包括全系统策划、工序保证系统策划及检验系统策划。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品质建设在东莞某企业的运行状况案例,围绕现代品质管理建设在各中小型企业的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现代品质管理建设在各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在进行现代品质建设过程中如何品牌化的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管理、品牌建设管理及卓越绩效品质管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游育慧[4]2018年在《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对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从阐述加工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工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加工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动态成本管理模式的关键措施。

董鹏, 李齐, 张新中, 汪雁飞[5]2014年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文中提出库存不仅占用流动资金,增加储运成本,而且还会带来诸如安全、变质、贬值等一系列风险。因此,如何科学地削减库存总量,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实现企业低成本运营,一直是企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全面库存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AIP公司的库存管理现状,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改善内部供应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等手段,解决了库存量偏高和库存结构不合理问题,实现了优化库存总量、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企业目标,并据此提出库存管理内容和模式的一些创新观点,从技术层面找到了普遍适用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制造型企业的库存管理有借鉴意义。

浦志岗[6]2013年在《A公司战略型供应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影响着整条供应链的成败,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是企业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首先,本文明确了供应商的分类和战略型供应商的定义,从理论角度介绍了供应商管理的一般理论,并对战略型供应商管理的寻找、筛选、选择、绩效考核、供应商关系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次,本文以A公司为例,介绍了2012年前的供应商管理状况,认为存在供应商系统化管理体系的缺失、供应商管理目标的缺失、供应商管理标准缺失等问题,无序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接着介绍了A公司建立战略型供应商管理体系的方案及实施步骤,根据战略型供应商绩效评估的结果,认为该方案取得初步成效,对A公司供应商管理有显着的效果。最后,本文提出了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对制造型企业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垣明[7]2017年在《M所工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研究所(简称M所)为我国重点军工企业,工作重点为军用、民用非微小型电子产品的研发与制造。目前国际形势表面风平浪静,但内里暗潮汹涌,因此对军工武器和装备的产量和质量均有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数字化、现代化的工艺管理机制随着时代大潮,已初步应用于各大生产企业。本所也从传统工艺生产和管理方式向新型方式转变。但是,这种转变是粗放、浅显的。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资源情况,按照所里的愿景和目标,选择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战略或战略组合,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生产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低成本的产品。本文以解析国内外工艺管理模式为基点,充分调研了M所工艺情况,分析了M所工艺管理现状,在工艺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改进加工方法,引进系统化管理,抓紧体制及人才队伍建设”的“两进一建”工艺发展战略。在先进制造技术布局中,以超精密加工、现代特种加工和增材制造技术为重点,以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为整体架构,由内而外进行生产制造升级,全面提高我所生产制造的竞争力,充分满足我所市场大环境下的生产需求。针对我所实际的工艺管理体系,提出我所工艺管理机构的职责与结构,力求精简有效,确保我所工艺管理能够高效运作,不因管理机构设置的不足而无法有效沟通、出现冗员拖累生产的情况。分析我所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学、优越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针对我所工艺管理现状,对工艺人员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参加相关培训,确保工艺人员均具有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建立工艺人员绩效考评政策,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标准下,工艺人员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对单位发展有长远的影响;建立合理的激励方案,因岗位、人员而异,促进员工自我提升,提高员工对我所的认同感。本文所研究的工艺管理方案已初步应用于M所的工艺管理实际运作中,显着提高了我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我所的发展规划和需求。

薛永刚[8]2011年在《天津百利得工厂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实现与国际制造水平的接轨,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均实施了ISO/TS16949国际质量标准。为了满足不同汽车整车厂的要求,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实施了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大众及福特汽车的供应商制造及质量能力体系要求。推行并整合质量管理体系以来,该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分供方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体系的运行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首先介绍了ISO/TS16949与大众及福特汽车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分析了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对需要整合的兼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次分析了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整合的结构和特点,阐述结构主要以核心思想、动力模块、核心模块和支持模块构成,同时阐述了对整合管理体系的监控考核机制。再次介绍了天津百利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策划,重点介绍了整合后的核心模块,对分供方管理、过程控制和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进行了主要说明。最后阐述了整合质量管理体系取得的效果,目前天津百利得工厂在产品开发、过程控制和顾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并通过了福特和大众等客户的充分认可。通过整合质量管理体系,为天津百利得工厂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交付业绩并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该企业已通过ISO/TS16949:2009的认证及一汽大众优秀供应商资格等。

董鹏, 薛建谱, 庞晓琛, 丁文捷[9]2015年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文中认为企业库存不仅占用流动资金,增加储运成本,而且还会带来诸如安全、变质、贬值等一系列风险。因此,如何科学地削减库存总量,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实现企业低成本运营,一直是企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全面库存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AIP公司的库存管理现状,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改善内部供应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等手段,解决了库存量偏高和库存结构不合理问题,实现了优化库存总量、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企业目标,并据此提出库存管理内容和模式的一些创新观点,从技术层面找到了普遍适用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制造型企业的库存管理有借鉴意义。

董鹏, 李齐, 张新中, 汪雁飞[10]2014年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库存不仅占用流动资金,增加储运成本,而且还会带来诸如安全、变质、贬值等一系列风险。因此,如何科学地削减库存总量,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实现企业低成本运营,一直是企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全面库存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AIP公司的库存管理现状,通过加强物流管理、改善内部供应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等手段,解决了库存量偏高和库存结构不合理问题,实现了优化库存总量、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等企业目标,并据此提出库存管理内容和模式的一些创新观点,从技术层面找到了普遍适用的库存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对制造型企业的库存管理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研究[D]. 张晓飞. 天津财经学院. 2004

[2]. FG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 吴德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3]. 现代品质管理(MQM)在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的应用研究[D]. 楚建中. 天津大学. 2010

[4]. 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 游育慧.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

[5].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J]. 董鹏, 李齐, 张新中, 汪雁飞. 粮食流通技术. 2014

[6]. A公司战略型供应商管理研究[D]. 浦志岗. 苏州大学. 2013

[7]. M所工艺发展战略研究[D]. 肖垣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

[8]. 天津百利得工厂整合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薛永刚. 天津大学. 2011

[9].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J]. 董鹏, 薛建谱, 庞晓琛, 丁文捷.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5

[10].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J]. 董鹏, 李齐, 张新中, 汪雁飞. 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 2014

标签:;  ;  ;  ;  ;  ;  ;  

制造型企业系统化管理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