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疗效观察论文_胡庆,刘松涛(通讯作者)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疗效。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组A和组B两个组别。组A施以常规康复;组B施以优质全面康复。比较康复效果。结果:组B相比于组A总有效率更高,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患肢周径、患肢疼痛评分改善更显著,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给予优质全面康复,效果确切,可有效消除肿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疗效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临床较为常见,为骨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肿胀者可出现下肢血管性并发症、局部皮肤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对肢体功能、局部组织修复均带来不利影响,延长患者康复进程,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1]。本研究对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83例患者分为组A和组B两个组别。

42例组B患者中:男病人25例,女病人17例;年龄低至19岁,高至72岁,年龄中位数(34.34±2.63)岁。体重低至43kg,高至82kg,体重中位数(63.85±5.21)kg。轻度肿胀、中度肿胀和重度肿胀分别为16例、15例和11例。骨折部位包括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手臂骨折、肘关节骨折、其他部位分别为12例、11例、8例、6例和5例。

41例组A患者中:男病人25例,女病人14例;年龄低至19岁,高至71岁,年龄中位数(34.14±2.92)岁。体重低至43kg,高至84kg,体重中位数(63.93±5.68)kg。轻度肿胀、中度肿胀和重度肿胀分别为15例、15例和11例。骨折部位包括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手臂骨折、肘关节骨折、其他部位分别为12例、10例、8例、6例和5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上述,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方法

组A施以常规康复;组B施以优质全面康复。(1)心理康复。患者因骨折发生突然,充满焦虑和恐惧情绪,生活上无法完全自理,需跟患者交流,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提高其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2]。(2)体位指导。术后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静脉腔压力,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早下床活动。(3)饮食指导。早期以清淡为主,如蛋类、鱼汤、蔬菜、水果和瘦肉等,避免油腻酸辣食物,以加速肿胀消退,促进骨痂生长。(4)物理疗法。冰敷患肢,以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肿胀,减轻疼痛,冰袋维持0摄氏度,避免冻伤,每次冰敷16-30min,2小时1次,冰敷24小时,期间注意观察肢体血运情况。也可用TDP治疗,每次30min,一天2次,注意把握好TDP治疗头跟皮肤距离,避免皮肤灼伤或烫伤。(5)康复训练。术后早期抬高患肢,术后第二天进行肢体末端关节各个方向全范围活动,每个关节活动15-20次/d[3]。复位固定稳定后,局部疼痛减轻,可开始进行固定区域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每次6-10s,每组15次,1天做2组;术后3-5天可进行CPM锻炼,每天30min,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外固定2-3周后可将固定物取下,进行受累关节屈伸主动运动;4-6周后可进行患肢负荷康复训练,从低负荷量开始,逐渐增加负荷量[4]。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患肢周径、患肢疼痛评分的差异。

显效:肿胀、疼痛消失,皮肤状况良好,关节恢复正常活动;有效:肿胀、疼痛减轻,皮肤状况改善,关节功能部分受累;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5]。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研究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1.0软件;总有效率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患肢周径、患肢疼痛评分、、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统一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衡量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

组B相比于组A总有效率更高,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为常见症状,不及时消除可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造成肢体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供给障碍,对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不利[6]。

优质全面康复通过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康复、饮食康复、功能训练康复、体位康复、物理疗法等,循序渐进促进患者肌肉收缩,改善淋巴和血液回流,改善软骨细胞营养和代谢,促进局部渗出液吸收,减轻粘连、水肿症状,加速骨折愈合[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组B相比于组A总有效率更高,肢体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治疗后组B相比于组A患肢周径、患肢疼痛评分改善更显著,张平安,聂会勇[8]的研究也显示,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影响大,康复有效率比组A高,患肢周径缩小较组A明显,跟本次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给予优质全面康复,效果确切,可有效消除肿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强,叶哲伟,蒋小燕等.关节镜手术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63-465.

[2] 公茂琪,查晔军,蒋协远等.威利坦消除四肢骨折后早期肿胀疗效的对照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3):198-200.

[3] 杨晓伟.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医康复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24(12):58-59.

[4] 刘艺敏,陈晴妮.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494.

[5] 林燕斌,张秋玲,何小霞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464-2466.

[6] 章友财.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患者后期肢体肿胀20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4):50-51.

[7] 李波,熊芳.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治疗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3(21):51-54.

[8] 张平安,聂会勇.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恢复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93-1195

论文作者:胡庆,刘松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疗效观察论文_胡庆,刘松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