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邳州 221300)
【摘要】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把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病例数各为18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较短,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关键词】 脑出血;血肿;高血压;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23-02
【Abstract】Purpose Patients with ultra early small bone window of minimally invasive debridement for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effect on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o the hospital in March 2013 and 2015 February were 36 cases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divided for number of cases each for 18 case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take the ultra early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brain hemorrhage clearing therapy,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rve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reatment effect. Result Th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ultra early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brain hemorrhage clearing therapy,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is high,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re relatively short,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在脑外科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急症,多发生于50~70岁,其中男性稍多,多发于春冬季,高血压疾病容易使脑底小动脉出现病理性变化,多表现为小动脉管壁出现玻璃样变性、纤维样变性、坏死、局灶性出血或者坏死等,使血管壁强度减弱,引起局限性扩张,继而形成为微小动脉瘤,同时多伴有脑血肿与颅内高压,易使脑组织受到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脑疝,影响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颅脑小骨窗清除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也得到认可。本次研究笔者就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对象来自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满足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所制定的关于脑出血诊断标准[3],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所有患者均存在高血压病史,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把36例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分别为18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为52.43±3.32岁,出血位置:丘脑5例,基底节4例,脑叶7例,2例小脑;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在50~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1±3.36岁,出血位置:脑叶8例,丘脑6例,基底节3例,小脑1例。两组患者在出血位置、平均年龄和男女比例构成等方面比较所存差异不明显,即P>0.05,可比性好。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全身麻醉,结合脑部CT检查结果明确开颅位置。在手术过程中事先切开头皮,接着实施开骨窗,移除骨瓣,逐层切开一直到血肿暴露,清除血肿,术毕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研究组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全身麻醉,结合脑部CT血肿检查情况明确开口位置,和血肿中心离得越近越好,注意开口应避开重要组织位置和血管,明确后做好标记。于标记处做长度为4cm的切口,借助于颅骨钻将颅骨钻开,其中钻孔直径一般为3cm。做十字形切口于硬脑膜位置,探针穿刺,切开脑皮质,于直视下抽取血肿,观察患者出血情况,若出现活动性出血,及时实施电凝止血。完成血肿的清除工作后,颅内壁贴上明胶海绵以防止出血,置入引流管,而后逐层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毕均予以常规脱水、降压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组间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比较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比较检验,以结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分析,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6±0.7h,住院时间为18.9±1.5天,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1±1.4h,住院时间为30.8±1.4天,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见表1,表1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比较高,愈后后遗症较多,引发该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血压增高,一般于活动或者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发病。大部分学者认为长时间高血压能使桡动脉出现玻璃样变性,导致血管内膜下基质出现肿胀,且内膜下沉淀有脂质,于内膜和内弹力层间形成一种无结构物质,脆性增加且弹力小下降。血管壁张力缺失且伴纤维素性坏死,导致局部动脉于血压冲击下呈球状凸出或者纺锤体,即动脉瘤,当血压突然上升时,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该病症状表现以突然偏瘫、昏厥或者失语等为主,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常采取外科手术与内科治疗,外科手术包含有脑室穿刺引流、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等;内科治疗包含有高血压和颅内压的控制、卧床休息、水电解质失衡调节以及保持气道通畅性等[4-5]。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运而生且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的研究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采取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可见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中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能够及时且准确地将血肿清除,因其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因此并发症和病死率也相对较小,继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口面积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于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苟志勇,袁淼,谭华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85-86.
[2] 韩树生.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IL-2、IL-6、TNF-α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31-232,236.
[3] 许斌,田会宾,贾连海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1):120-121.
[4] 黄振林,甄云,李玉虎等.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36-37.
[5] 李学良,张江,王力伟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4):530-532.
论文作者:石祥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脑出血论文; 血肿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微创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