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的大潮涨起来了,河面越来越宽了,帆也悬得很高对北京民营经济的观察与思考_经济论文

两岸的大潮涨起来了,河面越来越宽了,帆也悬得很高对北京民营经济的观察与思考_经济论文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对北京私营经济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两岸论文,私营经济论文,风正一帆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

——引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曾几何时,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当代北京社会经济的舞台,虽然在它的发展中还有不少磕磕绊绊,行进中不免跌跌撞撞,但却已不再是畏畏缩缩、心有余悸。

在许许多多北京人看来,私营经济历来是一个敏感而又令人困惑的话题。人们一方面看到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搞活流通、方便生活、安置就业、增加财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因为看到它的一些负面效应,而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心存疑虑。

怎样才能解除人们的疑虑?北京的私营经济将会怎样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北京私营经济的现状、发展道路、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作一番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从乡间小路到希望的田野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以后陆续出现的农村“专业户”以及城市中的个体工商户,是私营企业最初的萌芽。今天,与私营经济刚刚步入我国经济生活时的情形相比,人们对它的认识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发表,冲决了几十年来传统观念的束缚,带来了人们思想的极大解放。私人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私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从农村改革开始发展起来的事业,已经走出了乡间的小路,它面对的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据调查,北京市私营经济从1992年以来,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特点之一:企业数量激增,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据市工商局统计,近5年来北京市私营企业数量从1991年的428家发展到1992年的1428家、1993年的4111家、1994年的6155家、1995年6月的8437家,增长了近20倍。这还未包括1994年以来自然人投资的7000余家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亿元,营业额21.2亿元,纳税额1.4亿元。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市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已达3.77亿元,并涌现出一批注册资金上千万元的私企大户。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已达4277家。有的私企大户已开始向跨行业经营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如原经营餐饮业的科源酒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涉足轻型飞机制造业;金吉列、通产、华普、建城、用友等一批较有实力的私营企业集团陆续出现。

特点之二:起点高,潜力大。据本市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高科技型企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6%,一些私营企业以其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大而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如北京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财务软件,得到国家财政部的认定,已在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光洁机械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抛光工艺,使北京亚运会的火炬和天安门广场的旗杆熠熠生辉,并在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了作用;在科技型企业较为集中的海淀区,私营企业仅在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全国科技展览会和全国医疗机械博览会上,就荣获三项金奖和四项银奖。

特点之三: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市部分私营企业已开始向外省市发展,并积极谋求与外商合资、合作或向境外发展。如北京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在外省市设立了十余家子公司;北京光翌实业总公司等数十家私营企业已实现了中外合资经营;御龙阁民族首饰有限公司等一批私营企业已在海外开设分厂(店)等等。

特点之四:投资、经营者文化素质较高。据抽样调查,我市私企投资经营者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5%,远远高于全国17.2%的平均水平,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学位。目前已有28人当选为市和区县人大代表,130人被推荐为市和区县政协委员。

私营经济的发展对北京整体经济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5年来的实践表明,本市私营经济的发展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吸纳了相当数量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科研、生产和流通领域;二是解决了10余万人的就业问题;三是扩大了生产,搞活了流通,增加了财政收入;四是在开阔改革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有益的示范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令人无奈的磕磕绊绊

北京私营经济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很不顺利。尽管与十几年前相比,人们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和观念有了不小变化,但一旦要和私营经济打交道,仍然不乏疑虑、警惕。这就使得私营经济的发展,即便在迅猛激增之中也还是免不了磕磕绊绊。下面几个故事大概很能说明问题。

故事之一:一家从事科技产品开发的私营企业,研制出一种固体燃料,市场前景甚好,但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急需四、五十万元贷款。区科委对此项目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同意以科委掌握使用的“低息扶持贷款”帮助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但当企业到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一看企业的“私营”性质,不由分说便亮起了“红灯”。该企业万般无奈,忍痛把产品转让给外地一家公司。

贷款难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国家规定私营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贷款”,但也仅仅是“申请”而已。银行信贷员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贷款给国有企业,几百万、上千万收不回来也没什么;贷给私营企业的钱,哪怕是十万、八万收不回来,个人就说不清了”。

