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浅显思考论文_葛真仙

对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浅显思考论文_葛真仙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监理站 昭通市盐津县 657500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具有深刻的政策用意。从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目标意涵及时代使命而言,精准扶贫与参与式帮扶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参与式帮扶能够夯实精准扶贫中多元主体互动的政治基础,可以积极促成精准扶贫中主体合作的行动框架,有助于确保精准扶贫过程的公平价值导向,有助于实现扶贫信息的高效共享与整合。本文主要以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为例,首先阐述了庙坝镇楠木村现状及其精准扶贫的情况,接着阐述楠木村还存在问题,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精准扶贫

今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迎大考之年,为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既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执政能力和全心全意为民谋福祉的重要体现,也是检验每一个干部践行初心、落实使命的量化标尺。作者作为最基层的一线战斗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助力脱贫攻,并衔接乡村振兴,对挂钩联系村(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的扶贫工作有一些浅显思考。

1.基本情况

1.1村情村貌.

楠木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庙坝镇,境内最高海拔1600米,最低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16.6℃,年降雨量1400毫米。全村辖6个片区44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7482亩(最新土地确权面积)、林地面积19200亩(其中退耕还林1800亩)、林果面积4200亩、牧草地面积1000亩,森林覆盖率68%。主要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薯、洋芋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以竹笋、中药材为主,外出务工收入、种养植收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1.2人口情况

全村户籍人口1520户6033人,常住人口1268户5722人。常住人口中,劳动力人数3111人、本年乡外务工2596人、少数民族人口610人、女性人口2953人、6到16周岁在校学生963人,幼儿园105人、在册大病病人32人、在册慢特病人159人、持证残疾人128人(其中一、二级残疾45人)。

1.3贫情状况

1.3.1基础条件差。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前,全村基础设施极其薄弱。一是村内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农业生产生活成本非常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弱。二是电力、通讯等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同时信息需求与信息落后矛盾突出。三是就医、就学条件落后,群众健康权益保障不充分、文化水平低。

1.3.2贫困面较大。贫困户遍布全村44个村民小组,截至2019年11月末,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8户3062人,占2014年农业户籍农村人口5444人的56%。

1.3.3致贫原因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且相互交织,其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致贫40户162人,占5.3%;因残致贫18户73人,占2.4%;因学致贫58户296人,占9.7%;因灾致贫2户7人,占0.2%;缺技术333户1577人,占51.5%;缺劳动力27户107人,占3.5%;交通条件落后168户796人,占26%;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2户44人,占1.4%。

2.做法及成效

根据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建立帮扶机制、健全脱贫路径,在县乡村全体帮扶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村建档立卡658户3062人中,已经实现脱贫644户3000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97.9%。其中2014年脱贫64户329人、2015年脱贫79户382人、2017年脱贫166户802人、2018年脱贫212户964人、2019年脱贫123户523人。现有未脱贫人口14户62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6%下降到2019年的1.1%。

2.1精准摸清贫困对象。在对象精准识别方面,自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历经2015年遍访贫困户、2016年建档立卡“回头看”、2017年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全面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多”的标准,对全村44个村民小组所有农户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核查,进一步核实查清了村情贫情。

2.2全面解决住房困难。通过实施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全面解决困难群众安全住房问题。自2014年以来,全村累计解决439户农户住房问题。

2.3有效改善基础设施。一是交通设施。共完成农村道路硬化37公里,实施乡村公路危险路段防护工程37公里。全村农村公路里程达85公里,20个村民小组实现道路硬化覆盖。二是水利设施。完成饮水工程82件,覆盖44个村民小组1346户5714人,经检测,全村水质安全达标;建设灌溉渠道10152米,保障农业产业供水。三是电力设施。改造弱电台区39个,提升44个村民小组1346户生活用电质量,所有村民组生产用电全部通达。四是通讯设施。共建设通讯机站7个,4G信号覆盖全村;村内学校、村委会、卫生室已经通宽带网络(电信、移动)。

2.4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加大投入,实施薄改计划,新建食堂和学生宿舍综合楼。无失学生,无因贫辍学。全村享受雨露计划57人次17.1万元、实施建档立卡户生源地助学贷款94人次63.5万元。

