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建立要点及应用初探——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浚前和浚后测量为例论文_陈新生

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建立要点及应用初探——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浚前和浚后测量为例论文_陈新生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3

摘要:本文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为例,阐述了清淤工程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建立要点,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取得的良好效果,对于类似项目联合测量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茅洲河流域 水环境综合治理 清淤工程 联合测量工作机制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第10.4.3条规定:“疏浚工程泥方量的结算,应按疏浚前后水深测量资料计算实挖方量。”在疏浚工程施工前,应通过浚前测量形成浚前图,反应疏浚区域底泥原始高程;疏浚工程完成后,还应通过浚后测量形成浚后图。浚后图不仅作为评定疏浚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也作为疏浚工程计量的依据。因此,浚前和浚后测量既是清淤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更是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环节,测量成果文件能否如实反映现场实际决定了清淤工程项目管理的成败。通常而言,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开展浚前和浚后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和工程参建各方联合测量两种方法进行,该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存在的风险也各不相同。

由我司实施监理的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采用的是浚前和浚后工程参建各方联合测量方法,经建设单位授权委托,联合测量工作由我项目监理部牵头组织实施。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如何建立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有效监督、扎实严谨的联测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的规避监理机构和所有参与联合测量的相关参建单位可能面临的风险,维护建设单位权益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

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为解决茅洲河流域内水体污染严重、水体黑臭,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而兴建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国家环保部和广东省人大重点关注和督办的重点项目,也是国家水环境治理的标志性重点项目。该项目共包括46个子项工程,分为管网工程、排涝工程、河流治理工程、水质改善工程、补水配水工程、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6大类。该项目总投资152亿元,于2016年1月31日正式开工。

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为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投资规模较大、工程量最大、涉及范围最广且最重要的一个子项工程。该子项工程估算投资额12.15亿元,合同工期为2年,于2017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该子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淤和底泥处置两个部分,其中清淤部分主要对茅洲河干流(河口~洋涌河水闸段)13.98km河道以及沙井河4.87km河道进行清淤,根据该子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两条河道清淤总量约为370万方。

2、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建立要点

2.1 制定联测工作方案及召开联测协调会议

为促进联合测量工作顺利开展,项目监理部制定了联测工作方案,并在正式实施联合测量之前组织工程参建各方召开协调会议,介绍工作方案相关内容,就成立联合测量小组、明确测量要技术要求、测量设备及相关测量辅助设施提供、施测方法及计划、练测工作纪律、数据保存及传递、数据处理及成果报告整理等工作进行部署和强调,并形成会议纪要分发各方,使得联测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2.2 成立联合测量小组及人员授权

工程参建建设、项目管理、监理、勘测、设计、EPC总承包及子项施工单位各至少安排一名代表组成联合测量工作小组。项目监理部安排了测量工程师和现场监理各一名,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技术相关工作,现场监理负责签到、拍照、测量过程通报、监督现场拷贝数据及把当天数据上传微信工作和发送各方邮箱等相关工作。

为明确各方责任人,要求各参建单位对派驻现场参与联测工作的人员在微信工作群进行公开授权,并提供联系邮箱。联测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写入联合测量工作方案。

2.3 测量设备及相关辅助设施

测量设备由监理单位负责提供,同时提供由具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出具的有效的标定证书,测量船只及救生衣等相关辅助设施由子项施工单位负责提供。

2.4 测量过程

2.4.1 控制点检校测量

(1)联合测量采用勘测单位交付的若干个测量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该控制点属于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交桩范围内的测量控制点,工程开工之初各参建单位单位已复核确认。

(2)为进一步检查测量控制点质量,在联合测量工作正式开展之前,我方组织参建各方代表共同对上述拟用测量基准点采用测量系统的RTK功能进行检校测量并确认,各控制点满足联测精度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 河道底泥高程测量