故事之二:一家生产、销售高档家具的私营企业,曾多次获得“优秀私营企业”、“重合同守信誉先进企业”、“纳税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但经营场地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创业七年,“挪窝”三次。生产经营征地,私营企业没有资格;购买土地使用权,目前绝大多数私营企业又不具备实力,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生产经营场地不足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第二大难题,特别是城区内的私营企业,最初大多是利用自住房屋或租房办起来的,在初创时尚可维持,到了上规模、上水平的阶段,场地紧张的矛盾便突出了。

故事之三:一家私营企业的财会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将一笔贷款据为己有。企业发现后及时将其留住,并向司法机关报案,要求对其贪污行为予以惩处。但司法部门了解企业性质后认为:目前在法律上对“贪污罪”的认定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公款公物”,而私营企业的财产属于“私款私物”,不能以“贪污罪”将其绳之以法,只能按民事纠纷处理。企业无奈,眼睁睁地看着犯罪分子扬长而去。

私营企业法人财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是私营企业普遍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立法到管理,都建立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这就使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经济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私人生活资料和私人生产资料、个人财产和法人财产,如何加以正确区分和依法保护,正随着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故事之四:一家经营音响器材的私营企业,其产品品种、质量、服务、价格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都已“小有名气”。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拟增加音像制品经销业务,而经营音像制品需要行业审批,目前对私营企业这还是个“禁区”。怎么办?企业说:靠呼吁、反映、争取,十年也解决不了,挂靠到行业主管部门某下属企业搞“联营”,每年交点管理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据有关部门了解,当前建筑、装修、贵重金属、歌厅舞厅等诸多行业对私营企业均有所限制,迫使其不得不改头换面。今天社会上究竟有多少“挂靠企业”,这恐怕是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难以回答的问题。“红帽子”满天飞、“假集体”遍地跑,其潜在危害不言而喻,但仍每日每时被人为地大量“制造”出来。尽管政府屡下决心清理,但挂靠的双方均有利可图,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

类似的故事还可以讲出很多、很多。它反映了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五光十色的世态民情,也折射出私营企业主成功背后的艰辛。

不容忽视的差距与问题

谈到北京私营经济的现状,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不容忽视。一方面是近5年来,北京私营经济虽然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但是与前些年相比毕竟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北京私营经济却又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私营经济对北京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私营经济也存在着若干消极现象,急需依法加强管理。

先看差距。据“中华工商时报”最近报导:上海私营企业总数已突破28000家,尤其是去年以来,上海私营企业增势更猛,平均每天新增60家,月增千户。前面已经提到,北京目前有私营企业8437家,不及上海的三分之一。当然,这里讲的还仅仅是数量。如果加上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速度等方面的比较,差距就更大了。据统计,北京私营企业的规模、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私营企业的产值、销售额、零售额、税收额占全市国民经济的比例均未达到2%。而且各区县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相差可达十几倍、几十倍之多。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且,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的认识也不尽一致。但总的说来,北京私营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主要囿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前面讲述的故事中,人们已不难发现舆论环境、政策环境等等对私营经济发展的制约程度。

再看问题。不可否认,北京私营经济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消极现象。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私营经济的疑虑。例如某区工商管理局在年检中发现,该区的私营企业存在着场地不实、资金不实、法人不实、收入不实的现象。有的找不到注册地点;有的身无分文,注册资金是暂时借用的;有的企业经营者还端着国家的“铁饭碗”,由其亲属顶替着法人的虚名。另据市税务局统计,1994年全市私营企业在纳税申报中,有80%的企业经营亏损,不能排除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在帐目上做了手脚,以逃避纳税的义务。而且,私营经济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业主和雇工矛盾、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等负面现象。有些私营企业无视国家产业政策,随意突破经营范围,甚至违法乱纪。我们不能因为私营经济在当前具有积极作用而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私营经济存在上述问题而采取简单否定、取缔的办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加快私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引导,依法规范经营,促其健康发展。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北京的私营经济必须进一步发展,这一点自不待言。问题在于:面对现实差距和自身存在的弊端与消极现象,北京私营经济应如何发展?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私营经济的看法、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然而,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恐私症”,并没有完全根除。由于私营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少人对它的认识仍是偏见多于真实,想象多于分析,责难多于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关政策的执行和具体管理措施的出台,影响私营经济的较快发展。

