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路径选择和杆塔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确保线路能够安全的运行,则需要在技术和经济性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实际工程实施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电力线路设计方案,确保电力线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对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与杆塔定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线路设计;路径选择;杆塔定位;分析
1 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
1.1 线路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线路的选择中一定要对线路进行合理的和运行安全的选择,线路一定要尽量选取路径最短,转角较少,特殊障碍较少,天然和地理环境较好的位置,一定要避开,重冰区,森林区,绿化区,防护林,原始森林等等,在穿越中,一定要尽量在最窄处通过,减少砍伐和破坏,尽量少占用耕地和农田,从而实现线路选择中的安全化,合理化的要求。
1.2 选线的技术要求
在对选线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转角点不适合选择在高山顶,河岸,堤坝,或者悬崖的边缘,还有一些山体滑坡,坡度比较大的地方,容易被洪水淹没和冲刷的低洼的地方,是不适合设置转角点的,线路的转角点适合放在平地或者不宜被破坏的地方,然后还能够满足线路人员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的地方,在对于跨河点选择路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定要选在河道之间的宽度不是特别宽的地方;两岸的距离一定要短;不能够被河水或者河岸严重淹没的地方;尽量放在水比较浅的地方。
在塔位的选择中也要注意:必须要选放在没有严重被河水冲刷的地方;河床下不是软的地表层;不可以选放在码头或者有船停放的地方,以免在今后的使用中,会给维护和检修带来很多麻烦。
1.3 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
在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与杆塔定位是其重要环节,而且是一项具有很强政策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线路路径选择工作具体分为野外选线与图上选线两种。其中图上选线就是先设计出几个路径方案,然后再去野外勘查与收集资料,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等到相关部门同意并签订协议书后,才能进行确定电力线路施工的路径方案。然后再将确定好的电力线路路径递交上级等待审批,以确定最终的电力线路路径。
一般电力线路路径选择通常采用图上选线,图上选线主要是在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或者比例更大的地形图上操作。将地形图置于图板上,标出线路起点,再用各种颜色的线将走线转角点连接起来,以此形成线路初步方案。根据这些方案收集线路设计所需资料,并依照其资料将不合理线路方案舍弃,计算与比较剩余方案,将2~3个较为可行的方案确定下来,然后在野外具体勘察中进行选择最佳的路径。在选择路径方案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工、交通运输与运行维护难以程度;线路长短;主要设施、材料消耗量与线路总投资比较;通过地段的地质、地势、地物条件和对不良地形的干扰情况;在技术与杆型选择的难易程度。结束图上选线后,开始野外选线。所谓野外选线,其实就是在现场具体落实图上选定路径,将其走向最终确定下来,并进行标示的埋设,以便后期勘测。
2 电力线路中杆塔的定位
2.1 杆塔室内定位
在进行杆塔室内定位时,无论在何种气象条件下,电力工作人员都应确保导线每一点均与地面保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例如,在对山地或丘陵进行杆塔定位时,为了充分满足安全距离要求,应首先通过最大弧垂模板来确定其定位档距;其次在定位终端、转角、耐张及跨越等杆塔后,顺着平断图,借助最大弧垂模板确立直线杆塔的准确位置;然后根据所确立的直线杆塔位置,计算出耐张段的距离;最后根据所得出的耐张段距离,计算或查出导线应力,以此准确计算出K值,认真分析所得K值是否与所用模板的K值相符。倘若相符,则说明此段的排杆正确;倘若不符,则必须依据所得K值重新进行排杆,直至符合模板K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积累一定电力路线设计经验后,笔者认为,在进行杆塔室内定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种情况。
2.2 杆塔室外定位
在完成杆塔室内定位工作后,通常而言,杆塔形式与位置已基本确立下来,这个时候电力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室内杆塔的具体定位情况来桩定室外现场杆塔位置。然而,野外现场的具体情况往往与室内杆塔定位存有一定的差异与冲突,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地质变化幅度较大的丘陵与山地地带。而室内定位中的地形情况通常只是反映与中心线相顺应的带状范围(宽度约为2~6m),加上平台图的比例非常小,使得野外实际杆塔地形的确定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基于此,在完成杆塔室内定位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入野外现场,实际考察室外杆塔的位置,认真核对勘测资料。如有必要,工作人员还应根据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杆塔位置进行及时调整。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核对室内定位成果,往往还需要做一些微小的杆塔定位补测工作,核对重要跨越档中物与地的实际距离以及最小档距;核对补测横断面图以及线路转角度数,从而及时修改或补充室内定位工作。此外,在初步排定杆塔位置后,为了精确定位电力线路杆塔,线路设计人员应拟定杆塔的型式与高度,认真检查并校验电力线路的设计条件,进一步对杆塔锁定位置是否超出规定的设计条件与否进行验证。总之,线路设计人员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工作,才有可能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切实做好排杆定位工作。
2.3 杆塔定位后的校验
杆塔定位结束后,必须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对其定位情况进行校验,在初步排定杆塔的高度及位置后,需对其各部分进行检查及效验,以进一步确定其位置是否达到设计标准。
2.3.1 导线悬挂点应力的检查
如果杆塔处在较高位置,当其悬挂点过高或两侧档距较大时,导线悬挂点的应力就会引起所能承受的荷载增大,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
2.3.2 悬垂角的检查
当高处的杆塔垂直档距较大时,导线避雷线的悬垂角就会比线夹所在位置的悬垂角大,当角度过大或出现较大偏离时,就会导致埋下隐患,此时,应根据设计标准把悬垂角纠正。
2.3.3 杆塔基础的检查
定位后,如果杆塔的垂直档的档距较小,二水平档距较大时,应对杆塔的荷载能力有一定掌握,此时应对杆塔进行基础性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现象,应及时处理。对于没有卡盘的地方应添加卡盘,如果添加卡盘后问题还存在,则可通过加拉线使杆塔保持稳定。
2.3.4 垂直档距和水平挡距的检查
对于垂直档距和水平挡距,可在定位图上进行测量,若垂直档距在图上的数值为最大弧垂时的数值,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绝缘裙边出现积雨及积雪现象,此时绝缘子的强度及绝缘能力就会有所降低,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以倒挂形式对其进行安装,对于较偏远的线路,则把其放在位置较高的杆塔。垂直档距和水平挡距通常会有较大差距,此时绝缘子会难以承受导线的重量,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定位后可使用双串或若干片绝缘子,以使绝缘子的承受能力得到一定增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线路设计中,在保证线路设计的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应综合全面地分析线路路径选择和杆塔定位的好坏,以保证电力系统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与杆塔定位分析[J].胡瑞富,武文龙.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
[2]探讨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及杆塔定位[J].黄小庆.低碳世界.2015(34)
[3]电力线路设计的路径选择与杆塔定位分析[J].郭小军.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
论文作者:周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杆塔论文; 路径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位置论文; 室内论文; 导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