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公务员素质提升的对策分析论文_张莹莹

日喀则公务员素质提升的对策分析论文_张莹莹

(延安大学)

摘要:公务员是国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关键力量,日喀则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日喀则地区社会发展。因此,提高日喀则公务员素质,是推进日喀则公务员队伍发展建设的一大重任。旨在提高当前日喀则公务员素质,从公务员自身角度以及制度方面出发,对日喀则公务员素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日喀则公务员;公务员素质;对策

西藏和平解放6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公务员素质建设经历了起步、低潮、快速发展和巩固提高四个历史时期,西藏公务员队伍素质的状况同其他省份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知识储备不足、办事能力不高、整体素质偏低等。公务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建设经受考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趋于良好、能力素质不断加强、知识素质逐步完善。为适应新时期的公务员队伍建设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为提升公务员素质提供解决对策迫在眉睫。

一、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

(一)坚持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

公务员考核坚持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避免考核结果受考核者主观因素影响。据调查日喀则部分县乡考核情况时,定性因素占决定作用,年终考核时,填写考核表,由单位推荐人推荐至组织部,并决定考核结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单位领导与县乡组织部决定了考核结果,主观性贯穿整个考核阶段。甚至,有公务员一年在单位工作时间不足半年,却被评选优秀公务员,可见考核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在考核时避免考核内容定性化是保证考核公平工作的一重要措施。

(二)坚持考核标准具体化、科学化

将考核标准科学化,避免定性化的考核标准,使得考核人更多利用主观情感决定考核结果。根据不同的工作和业务进行分类考核,而在日喀则很多地方是根据等级分类考核,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准确。每个工作职责不同侧重点不同,对德、能、勤、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分岗位、职责进行考核,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考核标准应定量化、具体化,使考核更加准确“度量”公务员的工作。领导干部应准确、详细记录考核情况,被建立备案,为年度考核提供准确、真实、全面考核依据。

二、健全公务员培训制度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公务员学习积极性较低,培训效果不佳。培训无法发挥实效,培训与应用相脱节。因此无论是培训者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该重视公务员培训的作用。首先,采取相应奖惩措施,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使培训成为公务员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保证公务员每年都有一定量的培训,并将公务员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定量指标。其次,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参加培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管理、决策的能力。

(二)充实培训内容,创新改进培训方式

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对计算机、法律法规、外语等公共知识及技术进行一定比例的培训。在课程选择性上,可以将专业、业务知识作为必修科目,公共知识作为选修课程,使公务员可以自行选择自己较为薄弱或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避免个别公务员重复学习熟悉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在培训结束时,采取考试的方式衡量培训成效情况,并作出反思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加以改正。日喀则公务员培训,多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并且效果不佳。因此对课堂授课进行改良,在课堂中可以尝试讨论教育、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岗位实践等,充实课堂培训方式。也可以将科技与课堂相结合,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可以利用网络授课,既节省时间,减少培训经费,也易于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公务员培训的管理与监督

以往日喀则公务员培训位置难以固定,通常采用酒店会议室为授课地点,这样的教学环境不方便管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改善以往的“散讲”,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培训机构,对各县乡公务员进行培训。并依据公务员岗位、职责不同对公务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且,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公务员的培训进行监督,加强对被培训者的管理。最后, 培训管理部门应对公务员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培训结束时对公务员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并在公务员返回岗位工作应做好反馈工作,通过实地考察、电话询问、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发现、总结问题并不断改善,以改进培训工作。

三、以人为本,重视公务员个人发展

(一)实践锻炼,不断强化公务员能力

为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增长公务员的才干,日喀则公务员需要投身实践进行锻炼。一, 上级领导加强监督,环环相扣,防止公务员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二,加强轮岗。通过轮岗,公务员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学习不同的知识,充实知识储备,提高公务员的业务素质。但是轮岗不应职位跨度过大,应在相同职系内进行,以保证工作稳定性。第三,“下派”“荐举”同时进行。选拔有潜质的公务员进行下乡或驻村锻炼,并在县乡城市荐举有能力、有绩效的公务员前往市区上一级岗位进行工作。突破地域差异,加强各县乡之间的沟通,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

(二)重视对日喀则公务员的激励

激励机制要以内在激励方式为主,外在激励方式为辅。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公务员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之后,便到达需要尊重的一个阶段。根据层次理论了解到,外在性需要被满足之后,内在性需要便能够发挥驱动人的行为。因此,应不断挖掘公务员内在所需并分析激励性因素,使公务员获得对工作的荣誉感,激发并保持公务员对工作的积极性,维持激励效果。

四、强化对公务员行政权力的监督

(一)健全日喀则公务员监督体系

首先,日喀则应形成完善的公务员监督体系,对日喀则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根据改革发展的时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定一些与日喀则实际情况相配套的法律措施,形成公务员监督体系,并不断地修正、完善。其次,依法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从法律上保证监督机构的独立和权威性,管理者与监督者相区别。

(二)权力制衡约束

第一,加强内部监督。在对公务员进行监督时,往往外部监督难以保证监督的全程性,且具有滞后性。在事后进行监督、控制较为耗时耗力。在单位中,上级对下级有着约束、领导、管理的作用,对下级的不当或违法行为进行纠正,这样更为直接、及时,具有经常性。

第二,加强群众监督,拓宽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通过对日喀则公务员人员变动、工资情况的监督,对公务员中懈政、懒政、失职渎职等行为做出处罚,严重者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傅林芳.西藏公务员培训研究[D].西藏:西藏大学,2010 年.

[2]高洪波. 我国欠发达地区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升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年.

作者简介:张莹莹(1995—),女,陕西商洛人,学历:研究生,单位:延安大学,研究方向:领导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作者:张莹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日喀则公务员素质提升的对策分析论文_张莹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