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些对私营经济的偏颇认识。例如认为发展私营经济让“不三不四的人钻改革的空子,赚了大钱”。在人们的想象中,私营企业老板似乎就是街头叫卖的小贩,是不务正业的社会游民,甚至是“两劳”释放人员中的“暴发户”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据北京市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私营企业老板以建国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人居多,平均年龄42.3岁;其中80%来自全民、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或机关团体。在回答“为什么创办私营企业”这一问题时,答“实现个人价值”的占38%,答“为社会多做贡献”和“改善个人生活”的各占27%。这是一个渴望被承认、被理解的社会群体。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学生、工人、干部的群体之中。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出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希望保持社会的稳定。

又如认为“私营经济的发展会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勿庸讳言,近些年来,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与部分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步履维艰,企业办社会负担过重。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在资金、场地、技术、管理等内部条件和国家政策扶持、社会舆论导向等外部环境上,都具有私营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的“赛马场”上,国有企业这匹宝马良驹,背负着沉重的沙袋,步履艰难;而私营企业这匹初生的马驹,虽然身上还带有出生时的“血污”,跑得很不像样子,也不够规范,但却凭借经营机制灵活、社会负担轻的优势,反而跑得快了一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显然,靠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维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针只能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政府转变职能和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步伐,减轻国有企业的不合理负担,促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加速发展。

再如,认为“私营企业主靠不正当手段致富,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

不可否认,私营企业主具有剥削的一面,而且,确有一些人靠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与工薪收入者贫富悬殊。但是,社会主义中的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中的私营经济在规模、范围、制约条件等等方面却有很大不同,它只能起到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作用,不可能也不允许起主导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导致两极分化。

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与收益同在,几分耕耘,就会有几分收获。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要靠风险投资、技术和管理的辛勤劳作而先富起来,本无可非议。况且,他们的个人消费毕竟是有限的,而他们通过纳税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据北京市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显示,我市有56.7%的私营企业赞助过社会公益事业,最高赞助额达上百万元。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由十位全国著名民营企业家倡导“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光彩事业计划,已得到广大私营企业家的响应。我市数百名私营企业家积极投身这一事业,在推进我市“四四扶贫攻坚计划”与山区人民同发展、共富裕,为北京市提前三年奔小康做贡献的光彩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类似的偏颇认识还有不少。归根结底就是小平同志讲的:“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明确指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并依法加强管理”。如何加强管理,中央也多次强调,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在他们中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爱国、敬业、守法的积极分子队伍。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利国利民,理应在鼓励和支持其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导向和法制建设来加强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保证其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这似乎应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和处理私营经济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当前,一系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政策、法规正在陆续出台,私营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抓住机遇,促进北京私营经济较快发展,需要将积极促进与依法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1、加强领导。一方面,各级领导要继续转变观念,像重视引进外资那样,下大力气引导、推动私营经济的发展,把加快私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北京提前三年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市和区县政府应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师,计委牵头,有工商联和工商、税务、劳动、公安、物价、卫生、文化、城建、规划、环保、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私营经济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及各区县私营经济的领导、规划、管理和协调,从而既可增强对私营企业的管理力度,又可使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时有渠道反映,有部门帮助解决。只有积极支持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走社会化大生产之路,才有助于开阔其眼界,克服在私有者中易于滋生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私营企业既要正确认识前进中有困难、误解的客观现象,又要主动遵纪守法,争取社会的支持与认同。

2、纳入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私营经济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私营企业在信贷、用地、产品销售和质量鉴定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所占比例,可以也应该允许有所不同。如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应学习、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把扶持本地区私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3、引导服务。服务是最好的管理。第一,北京私营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积聚了一批资金、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上规模、上水平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政府扶一把。建议政府有重点地树立和扶持一批有代表性、能在全国叫得响的私营企业典型,影响和带动全市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第二,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强化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入手,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逐步形成“内行管行内”的私营企业管理格局。第三,发挥北京在科研、信息、培训、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为私营企业发展提供咨询、交流、评议、仲裁、审计、鉴定、监测等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可通过推动不同经济成份的联营合作,在盘活处于沉淀状态的国有资产的同时,解决私营企业上规模时在场地、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实现优势互补。

私营经济确实是一个敏感而又令人困惑的话题,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困惑会逐渐消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偏颇的认识被客观公正的看法取代,当严格依法管理消除了混乱无序,北京私营经济必定会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标签:;  ;  ;  ;  

两岸的大潮涨起来了,河面越来越宽了,帆也悬得很高对北京民营经济的观察与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