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背景下短棍教学研究论文

武术段位制背景下短棍教学研究论文

武术段位制背景下短棍教学研究

贺明明1,刘博文2

(牡丹江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 要】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在当前倡导现代化、文化大繁荣的情况下,武术段位制的实行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段位制可以让武术文化走上现代化的历程,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竞技精神,对于武术现代化的考验具有试金石的效果。文章以短棍为例,对当前中国学校的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论述,认为当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提出教学模式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短棍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行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对中外文化交流也有推动作用。武术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还可以丰富文化建设的现代价值。我国由于武术段位制实行时间很短,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大多文献资料都围绕制度进行理论阐发,很少对实践当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整理研究,尤其对短棍这样一种“兵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拟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文件,标志着中国开始对武术段位制进行初次实验,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通过文件的实行,传统“套段”转为“考段”,更加规范合理,并且具有推广的价值,经过十多年的试验,2008年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修订《中国武术段位制》,使之从试行步入正式推广。

Pei,W.(2000:29-31,87,179-181)also suggests six functions of context,that is,demonstrative function;extensive function;acceptive and rejective function;restrictive function;absolute function;interpretive function.

二、现状分析

2009年6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教育部牵头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课题进行了开题。作为选修课和体育课的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它的推行与开展并不顺利,尤其是短棍等武术项目更是不被重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而且缺乏合理的教材,许多学生对于短棍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的阶段。甚至出现了好多学生只是当成了一种娱乐,没有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认识,更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学习的动机。当前我国不同部门对于短棍教学项目的理解和认知没有达到统一,这对管理和发展带来了阻碍,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短棍教学项目的发展。短棍教学项目有着特殊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及其相应对策。

三、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发挥出短棍的内涵。短棍属于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它和其他国家的棍类技术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中国的短棍更加强调实战性。但是目前的教学内容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学生普遍认为短棍和双截棍等其他硬兵器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说教学内容有明显的不足,值得重视。

(三)观念认识不足。在短棍段位制推广阶段,我们发现普遍存在观念认识不足的现象。目前,这种认识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领导认识不足,许多学校领导认为现阶段推广武术尤其是短棍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对短棍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最后,学生也不太重视短棍,他们更喜爱流行化的跆拳道等项目。总的来看,在短棍武术段位制的实行上面,存在着较大争议,还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和态度。

综上所述,水表是给水系统中的重要计量工具,计量准确度关系到企业和用户的合法利益。分析可知,影响水表计量准确度的因素,主要是水表质量、日常管理、供水水质、人为操作。在水表安装期间,闸门开启、倾斜程度、管道缩颈,均会影响水表正常运行。对此,应该合理选型、规范安装,加强使用管理,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水表可靠运行,提高计量准确度。

(二)教学目标不符合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战略。短棍作为中国传统兵器之一,它属于武术文化的展示成果的重要角色,在当今倡导文化大繁荣的局面下,要让教学目标符合这个发展战略,除了要发挥出其内涵,还要有科学的战略方针作为指导,真正解决如何教、怎么教的前提下,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短棍,要把这个内涵和文化大繁荣战略真正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短棍的文化价值所在。

四、结论与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联络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发挥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意义,让学生通过武术段位制教学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既要熟悉那些常规的短棍知识和技能,又必须展现出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还要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蓝图,为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传播民族文化做好准备。现阶段短棍教学项目己经逐步被大众所认可,但是对于青少年的认知度不容乐观。对于短棍教学项目的未来发展而言,青少年对其的认可度尤其关键,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认知和认可度,青少年的培养就很难算得上成功。所以,在教学大纲设计中要考虑到青少年的认可度。

(二)加强师资培训能力建设。要更好地推广学校武术段位制课程,就要有相应的高水平的武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由当地教育部门组织进行武术段位制的相关培训,要严格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指导方案,统一教学课时、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内容,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比赛,鼓励和监督教师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自学武术,加快学校武术段位制师资体系建设的步伐。

在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之下,个体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当升学、就业等一场场非此即彼的角逐来临之时,昔日同窗将会成为强劲对手。 面对这样的情景,大学生群体极易产生不当竞争心理和行为,不但会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还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威胁,继而破坏集体凝聚力,集体和集体主义原则就这样“被消解在竞争的酸浴中。”[10]38

综上所述,短棍段位制教学从最初的感性发展,变得越来越科学成熟,这是市场磨练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

[2]吴尚.武术段位制纳入高校的改革对策[J].搏击·武术科学 ,2008.5(9).

中图分类号: G85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09-0216-01

作者简介: 贺明明(1986.6-),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刘博文(1995.3-),男,汉族,黑龙江省五常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武术。

标签:;  ;  ;  ;  

武术段位制背景下短棍教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