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聆听想象,拨动情感之弦论文_吴永全

入境聆听想象,拨动情感之弦论文_吴永全

——从课标角度赏名师课堂真情的流露

吴永全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355000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饱含激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点燃学生心灵的星星之火,充分演绎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饱含诗意和创造的理想乐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关键词:情感 情境 赏识

一、营造氛围,在情境中拨动情感之弦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催化剂。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拨动、展开与生成、陶冶与提升,应该让学生亲历文本,通过体验来获得。我市名师陈智文的课堂,善于营造意境,引人入胜,充满激情,学生情思喷涌而出。

二、聆听经典,在熏陶中敞开情感之窗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是文本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要学生动情,就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一番富有情趣的引领。实践证明,深情的导入学生容易受到情感的熏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能主动敞开情感之窗,学生就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充分地诠释了其中的真谛。

《二泉映月》片断:

师: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生:想。(板书:听)师:我们来一起聆听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准备用什么来听?生:我准备用心听。

师:好的,同学们不仅用耳朵听,更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吧!(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场屏息静气悉心聆听。)师: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阿炳一生的苦难。

师:你听到了苦难(板书:苦难)。你听到了什么?生:这首曲子非常凄凉、坎坷、悲哀。

师:他听到了坎坷、凄凉、悲哀(板书:凄凉)。你听到了什么?生:虽然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板书:抗争):还听到了什么?生:对亲人的怀念。师:还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板书:怀念)。同学们,一首名曲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苦难、凄凉、抗争和怀念。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学生动情入境地轻读课文。

孙老师就是这样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靠自己教学语言所引发的情感去牵引,靠自己的智慧和情感去覆合,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学生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地放纵自己的思维。教师善于设境、引导、捕捉、概括,拿捏有度,课堂教学因而精彩生成。

三、放飞想象,在赞赏中敲响情感之钟

《语文课程标准》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要达成如此崇高的标准,就离不开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学中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巴金说:“生活靠勇气,写作靠感情。”一语惊醒梦中人:情感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是培养情感的有效途径。王崧舟诗意语文课堂注重赏识与引领,是学生情感培养的温床。

《枫桥夜泊》片断: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学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生2: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生3: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王老师独具慧眼,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钟声”,安排“钟声对张继说”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思绪万千、想落天外,与作者零距离对话。这是一种文化的引领、传承、丰厚和内化,让孩子真切意识到:人类的共有情绪和精神母题,古人、今人和后人是可以一起贯通和分享的。这种健康而真挚的情感对语文学习起着积极的发动、促进、强化、调节作用。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智得以生成。

论文作者:吴永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9

标签:;  ;  ;  ;  ;  ;  ;  ;  

入境聆听想象,拨动情感之弦论文_吴永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