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穿刺法与常规超声下PICC置管在特殊患者中应用比较论文_宋芹,唐红兰,孙玉玲

间接穿刺法与常规超声下PICC置管在特殊患者中应用比较论文_宋芹,唐红兰,孙玉玲

1宿迁市妇幼保健院223800

2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23800

【摘要】:目的 探讨三点连线间接穿刺法结合超声定位在特殊血管PICC置管中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患者分为间接穿刺法超声组和常规穿刺超声组,间接穿刺组使用超声定位选择血管,在血管走形体表用三点连线结合MST微插管鞘间接穿刺法置入PICC导管,对两组血管评估、置管成功率、穿刺次数、导管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间接穿刺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75%和1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率100%;常规超声穿刺组分别为45.45%和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定位三点连线结合MST微插管鞘间接穿刺法置入PICC导管,解决了临床上患者局部血管条件细、差、躁动、不配合患者PICC置管的难题;为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失败者的护理同仁提供了有效的补救方法。

【关键词】:三点连线;间接穿刺法;超声定位;特殊血管;PICC

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3月,对32例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尝试开展超声评估血管功能后再进行血管定位,采取三点联线法应用MST间接穿刺行PICC置管,解决了特殊血管置管的难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32~109岁。肿瘤化疗复发血管细者22例,躁动不配合6例,强迫体位4例;外周静脉条件评估[2]Ⅱ级13例,Ⅲ级19例;均无PICC置管禁忌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在超声探查后,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三点连线间接穿刺法。

1.2方法 应用变频多普勒超声进行探查、评估可以置管的静脉,然后按照血管走形 “三点一线”做好标记,脱离超声屏幕,采用MST微插管鞘穿刺技术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进行置入PICC导管。所有操作均由熟练掌握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专科护士在超声科专业医师协助下进行。

1.2.1仪器与材料 变频多普勒超声系统,PICC导管型号为4F和5F(美国BD公司前端可修剪型单腔导管),赛丁格导针套件。

1.2.2操作方法 将病人移至置管室手术床。血管选择:操作者将超声探头涂耦合剂,使探头长轴与穿刺侧上肢长轴平行,延上肢肘窝以上移动探头寻找合适备选静脉,注意区分动脉、静脉,并探明备选静脉向心走向、直径和血管内膜情况。在探头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部位进行定位,用棉签试着做好血管走形标记(三个点即可),将测量好的三个穿刺点进行连线,即是血管走形位置,测量预穿刺静脉中心距皮肤垂直距离。测量置管长度,消毒穿刺侧手臂,建立最大无菌区,探头涂耦合剂,用无菌腔镜塑料薄膜包裹探头及其导线,将探头涂无菌耦合剂,将预穿刺静脉置于超声图像正中央。本研究所有操作均显示静脉纵切面为长柱形血流影像,即穿刺针内长轴与超声束平行,因此在图像画面上可看到针进入组织的全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针尖进入血管腔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特殊躁动病人,我们采用血管超声仪探查好预置的静脉后,按照血管的走形画出标记线,然后脱离超声屏幕,用21G套管针与皮肤成45度的角度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把套管送入血管3-4cm,通过套管针送入导丝,拔除套管针,使用扩皮刀沿导丝扩张皮肤,将插管鞘组件沿导丝送入。拔出导丝和内扩皮套管,左手按压穿刺点上方以止血,将预冲好的PICC导管送入预测量长度,固定导管,加压包扎。

1.2.3评价方法 评价病人置管前的外周静脉条件、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率情况。

2结果

间接穿刺组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12例,两次以上4例;总成功率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5例,两次以上9例,总成功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7.2,P<0.05)。所有患者穿刺后胸部X线片显示:导管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均未发生并发症。

观察组中,出现导管异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出现导管异位3例,静脉炎4例,感染1例,血栓1例,导管脱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5)。

3讨论

3.1间接穿刺法原理

超声束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超声探头中点至备选静脉横截面中心的距离为a),超声探头中点到穿刺点皮肤的距离为a,与穿刺针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用血管超声仪探查好预置的静脉后,按照血管的走形画出标记线,然后脱离超声屏幕,用21G套管针与皮肤成45度的角度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把套管送入血管3-4cm,由于套管在血管内长度比直接穿刺法针头长度增加,提高了它的稳定性,这类病人上肢扭动时,不易使套管针脱出血管外,因此提高了置管成功率[1]。

3.2 间接穿刺法明显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5%,总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45.45%,总成功率87.5%。由于肿瘤复发患者因输液时间长,化疗次数多,血管内膜已不同程度的被损害;动不配合患者,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针头容易脱出而导致送导丝失败,反复穿刺并发症相对也容易发生。

3.3三点一线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的原理

解决躁动不配合,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失败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置管时,我们看到的是血管的横断面,直视下直接穿刺采用的是垂直于血管的穿刺方法,针头在血管内的距离最长应小于血管的直径,特别是血管很细(小于1.5mm),针头极易从血管内滑出,造成导丝送入困难,置管失败。

3.4 降低了反复穿刺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用此方法选择上臂贵要静脉或肱静脉进行穿刺,此区域血管较肘窝处血管粗直,反复穿刺容易造成血肿,形成血栓等弊端[2]。本组病人穿刺后无机械性静脉炎及穿刺侧肢体肿胀发等生。充分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功能,为静脉穿刺困难病人置入PICC导管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乔爱珍,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2012,1(2):42-74

[2]张晓菊.超声导引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管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54-555.

宿迁市工人医院院级资助课题

论文作者:宋芹,唐红兰,孙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间接穿刺法与常规超声下PICC置管在特殊患者中应用比较论文_宋芹,唐红兰,孙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