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论文_1周明波,2郭颖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论文_1周明波,2郭颖

1哈尔滨普瑞眼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特色专业二科,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抽样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基于患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视力和眼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占56.25%;有效11例,占34.38%;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10例,占31.25%;有效14例,占43.75%;无效8例,占25%;总有效率75%,P<0.05。治疗后察组眼压为(19.2±2.8)mmHg,视力为(0.9±0.2);对照组眼压为(26.3±2.5)mmHg,视力为(0.5±0.1),P<0.05。结论: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激光虹膜切除术;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患者前房角阻滞及防水排除障碍出现的疾病,该病多在老年人群,其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降低[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角膜发生水肿、巩膜粘连、眼压升高等症状。患者经临床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眼部其他疾病患者、手术耐受度差患者。对患者随机抽样分组,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1~68岁之间,平均(59.7±3.7)岁;病程7~28d,平均(15.8±4.1)d;其中青光眼前期19例、间歇期7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3~67岁之间,平均(59.2±3.5)岁;病程8~26d,平均(15.4±4.3)d;其中青光眼前期18例、间歇期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毛果芸香碱和甘露醇治疗,给予患者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眼,每次2~3滴,每间隔4h滴入一次;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甘露醇,每次250ml,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麻醉,应用德国蔡司YAG激光仪对患者治疗,对患者进行激光爆破造孔。位置选择患眼9点位~3点位间骤变部虹膜薄弱处,切口直径在1~2mm。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情况及眼压情况。②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术后患者眼部不适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眼压达到正常水平;有效:术后患者眼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有改善,视力有所恢复,眼压有所降低,但仍然存在不适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效:术后患者眼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视力未改善,眼压未降低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8例,占56.25%;有效11例,占34.38%;无效3例,占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10例,占31.25%;有效14例,占43.75%;无效8例,占25%;总有效率75%;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视力和眼压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眼压为(42.7±4.1)mmHg,视力为(0.4±0.1);对照组眼压为(42.5±4.4)mmHg,视力为(0.3±0.1);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察组眼压为(19.2±2.8)mmHg,视力为(0.9±0.2);对照组眼压为(26.3±2.5)mmHg,视力为(0.5±0.1);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疾病,为一种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对患者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原发性闭合性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房结构较为相似,临床检查应用前房角镜检查法和眼压检查法对其区分较为困难,易出现误诊。该病发病因素主要有瞳孔阻滞、虹膜因素和晶状体因素,但临床治疗多以接触相对性瞳孔阻滞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以往治疗中多应用药物解除阻滞,但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治疗方法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患者均想在治疗中能够快速治愈,并得到良好的恢复。激光虹膜切除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患者虹膜薄弱处进行造孔[2],将前房角打开,减少阻滞效果,解除排水障碍;使患者前后房压力得到平衡[3],促进生理性房水排除,从而达到效果。另外,激光疗法主要分为氩离子激光和YAG激光,虽然氩离子激光术中出血量少,但患者术后存在的并发症较多,同时远期效果不够理想;而YAG激光虽然相比氩离子激光出血量多,但随着人员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出血量得到有效减少,同时该激光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得到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眼压、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体现出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更佳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柄东,唐敏.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54-57.

[2]边俊杰,戴惟葭,刘大川.应用 OCT 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J].国际眼科杂志,2015,(12):2107-2109.

[3]苏玉英,王晶晶,夏智渝,刘航航.激光虹膜切除术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10):186-187.

论文作者:1周明波,2郭颖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应用论文_1周明波,2郭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