2.5卫生事业全面加强。全面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到有效遏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8户3062人实施政府资助参保,落实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6收入瓶颈逐步突破。一是强化产业带动创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村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个,带动农户1346户5714人(卡户658户3062人国办系统人数)。二是强化劳动就业增收。实现转移就业2596人(卡户1551人),开发各类公益、公服岗位安置就业78人次(卡户66人次)。三是强化利益联结促收。全面实施“一改三化五统一”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促进集体经济收入,截至10月,村级集体公司创收950393元。

2.7综合保障落实到位。全村共实施保障对象532户950人,其中农村低保354户759人(卡户263户571人)、城镇低保8户16人(卡户7户15人)、特困供养28户31人(卡户12户15人)、孤儿救助5户7人、残疾人两项补贴54户54人、临时救助83户83人。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业发展见效慢。新型经营主体还未全面形成,产业发展大户带动性差;受地形地貌、地理环境制约,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还有差距;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产业可持续发展难,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状况还未完全摆脱。

3.2返贫风险防范弱。部分脱贫户和边缘户依然存在返贫风险,贫困原因多重导致主要存在问题在不断变化,有的贫困户解决了一个原因,往往又出现新的原因又可能导致返贫风险,而防范风险化解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健全,一旦出现,仅靠大部分政策兜底,给整个脱贫攻坚带来极大压力。

3.3财政投入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财政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截止目前,还有到组到户公路48公里未硬化;产业后扶保障不足,管养资金投入是短板;人居环境保障难,公共垃圾清理、保洁员工资等资金需求缺口较大。

4.意见建议

4.1产业发展要长短结合。后脱贫攻坚期,续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第一篇大文章,产业支撑有力量,乡村振兴才有希望。要坚持产业带动致富增收,带动农村发展,按照“有短有长”发展原则,明确“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在现有“短、平、快”项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发挥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实施几个长线主导产业,采取“大户示范带动”、“股份合作抱团发展”等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现“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全村”的集群发展效应,确保近有增收项目、远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2基础设施要侧重推进。发展好不好,基础设施是关键。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在现有财力投入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按照“保发展、保民生”的思路,分轻重缓急有所侧重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在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下功夫。进行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双配套双推进,即有基础设施的地方优先配套发展产业,有产业发展的地方优先配套基础设施,实行双向互补,最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4.3持续增收要继续巩固。摘掉贫困帽子,巩固脱贫效果,提高脱贫质量,让生活富裕起来,最终体现在收入上。要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多渠道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兜底人员要加大保障力度;开发就业岗位,全力照顾就业弱势群体,保持现有就业帮扶政策不变;发展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更加注重利益联结;千方百计加强劳务输出;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不让一个人、一个家庭掉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4.4财力投入要加大力度。由于面大而广,农村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效益发挥不佳,受财力所限,一直是政府投入的短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要把财政投入作为振兴乡村的重中之重,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向产斜、向基础设施倾斜;要多方筹措,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多元的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4.5技能培训要市场主导。发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作用。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业务部门要把“我培训什么就是什么”转变为“市场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充分对接,让市场主导培训,顺应社会用工需求,向社会、企业输出专业人才;着力发挥脱贫攻坚地区及企业对口帮扶机制优势,实行订单式劳务输出,达到技能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间无缝对接,实现劳动者增收、社会增人才、企业增利的多赢局面。

4.5兜底政策要加大保障。要特别把最困难群众放在心上,存在问题要解决在行动上,这既是社会底线,也是人类良知底线。无法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劳务输出、发展教育、医疗救助、生态补偿等途径脱贫的,纳入政策兜底,提高保障力度,通过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等措施,形成合力,既要救穷、也要救急;科学完善退出机制,有能力自力更生的要及时推出,防止养懒旧懒;同时引入慈善资源做补充。

5、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由此可以看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地位。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扶贫战还在继续,应该学习庙坝镇楠木村有效的扶贫措施,同时也应当对正视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工作进入“后半程”,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精准扶贫还应继续深入开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互联网+”,加大对精准扶贫的宣传力度,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在“准”和“实”上下功夫,打赢扶贫攻坚战,开创扶贫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慧,鲁茂.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的效应跟踪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06)

[2]万娜.李晓琴.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出路[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24)

[3]王喜成.推进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老区建设.2018年12:23-26

论文作者:葛真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对盐津县庙坝镇楠木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浅显思考论文_葛真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