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战略_用友金融论文

企业融资战略_用友金融论文

企业融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融资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韩复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其融资策略主要包括融资规划和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等。其中,融资规划包括对融资方式、融资时机、融资地点的选择等。

做好融资规划

对融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规划。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包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利润留存,外部融资主要指发行股票债券和银行贷款。外部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从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直接获取资金,包括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间接融资是指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包括长短期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和BOT等。企业融资又可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其中,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留存和发行股票都属于股权融资。

对融资时机的选择

在制定融资规划时,公司决策者还要考虑融资的时机和灵活性。企业能否取得银行贷款,取决于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还贷能力,较少受外界资本市场因素的干扰,而上市时机则较易受外界资本变动的影响。由于从开始筹备到上市发行,一般需要4到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更加重了上市的不稳定性。

对融资地点的选择

企业选择在国外资本市场融资,除了可以获得所需的资金外,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也能有效地激励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相反,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达到国外资本市场更严格的要求,也必将受到国外投资者的冷遇。缺乏对国外金融制度的了解,就会增加国内企业的海外融资风险。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高额负债,必然要承受偿还的高风险。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企业所承受的风险大不一样。比如,企业采用变动利率计息的方式贷款融资时,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企业需要支付的利息额就会增大,这时企业需要承受市场利率风险。因此,企业融资时应认真分析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目前市场利率较高,而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下降走势,这时企业贷款适宜按浮动利率计息;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呈上升趋势,则适宜按固定利率计息,这样既可减少融资风险,又可降低融资成本。对各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承担的还本付息风险从小到大的顺序为:股票融资、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债券融资、银行融资。

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常常会面临财务上提高收益与降低风险之间的两难选择。那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通常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而且企业常常会在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与避免财务风险之间处于一种两难处境;企业既要尽力加大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以充分享受财务杠杆利益,又要避免由于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而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在进行融资决策与资本结构决策时,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只有当预期普通股利润增加的幅度将超过财务风险增加的幅度时,借债才是有利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影响普通股的利润,还会影响到普通股的价格。一般来说,股票的财务风险越大、它在公开市场上的吸引力就越小,其市场价格就越低。

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决策程序是:首先,当一家企业为筹措一笔资金面临几种融资方案时,企业可以分别计算出各个融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然后选择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中最低的一种。其次,被选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那种融资方案,只是诸种方案中最佳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最佳资本结构。这时,企业要观察投资者对贷出款项的要求、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等情况,根据财务判断分析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可利用一些财务分析方法,对资本结构进行更详尽地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在企业进一步的融资决策中改进其资本结构。

融资不同道 阴阳两重天

文/李双斌

用友:活用资本创神话

在很多人眼里,用友老总王文京是“知识创造财富”的实践者。仅仅十几年时间,王文京就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书生发展成身价50亿元的软件企业掌门人。他一手缔造的用友软件稳固地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袖地位。

用友公司创立于1988年,前身为个体性质的“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创业之初,只有两个人和5万元借款的启动资金,确立的主营业务是做软件,逐步办成一个真正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公司。1995年用友从组建集团公司到1999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从商品化、专业化向产业化发展的历程。

用友也曾试图寻求在香港上市,并做了不少的工作,后来选择了国内主板市场。王文京的理由是有的公司选择买壳上市,有的公司走海外上市的路子,这几个方面用友都认真研究分析过,最后选择了在国内走独立上市的模式。其原因是企业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只关注眼前利益的得与失。第一,用友的客户市场主要在国内,国内上市对业务的支持会好些,市场影响会更好。第二,从全球角度看,有影响力的国际大公司一般都选择在自己的资本市场上市,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会更有利,而用友软件一直是国内财务软件中最有影响的产品。目前,香港二板市场状况不佳,用友选择国内主板市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1年5月18日,作为中国第一家核准制新要求下发行的新股,用友软件股票的发行价、开盘价、收盘价都创下了股市开市以来的各项新记录。当日,用友的股价从开盘价76元一直飙升到100元,终盘报收于92元。数个新记录也随之宣告诞生:用友软件是首家采用核准制发行并上市的股票,发行价最高的股票,沪市股价拆细以来的第一只百元股,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最高。因王文京是个人间接持有用友软件5520万法人股,所以被媒体惊呼其身价高达50亿元。

上市后,用友从资本市场拿到的真金白银达8亿元之多。突破资金瓶颈的用友,分别在2001年到2003年间发动了业界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收购战,其中台湾汉康,深圳硕旺、通宝、华表、安易等纷纷被收至其麾下。在产品战略上,用友除了通过资本收购扩张产品线之外,更在NC上投入近亿元的研发资金。在国际化战略上,用友在2001年与瑞典IFS公司合资成立用友艾福斯,又在2002年高薪聘请具有国际背景和丰富软件公司运营管理经验的何经华为总裁。至此,一个“大用友”的中国软件帝国已成雏形,王文京“2010年跻身全球软件50强”的梦想也渐行渐近。

天威:轻视资本造恶果

不少软件企业的创始人把企业当作人生的追求,这种理想的寄托超越了对利润与发展的合理追求。然而,他们却轻视了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企业的经济运行规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吉林大学的一位教授以自主技术成功开发了GIS(地理信息系统),这是我国最早拥有自主版权的GIS产品之一。因此,产品一问世就受到了各方关注。同时,由这位教授主持成立了天威电子公司。产品定名为天威GIS1.0,获得国家承认的注册专利权,并顺利地进入了市场。

当时,天威主要是以企业上门直销的方式开拓市场,很少在报纸上打广告,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不是很大。与此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很明显:市场运作方式相对落后,更重要的是缺乏资金投入,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慢。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还是在1997年试图开发GPS,这方面显示出了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市场前瞻能力。然而由于资金与技术的双方面匮乏,GPS产品最终没有成型。

也在此时,北京中关村某集团试图以300万元人民币收购天威的GIS产品,遗憾的是遭到了天威管理层的拒绝。其实,天威的“明智”之举应该是将已经成熟的1.0产品出手,换取资金迅速开发下一代产品。

紧接着几年,国际、国内的GIS产品大量问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对于天威来说,开拓市场的良机已经丧失殆尽。现在,我们连天威公司的网页都无法看到了。

标签:;  ;  ;  ;  ;  ;  ;  ;  

企业融资战略_用友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