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探讨论文_刘冰,梅艳飞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探讨论文_刘冰,梅艳飞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 650304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只要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保障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高校要从多个方面,如课程设置、机构设置、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预防、发现以及纠正,从而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心里健康;安全教育

引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的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和残缺,且心理和生理上也非常健康。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到生理健康,也会间接地影响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说,心理健康是既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大环境,还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主要是锻炼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达到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中心的目标,通过这种途径来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们定制出适合个人发展的培养目标。因而,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视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意义有利于解决新形势、新环境下高校教育环境的各种难题,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素养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具有超高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说,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的构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个体因素之外,经济、社会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同学之间的关系、父母期望、就业问题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状况、父母的婚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专业、生源、经济来源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下对于以上这些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经济压力大,而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与孩子缺乏正常的交流导致产生代沟,经常训斥、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此外,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孩子容易产生孤僻、心理抑郁、自闭的心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

2、经济因素

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费完全靠父母省吃俭用甚至贷款,生活上更是节衣缩食,经济问题成为其沉重负担。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刻苦读书,希望拿到奖学金,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则选择做兼职打工挣钱,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然而打工和学习往往不能够兼得,所以他们经常处于选择的纠结矛盾中,在这种矛盾中,容易产生个性的变化,对别人的言行举止非常敏感,防范意识强,自尊心旺盛,精神高度紧张,从而产生精神方面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心理素质因素

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踏板,一些大学生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整日待在寝室玩游戏,失去学习的兴趣。一些大学生自尊心过盛,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耀,接受不了失败,稍微有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沮丧绝望。性格上的过于内向导致精神焦虑和萎靡不振,不善于调节情绪。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大多是由人格障碍而引起的。然而,以前许多学校没有心理咨询机构,更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得高校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心理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并且开设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4、社会环境因素

刚结束高中生涯,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处理不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另外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在学习上缺乏动力与激情,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外在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迷茫、彷徨、焦虑、压抑的心理。经济的发展冲击,既促进了社会的全面的飞快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求职择业方面,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模糊,不能正确判断适合自己的职业,以无所谓的态度面对职业的选择,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盲目跟风行为,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经济冲击同时还引起了大学生的攀比风,集体团结的观念淡化,从而变得大学生变得茫然、消极、冷漠,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要想在高校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必须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针对性以及规范性。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渠道的优势,加强课程的建设和推动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

2、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形成体系

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机构设置,其发挥的作用主要就是预防、发现以及治疗。所以,要不断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使其成为一个体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形成及时发现、及时干预的工作体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如一对一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以及书信咨询等。经常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在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水平。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够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给学生心灵以洗涤。因此,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团体活动,如学习竞赛、社团活动、社会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我束缚以及自我管理观念。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个融洽、和谐校园氛围中健康成长。

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教育目标实现,关乎大学生成才体系实现的重要课题。要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实现体系探索与构建的科学化和实战化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 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7

[2]邓辅玉.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5.05

[3]王丽君,程 伟.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4

论文作者:刘冰,梅艳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的探讨论文_刘冰,梅艳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