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晓凤

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晓凤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实施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AD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实施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黛力新;雷贝拉唑;依托必利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40-02

慢性胃炎(CG)属于消化系统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患病率极高,其病情主要通过内镜观察、临床表现、病理结果等进行诊断[1]。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再加上诊疗理念的不断转变,治疗逐渐转变向心身疾病进行研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心身疾病的总数在就诊总数中占据25%-35%,该项统计结果与我国相关医院的统计结果相同[2]。为此,我院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对其实施相应治疗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在22-53岁之间,平均(37.5±15.5)岁;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在21-52岁,平均(36.5±15.5)岁。纳入标准:外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排除标准: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黛力新药物禁忌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戒烟酒、禁止刺激性饮食、防止饱食,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药物治疗分别为:

对照组患者实施雷贝拉唑20mg,1次/d,通常早晨空腹口服;依托必利50mg,3次/d,通常在三餐之前口服。

观察组患者实施黛力新10.5mg,2次/d,通常在早餐与晚餐之后进行口服;雷贝拉唑20mg,1次/d,早晨空腹口服;依托必利50mg,3次/d,三餐之前进行口服。

1.3 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疗效判定标准,以改良Lanza为标准:(1)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3)无效: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100%。

精神心理状况评估:通过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包括:(1)0-7分表示无抑郁或焦虑;8-10分表示轻度抑郁或者焦虑;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或者焦虑;15-21分表示明显抑郁或者焦虑。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实验样本差异,通过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43例患者中,痊愈32例(74.42%),显效8例(18.60%),无效3例(6.98%),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43例患者中,痊愈26例(60.47%),显效6例(13.95%),无效11例(25.58%),总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01,P<0.05)。

2.2 两组患者HAD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HAD评分为(11.68±2.38)分,治疗后的HAD评分为(8.35±5.22)分;观察组治疗前HAD评分为(12.03±4.23)分,治疗后的HAD评分为(5.12±4.21)分。观察组治疗前HA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3,P>0.05);观察组治疗后HA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3.158,P<0.05)。

3 结论

慢性胃炎在实际修复过程中,主要就是指胃黏膜的损伤与修复,其表现为萎缩、炎症、肠化生等,随着慢性胃炎的不断发展,上皮细胞再次发生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异性增生,主要表现为细胞出现异型性萎缩以及腺体结构出现紊乱,这种异性增生就会逐渐转变为胃癌。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通常没有特异性,只包括上腹胀痛、嗳气、恶心、早饱等消化不良现象,但是,这些症状通常会使患者表现出迁延不愈,且反复加重等现象,这就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3]。而黛力新主要是由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所组成的一种复方制剂,其对轻度或者中度抑郁、焦虑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抗惊厥。镇痛的作用。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在24小时内可以对胃酸分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用药1天之后,产生的抗胃酸效果显著优于奥美拉唑。对于伊托必利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强胃与十二指肠的运动,加强胃排空,能够中度镇吐等。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AD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实施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学军.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06):752-755.

[2]谭慧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3727-3729.

[3]姚爱红.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08):21-22.

论文作者:吴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黛力新联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论文_吴晓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