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企业更热衷于公益事业?_慈善论文

为什么外国企业更热衷于公益事业?_慈善论文

为什么外企更热衷公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企论文,公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最近国务院三组委的“中国社会效益工程案例”评选中,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因为在三年的时间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案例而入选。

无独有偶,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董事长陈奇伟先生近日也被评为去年的年度公益人物。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情反映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外企这么热衷在中国做公益活动,企业做公益为了什么?

据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介绍,公益行为是反映一个企业文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如果扩大了说甚至

可以认为是一个企业战略高度的问题,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做公益活动。

做个“好人”

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自古就非常痛恨“为富不仁”的

现象,所以适当地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回报社会是非常值得的。

何教授认为成功的企业需要拿出一部分利润做一些公益活动,来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社会形象。“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也有自己的形象,就像人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企业的产品需要消费者的认可,试问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是愿意买好人的,还是买坏人的?”

企业的发展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撑,而只有形象良好的企业才能在同等的机会下获得更多的支持。这时公益事业就可以发挥作用,企业做公益事业会给社会树立一个“乐善好施”的形象,告诉全社会、全行业以及消费者,我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好人”。

例如,可口可乐赞助的主要方面是教育,目前可口可乐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0多所希望小学。这与可口可乐的消费市场主要是青少年有很大的关系,赞助教育可以让青少年感到可口可乐在关心我们,无形中就会使可口可乐美誉度增加。

“收买”人心

根据何教授介绍,有两种人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最高,一种是老板,另一种是义工。老板工作努力并不奇怪,但是义工为什么工作也一样“忘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精神的力量。所以企业需要用精神动力激励员工。

可以肯定地说,企业做公益是有利益的,不过企业做公益获得的利益不是金钱,而是一种精神上和名誉上的收益,爱立信的回答是“投资公益事业不是单纯地为公益或者为出名而做的事情,做公益事业对公司有没有利益?当然有利益。这种利益不是财务数字,而是一种精神。”

对于这一点,爱立信公司自己也深有体会。1998年中国遭受洪水灾害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个“我们万众一心”的晚会,爱立信对受灾最严重的三个省湖北、安徽、江西各捐赠100万美元。当

天张醒生代表爱立信公司在中央电视台宣布了300万美元的赈灾捐赠。爱立信的员工跟全国人民一样看了电视,有的人在电视机前流泪了,有的员工第二天给自己的领导发了email,说原来有跳槽的想法,但从今以后将继续在爱立信好好地干下去。从这件事情中,爱立信看到了两个好的反响,一是社会反响。爱立信已经看到更多的企业都在此之后加入到了捐赠的行列中。二是来自于员工的反响,当自己坐在电视机前,看到公司站出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家人对公司的赞许,会自豪地喊出“我

是爱立信人!”

这件事情让爱立信清楚地看到公益事业对企业文化,对公司凝聚力的巨大作用。现在爱立信的员工们也对援助藏羚羊的事情感到骄傲,在爱立信公司内珍藏着一个爱立信员工援助藏羚羊活动的签名,其中很多员工都留下了让人感动的话语,表现出对爱立信义举的赞赏。在公益事业中,爱立信推崇一个理念叫做“社会公民”。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公民,企业也要成为社会公民。作为社会公民,就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爱立信自身的企业精髓和企业的理念,而爱立信在公益事业上的

表现也正是和这种企业自身理念相一致的行为。

何教授认为现在做企业既要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活跃的市场营销,还要推崇企业文化。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树立企业文化,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像爱立信这样有126年历史的老牌公司能够不断发展,做到企业长青。其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是高科技投入。不断推陈出新的战略,吸引人才提高竞争力等等,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积极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专业进取”、“尊爱至诚”、“锲而不舍”。综观爱立信1990年开始在中国所从事的公益事业,爱立信所关心的公益事业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育、环保是爱立信赞助的主要方面。这与爱立信一直宣称的其产品的高科技、环保一脉相承。

关于这一点,何教授解释说:“企业做公益一般都是与其市场定位有关系,这样有助于在消费者、客户和行业中树立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如果赞助不当有时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形象,造成负面效应。这一点是企业在做公益时必须注意的。”何教授举例,轩尼诗是一种高档酒,其定位是高雅时尚的人群,所以轩尼诗洒在赞助公益事业时一般会选择资助博物馆、书画展、音乐会等方面,而不会去赞助其他方面,因为这样会影响这种酒的形象。

虽然企业的公益行为有利益,但是必须肯定的是,做公益的企业还是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利益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牺牲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么公益活动就失去本身的意义。

外企热衷公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外企业公益活动的环境比国内好,国外的成功一般都有做公益的传统。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公益行为,政府都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于那些捐赠公益事业的企业与个人会利用减免税收的方式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而在我国,只有某些方面的公益赞助才享有这样的权利。

何教授也指出,政府的政策和规范对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据了解,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没有真正实现减轻和控制政府责任企业责任的改革目的,而且致使政府的财政责任逐年加重,企业承担的各种社会保险缴费率长期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源的调动不够。慈善公益事业应该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员。

标签:;  ;  ;  ;  

为什么外国企业更热衷于公益事业?_慈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