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定论文_张金才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张家港 21561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病人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8例(2013年6月-2015年12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53%,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9.53±4.1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关键词】 脑梗塞;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198-02

脑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不但发病急,而且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临床治疗主要以积极恢复患者尚存活的神经元功能、控制和消除脑水肿、改善患者微循环等为主[1]。本次主要是研究分析对脑梗塞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脑梗塞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5年12月),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患有脑梗塞。随机将这6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研究组患者34例,男性占21例,女性占1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57±2.86)岁。

对照组患者34例,男性占20例,女性占1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31±2.47)岁。

研究组与对照组脑梗塞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给予患者一般基础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治疗、抗血小板凝聚治疗、预防感染治疗、控制血糖治疗、调整血压治疗、降颅内压治疗等。

一组患者在一般基础治疗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20ml加入5%生理盐水中,连续使用15天。

一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静脉滴注,每天1次,将300mg血塞通注射液加入250ml5%生理盐水中,连续治疗12天。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为30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差)、病残程度的情况,以此评价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4种。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达到了95%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

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了60%~95%,病残程度为1~3级。

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了20%~60%之间,病残程度为3~5级。

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3个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即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概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并用卡方进行检验;用(x-±s)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t进行检验。将所有脑梗塞患者治疗后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当P值小于0.05时,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指标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值小于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在临床上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主要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动脉发生血管内膜损伤或粥样硬化,导致脑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形成血栓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2],最终出现脑血管坏死、缺氧、缺血等情况,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脑梗塞在中医中属于“中风”的范畴,多因气虚血瘀出现气血瘀滞、血运障碍。血塞通是中药制剂[3],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效果。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有三七的提取物——三七总皂苷,三七是一种中草药,有多种功效,包括:(1)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降低纤维蛋白的黏度及含量,达到延长血液凝固时间、抗血栓、抗凝血的目的。(2)有效增强机体的功能,达到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的作用。(3)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耗氧量,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帮助改善脑梗塞灶供血[4],促进周边神经组织的修复,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6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9.53±4.17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别,研究组的数据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值小于0.05。

总而言之: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田中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20-20.

[2]杨嫦青.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8):73-74.

[3]蔡彦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7):63-63.

[4]方芳.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1004-1005.

论文作者:张金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脑梗塞病人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定论文_张金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