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方案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鲁琦,胡军荣,张军,张昊,谷艳,刘爽

鲁琦 胡军荣 张军 张昊 谷艳 刘爽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方案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研究组(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与对照组(阿斯匹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就诊时,两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均较就诊时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治疗中联合应用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塞;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130-02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疾病,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造成的。脑梗塞疾病类型较多,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但若不及时治疗,极易诱发较多后遗症,且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当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方法治疗脑梗塞,但针对药物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脑梗塞治疗中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0例脑梗塞患者。

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1]中脑梗塞诊断标准;(2)经CT、MRI检查确诊;(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2)近期服用过影响抗血小板药物;(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根据平行对照法分组,各35例。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8.65±9.0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2~77岁,平均(58.73±9.1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脑保护剂、脑细胞活化剂、维生素E等。对照组加用阿斯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0.1g/次口服,1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帅信,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6):75mg/次口服,1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30d。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观察两组就诊时、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得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2];

(2)观察两组就诊时、治疗后脑梗塞病灶面积变化情况;

(3)依据文献[3]拟定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后NIHSS评分较就诊时改善≧70%,为痊愈;以改善≧50%,但不足70%,为显效;以改善≧30%,但不足50%,为进步;以改善<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

(4)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样本容量n>40,且理论频数T>5时,用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对比

就诊时,两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均较就诊时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发生率为8.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讨论

当前,临床上尚未寻找到特效的脑梗塞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阿斯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镇痛解热、消炎等作用,在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阿斯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能对乙酰化环氧化酶活性进行抑制,阻断花生四烯酸及其活性位点的结合,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但是,阿斯匹林使用剂量过大,也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酶作用产生影响,不利于抗血栓治疗,故需在治疗过程中合理控制用药剂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匹林也具有不良反应多的弊端,运用不当还极易诱发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损害、肝损害等不良现象。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对血小板高度聚集所致脑、心循环障碍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硫酸氢氯吡格雷能在进入人体后,对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进行选择性抑制,且能有效控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 Ⅱ h/Ⅲ a复合物活化,从而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相较于阿斯匹林,该药不良反应较少,联合应用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抑制效果,促使患者脑梗塞症状尽快缓解,缩小病灶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本研究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IHSS评分、病灶面积改善效果均更为理想。而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3%,较对照组的71.43%更高,差异显著。凸显出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张希廉等[4]调查发现,在脑梗塞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更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但本研究未分析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今后仍需加大研究力度。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程度较轻,差异不显著,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脑梗塞,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塞,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缩小病灶面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育,顾健,朱妍.内科学[M].科学出版社,2016:27.

[2]童艳飞,张佩兰.NIHSS评分≥15分且发病时间≤4.5h的重型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812-815.

[3]李树森.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60-60.

[4]张希廉,赵敏,王雪民,等.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疗效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S1):30-32.

论文作者:鲁琦,胡军荣,张军,张昊,谷艳,刘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方案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鲁琦,胡军荣,张军,张昊,谷艳,刘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