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小样儿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陈红

楚雄州妇幼保健院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 对应用综合治疗方案对足月小样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出生的足月小样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5例。采用常规对症疗法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治疗方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治疗方案对足月小样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综合治疗方案;足月小样儿;效果

足月小样儿指的是胎龄在37周以上,出生时候的体质量水平不足2500g的新生儿,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的最终结果[1]。本次研究对足月小样儿应用综合治疗方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就出生的足月小样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性新生儿36例,女性新生儿29例;新生儿日龄1-6天,平均日龄(2.1±0.5)天;新生儿胎龄37-43周,平均胎龄(40.4±0.7)周;新生儿体质量1786-2453g,平均体质量(2218.64±24.51)g;治疗组中男性新生儿34例,女性新生儿31例;新生儿日龄1-5天,平均日龄(2.0±0.4)天;新生儿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40.3±0.8)周;新生儿体质量1759-2442g,平均体质量(2216.97±25.13)g。两组上述四项自然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对症疗法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治疗方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具体措施包括:① 复苏人员及相关器械的准备:双胎妊娠、母亲患妊高症、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表现混浊、脐带绕颈或胎盘存在异常的几种情况应该常规实施剖宫产,产前应该做好全面的复苏准备,在患儿出生之后即可以给予吸净鼻腔、口咽部直至下气道的分泌物,以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② 新生儿保暖:新生儿出生时就将其置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断脐带处理之后采用热毛毯对其进行包裹然后送入新生儿科,入院之后把患儿置于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上并盖塑料薄膜。③ 喂养及营养:为产妇提倡早期喂养相关知识,并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喂养,以防止出现低血糖症状,保证做够的液体摄入量及热卡的供给。当经口途径不能够完全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的时候,应该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适当的葡萄糖。注意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该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浓度为20%左右的葡萄糖液,以保证血糖水平正常。④ 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相关制度,尽量减少他人与患儿之间的接触,对侵袭性操作进行控制,每次对患儿进行检查及进行相关操作之间均应该认真洗手,对各种监护治疗仪器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小样儿由于存在先天营养不良的问题,机体的免疫能力低下,在入院后应该常规使用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以使其机体的免疫力水平提高。明确患有感染疾病的患儿,应该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类药物。⑤ 预防出现胆红素脑病:足月小样儿由于宫内慢性缺氧导致其血脑屏障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对于病理性黄疸疾病应该实施光疗退黄、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及白蛋白等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和发展。⑥ 消化道出血:保证禁食、补液、全静脉营养、止血治疗。⑦ 脑损伤治疗:静脉输注维生素K1,防颅内出血。实施头B超、头颅CT检查。对并发颅内出血疾病的患者应该加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实施止血治疗,同时患儿保持头高位,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及搬动。大脑低密度改变、CT值水平低的患儿应该应用胞磷胆碱钠、脑蛋白水解物等进行治疗,以使脑细胞代谢功能得到改善。⑧ 其他并发症:对低锌低钙患儿给予口服液补锌、补钙;心肌损害患儿给予果糖对心肌实施营养治疗[2]。

1.3 观察指标

选择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无效:新生儿体质量水平仍然存在明显异常,机体发育受到不良影响,或出现并发症;有效:新生儿体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但仍没有达到标准,机体发育略受到影响,没有出现并发症;临床治愈:新生儿体质量水平完全恢复正常,机体发育正常,没有任何并发症出现[3]。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处理,当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详见表1。

3 讨论

足月小样儿由于生长发育的速度迟缓,存在先天营养不良现象,可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对新生的生命造成威胁,在存活者中有一部分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等后遗症。从优生学角度而言,为了有效防止足月小样儿的出现,应该在妇女的孕期就开始加强相关方面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指导,对产前检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能够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发现相关产科高危因素之后,应该及时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并采用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在分娩的过程中才发现新生儿出现不良表现。分娩的时候应该保证进行恰当的处理,新生儿出生之后对其进行恰当的治疗,并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使足月小样儿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并使该类患儿的临床病死率及其致残率明显降低,对新生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

参考文献:

[1]杨弘伟,印学蕾.早产儿转运方式探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2(12):199-200。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7-118.

[3]黄原理.150例足月小样儿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10(14):368-369.

[4]韩玉昆,傅文芳,许植芝.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173-174..

论文作者: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足月小样儿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