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与政府政策选择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与政府政策选择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论产业结构优化和政府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优化论文,政策论文,产业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社会供求在总量上平衡,而且要做到二者在结构上平衡。如果说总量是从动态上考察量化关系,结构则是从动态上考察质化关系,离开合理、均衡的结构,总量分析则是没有支撑点的。为此,为了保证供求结构的平衡,必须在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重点调整供给结构,因而产业结构优化在这里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结构变革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新的成长阶段,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和政策取向是结构的优化;从世界范围讲,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结构性大调整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成为各国经济竞相发展的核心,各国都把注意力从促进总量增长转向产业结构优化上。本文为适应这种要求,探讨产业结构的优化及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实现其优化。

一、产业结机合理化内涵及其判断标准

理论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必要性的认识是共识的,但对合理化内涵的理解却不尽一致,许多著述的表述核心大致都是各产业部门之间要协调,至于协调的实证分析却很少涉及,又由于对涵义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对策意见和政策选择,因而研究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首先应把握其准确的内涵。在阐述我们的理解之前,首先剖析一下理论界的一些主要见解。

常见的也是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主要看各产业间比例的平衡,即各产业部门间平衡、协调发展。这种观点的着力点是把合理与否放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上。

第二种理解是看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对应程度,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是否协调适应。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意味着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偏离。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产业结构合理要符合产业结构一般变动规律的国际标准结构。所谓国际标准结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由“世界发展模型”计算出来的反映人均国民收入在100-1000美元发展区段经济变化规律的一个图表,钱纳里将其称为世界发展模式的“标准结构”表,主要结论是:需求和生产结构的改变在人均收入300美元时已初见端倪,超过人均收入300美元这一临界点后,产业结构变化最快、最大,总的结构变化值75%-80%发生在人均300-1000美元之间这个区段。对照这个表可以大致看出人均多少美元时,产业结构处在什么阶段上,各产业部门在其总构成中应占多大的比重,由此确定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

上述各种见解都有其科学的成分,但也各有其不足。第一种见解仅从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分析,是一种传统分析比例关系质的观点,它能够从静态上看出各产业部门的相对地位、各自的比例。但是它缺乏衡量这相对地位及各自所占比例合理与否的标准尺度,没有尺度很难说其地位和比例合理与否,即缺少参照系。第二种观点把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放到供求平衡中来研究,不再停留在以往纯粹结构本身比例关系的分析,而是从供求平衡、从供求偏差协调角度分析,应当承认这是研究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深化。但是这种分析必须明确或必须设定这样的前提,需求结构变动必须是正常的,即真正反映经济的实际状况,并且是有效的需求,要排除需求结构的扭曲和虚假状况,因为需求结构是扭曲和虚假的,供给结构无法也不应该适应。套用国际标准结构来检验其本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因为这个标准结构是以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回归而得出的发展模型的复合表,确实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既然是一般规律,它就可以作为检测各国产业结构变动合理与否及其处在一个什么阶段的参照系,有助于发现本国产业结构存在的偏差。但是,这仅是一个一般的参照系,只能供我们判断本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大致的框架和参考。因为各国的情况差异太大,资源秉赋程度、需求习惯、发展经济的战略和政策、民族文化差异等都要影响到收入水平和供给结构水平,因而会造成与“标准结构”的偏差,甚至会偏差较大,出现这种偏差未必反映本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是结构外的其它因素所致。

吸取各家所长,进一步深化分析,我们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结构效益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下面我们从对合理化内涵的方法论理解上、在合理化的具体要求上和合理化的具体量化分析上进一步展示我们的理解和分析。

从方法论上讲,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为此,在理解上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将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具体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另外,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实现供求的均衡,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可能理解为绝对的均衡和完全的协调,只能是对这种均衡和协调的趋近。

从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标准讲,合理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一,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生产资源,使其在各个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资源配置不当,就会造成一部门资源闲置,一些部门却又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使产业结构达不到满足的状态。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克服这种状态,使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特别应注意建立有利于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这样才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

第二,要和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以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均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其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总是在发展、在变化,而供给结构又往往不能及时地完全适应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为此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的办法来促使二者的均衡,也就是说,当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以及由此派生的需求一旦确立,产业结构就必须与之相适应。如果一个时期的产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势必将造成国民经济的失衡。

第三,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生产上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这就是说,社会总产出的构成除了要与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相适应外,还要求这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即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分,依据它们之间在生产供应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相互适应、相互服务、相互促进和相互弥补,实现协调发展的体系。

第四,要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作用程度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的成长化过程。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安排必须考虑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为取得长远的宏观经济效益,也有必要使产业结构逐步从低层次技术向高层次技术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从合理化的具体量化来看。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产业组成,以及它们之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中既有各产业部门之间质的联系,又有其数量关系,所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中的均衡与协调不仅是一般的质的关系,而且要有具体的量化和衡量量化的程度指标。具体讲,产业结构合理化要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的结构整体效应、结构联系效应和结构经济效益上。