(1)鉴于茅洲河和沙井河均属于感潮河流,在联合测量实施过程中,我项目监理部密切关注中国海事服务网(网址:http://ocean.cnss.com.cn/)舢板洲潮汐图,根据潮水涨落情况提前一天发布联合测量通知,确定集合时间和地点,同时提醒联测小组成员做好相关联测准备工作。联测小组成员集合后,先进行签到及集体合影,然后开始联测工作。

(2)采用RTK系统和测深仪进行整个工程的水深测量及数据采集工作。

(3)为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在每日测量工作开始前,联合测量小组使用陆上控制点对RTK及测深仪进行检校,经各方确认无误后方开始联合测量作业。每日测量工作完成后,再次进行控制点回测检验,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4)联合测量工作开始之后,机动船沿规划测线行驶,测量设备自动测量并记录数据,联合测量小组成员实时检查测量过程及数据记录情况,并进行拍照记录,照片发至微信工作群内,以便工程参建各方能实时了解测量动态及进展情况。

2.5 数据存储、传递及处理

(1)为确保联测数据真实有效,同时确保工程参建各方能留存第一手原始数据,每日联测工作一结束,我方监理代表便督促联合测量小组成员便在现场将原始数据拷贝至各自携带的U盘。

(2)我方监理代表每日还以电子邮件形式将原始数据发送至参建各方指定的工作邮箱内,同时将原始数据上传至微信工作群内,供其他相关人员下载查阅。

(3)由我方测量工程师负责使用与测量仪器配套的水深数据处理软件对联合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转换成成图使用的数据格式,相关数据上传至微信工作群内,供其他相关人员下载、存储并进行复核。

2.6 联测成果报告整理及确认

(1)联测工作完成后,由我项目监理机构负责将联测过程记录和测量成果整理成联测成果报告,报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包括联合测量技术说明、联合测量协调会议纪要、联合测量技术要求、联测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测量仪器及检定证书照片、联测工作开展全过程照片、联合测量签到表、联合测量工作方案、监理机构关于征求测量成果的函及各单位复函等内容,下篇为联测原始数据、高程点图和断面图。

(2)联测成果报告形成后,我项目监理部以红头文件形式将其作为附件发送至各参建单位征求意见,要求各单位有无意见均需进行书面回复。我方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联测成果报告进行修订。征求意见的函及各单位复函也将编入联测成果报告,然后正式形成定稿交付印刷装订成册。

(3)装订成册后,我方再次要求各参建单位在联测成果报告第二页会签表中指定位置进行签章确认,签认完成后各执一份。

3、联合测量工作机制的应用及效果

该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已成功应用于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浚前测量,通过对沙井河、茅洲河干流(送洋涌大闸~白泥坑段)、茅洲河深莞界河段等多次实践证明,该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1)节约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控制效果

以沙井河为例,根据该子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沙井河清淤工程量约为90万方,而根据联测成果报告显示,沙井河清淤工程量约为67万方,两者差值达23万方,节约投资约5000万元。

(2)通过系列组合型措施保证了联测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我方在联测方案中提出的系列组合型措施,确保了联测作业、数据拷贝和成果确认等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工程参建各方共同见证与互相监督、联测过程适时通报、原始数据现场拷贝等手段有力地保障了测量数据的真实性,扎实严谨的联测成果文件全面真实地记录了联测过程,在联测成果报告征求各方意见时,均未收到任何异议,甚至有相关单位表示“这份文件闭着眼睛都敢签字”。

(3)通过系列组合型措施最大限度规避工程参建各方可能存在的工程计量风险

由于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计量均通过测量来完成,而测量工作本身又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如果缺乏强有力地监督和保障措施,难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即清淤疏浚工程的最大风险就在于此。通过系列组合型措施,杜绝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不仅有利于规范联测工作实施,也能最大限度规避工程参建各方可能存在的工程计量风险。

4、结语

通过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多次浚前联合测量实践,切身体会到联合测量工作成败的关键九在于能否建立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有效监督、扎实严谨的联测工作机制,通过系列组合型措施来保障联测数据如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论文作者:陈新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联合测量工作机制建立要点及应用初探——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浚前和浚后测量为例论文_陈新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