首先,产业结构合理,结构整体效应就高。产业结构作为各产业部门按一定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会呈现出各个单个产业简单相加所没有的整体效应,这是由产业的结构内涵和结构素质产生的,也是产业结构的内在属性。由各产业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整体效应,可能是高的,也可能是低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整体效应低是由结构中的内耗和消极因素所致,诸如产业间联结方式不当、比例关系不协调,产业间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等都会影响到整体效应的下降。因此,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标志并反映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

其次,产业结构合理,结构联系效应就高。联系效应亦称“关联效应”或“连带效应”,是指某一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和影响。例如有A、B、C三个产业部门,当B产业扩张时,一方面诱发把B产业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的C产业的扩张;另一方面又诱发向B产业提供中间产品的A产业的扩张。这可分别称为前后联系效应,反映联系效应高低的指标叫联系系数。前项联系系数指一个产业向其它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占该产业需求的比重。后项联系系数指一个产业所使用的由其它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与该产业产出的比重。两者均可根据投入产出表编制计算出来。在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联系系数是不一样的,如果某一产业的前后联系系数都比较大则表明该产业与其它产业联系密切,具有较大的带动力和感应力,优先发展这些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再次,产业结构合理,结构效益就高。产业结构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自身的变化对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产生影响。所谓结构效益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反映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概念。不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整体效益,因而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要求。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上述辩证关系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就通过结构效益来实现。结构效益高的产业结构能使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考察结构效益时,不能脱离初始结构的状况,也不能单纯观察结构变化后获得的经济效益,而要通过不同产业结构比较研究寻找合理的或最佳的结构。一般来说,结构效益大(小)首先表现为资源消耗的节约(浪费)或经济效益的增加(减少)上。因此,结构效益一般用资源消耗或经济成果在考察期的变动额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衡量。

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内涵及其演进趋势

前面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这是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前提。产业结构高度化必须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合理化和高度化互相渗透、交互作用,从而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所谓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平向高度水平的发展过程,实质是随着科技发展、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向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高集约化演进,从而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总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而言,因而高度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

从高度化的基本含义看,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绝对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②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③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④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尽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也不是在产业结构演进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存在的。高度化的基本内容表明,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只有当其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达到较高阶段,基础设施较完善,原材料工业较发达,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趋势或规律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次上:

1.第一个层次,即从国民经济宏观层次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看,由第一次产业(农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工业)、第三次产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三次产业重点依次转移。伴随着这一过程,从要素密集程度看,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从现实经济运动看:无论纵向比较某一个国家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还是横向比较世界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产业结构差异,都可以看出上述演变过程(见表1和表2)。

表1 美国GDP的分布(%)

年代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39 44.5

24.2 31.3

1889——1899 25.8

37.7 36.5

1919——1929 11.2

41.3 47.5

1953 4.3

45.3 50.4

1984232

66

资料来源:(美)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

表2 1984年不同类型国家的GDP分布

类型 人均GDP农业工业服务业

低收入国家260 36% 35% 29%

印度 260 35% 27% 18%

中国 310 36% 44% 20%

中等收入国家 1250 14% 37% 49%

上中等收入国家1950 10% 39% 51%

市场经济工业国

11430 3% 35% 62%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经济发展报告》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国的三次产业结构都有一个由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再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过程。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国家,大都是传统的农业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分布中,都以农业为主。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部门创造的价值和吸收的劳动力迅速增加,而农业则几乎是同比例下降,服务业的变动幅度相对农业和工业来说要小得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化过程。当工业化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之后,服务业开始加速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和劳动力比重逐渐超过工业,达到50%以上,同时工业比重相应下降,农业比重仍保持在一个低水平上,这可以说是一个服务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这种演变趋势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现实和趋势早就引起了经济学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从占有大量统计资料出发,从经济现实上升为理论分析,从而揭示和概述了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Colin Clank)在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关于农业、工业、商业比较收益理论基础上,于1940年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世界20多个国家产业结构变化进行考察,通过对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的就业动向所发生的规律性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社会朝着更经济的方向进步的结果是,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也趋于下降。”在经济学说史上,这一结论被称为“配弟——克拉克定理”。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新的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三次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及其变化,1957年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即占全部劳动力的比例)和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即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致是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明显上升的,而国民收入相对比例与劳动力相对比重的上升是不同步的,略有上升或大致不变。

2.第二层次,即以第二产业内部变化为主。从经济发展现实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中心;第二阶段是“重化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中心发展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电力、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开始起主导作用,工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第三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产业结构转移到以机械电子工业等加工工业为中心;第四阶段是“技术知识集约化”阶段,产业结构在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技术知识集约化的趋势,新兴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开始取代传统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上述经济现实和演变趋势反映在理论上,主要是霍夫曼定理和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理论。法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根据统计资料得出,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工业趋势,即重化工业比重在轻重工业结构中不断增高的过程,这实质上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过程的一种表现。这一过程的发展可用“霍夫曼系数”来表示: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系数在工业化过程不断降低表明: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化趋势,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的表现。

日本经济学家佐贯利雄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工业结构)重化工业化的同时,还有另一种相伴随的变化,即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高加工度化一方面意味着加工组装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意味着工业产品加工深度的不断深化,这是工业化进程到一定阶段,伴随重化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客观趋势。

三、近中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和政府政策选择

我国产业结构经过80年代调整与发展,90年代国民经济步入结构变革和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新的成长阶段,因此结构调整和优化无疑是新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和产业发展政策的选择。

1.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影响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要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要分析有哪些因素影响产业结构,这样在优化目标和对策影响上才有针对性。下面主要对影响近中期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①技术变动因素。预计近中期技术的发展将继续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为中心,许多高新技术将进入产业化阶段,这将对产业结构发生重要影响。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总产品中及在商品出口总额中占主要比例的状况要发生变化,高技术产品在产品总额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将上升,这必将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

②需求变动因素。需求因素是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直接原因,某一产业的扩张与缩小一般都是由最终需求所拉动的。首先,90年代对第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们的需求随着人均GNP的提高,逐步由生活必需品向发展和享受消费品拓展,因而对耐用消费品、科学、文化、教育、旅游、医疗保健等需求会有明显增加。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其次,住房、小汽车有可能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经过80年代的家用电器热,以及近年来开始向空调、室内装修发展,居民的消费需求将向新的热点转移。为此,建筑业、汽车工业等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再次,近中期需求变动的另一趋势是投资品需求会明显增加。国际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发展中国家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经济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投资品需求会显著上升,具体讲钢材、水泥、机械等第二产业中的一些重化工业将会大幅度发展。

③劳动力资源因素。在一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步完成,并没有太多的障碍,但对人口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的中国来说,则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城市就业状况基本饱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力有限,这一因素制约着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内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中国产业结构尽管经过80年代的调整,但结构失衡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农业落后,基础产业薄弱,服务业滞后,加工工业片面发展,呈虚高度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技术装备程度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低,彼此之间关联度低等,所有这些目前存在的不合理因素都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或进一步的高度化。

2.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和政府政策选择。根据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中国近中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应是:

①协调三次产业关系,实现三次产业结机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这就必须加强农业的发展,提高其基础地位,降低其在全部产业中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比;同时加速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其超速发展,提高其在全部产业中产值结构比和就业结构比,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和关联度。

②实现第二产业内部的均衡发展,完成重化工业化和进一步高加工度化。第二产业内部关系主要是轻、重工业和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要进一步发展重化工业,切实完成重化工业化,在轻重工业比例上要提高重化工业比例。在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同时,突出发展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加工工业。通过对第二产业的调整,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使我国产业结构到本世纪末步入再度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阶段。

③调整产业技术结构,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要加速传统部门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并存,并逐步加大后两者比重。

要实现上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政府需要有系列政策措施和体制改革保证,下面仅分析主要的政策选择。

第一,强化基础产业发展是近中期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基础产业严重落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要加强基础产业发展,解除“瓶颈”制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强?首先是要扩大对基础产业的建设投资。要消除那种一概认为扩大投资必然会造成总量失衡的见解。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只要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保证经济扩张是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进行,那么这种扩张并不可怕,关键是优化投资结构。投资资金的来源除了国家资金外,应积极动员预算外资金和民间资金。其次,国家的产业政策要切实向基础产业倾斜,使其真正起到对其它政策的导向作用,共同把强化基础产业发展作为基本政策取向。再次,可进一步上调基础产业产品价格。在加强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加工工业的控制和调整。

第二,转换结构调节机制,建立优化产业结构的新机制。以往产业结构失衡,主要通过计划和行政手段压上线、增短线,其后果只能短期见效,却隐患着进一步失衡的因素,所以中国的经济过去总是在一种周期结构失衡和经济波动中紧运行。要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结构调整的不良循环,必须要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新思路,这就是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机制,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逐渐走向市场化,而不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从而使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内在的机理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同时相应进行投资、金融、价格、企业等体制改革。

第三,深化企业改革,为产业结构优化建造微观基础。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微观基础是否能作出积极的反映。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方面,即政府的政府和政府的干预程度,而忽视微观——企业方面。如果企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不能作出相应配合和接受,任何调整最终都将是无效的。在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应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生产经营上有完全的自主权,在经营方向的选择上有灵活性和弹性,能够较快地和较为顺利地根据市场信号实现资源的配置与转换,同时能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兼并、破产,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为此,必须建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四,采取加速结构转换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发展战略上有两种政策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是实行结构缓慢转换政策,即按照产业结构演进的典型过程,任其自然循环渐进,逐步推进。当前,重点继续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这适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也能够带来经济暂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从长远看,产业结构只能沿着现行趋势缓慢演进,整个经济难以起飞和高速增长。另一种选择就是加速结构转换的政策,主动引入创新,加速结构转换,尽量获得与新技术相关的新的生产函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部门转移,使主导产业高速增长,争取动态比较优势。当前,产业发展重点是在重化工业化基础上,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可通过产业政策,扶持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高技术机械制造业等机电一体化的产业群,使其成为主导产业,由于这些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可以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并使其产品尽量出口,是后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赶超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标签:;  ;  ;  ;  ;  ;  ;  

产业结构优化与政府政策选择_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