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于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省钱和刺激经济发展,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外观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地下综合管道走廊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到新区地下市政综合体建设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下市政综合体;综合管廊;新区建设
引言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2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并设投料口、进风排风井、人员出入口、通风、监控等附属系统。由于综合管廊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避免了由于敷设或维修地下管线而反复挖掘道路;减少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同时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保证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提升了城市品位。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
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可以节省很多的城市空间,可以同时为多种公共设施提供建设条件。地下管廊可以充分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还为后续的管线建设进行预留。在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城市地下管廊容纳了所有的管线设施,为后续的维修管理提供了便利,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各种管线的维护成本。城市地下管廊是相对封闭的空间,降低了自然条件对于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年限。减少了各种管线建设对于路面的重复破坏,有效地减少了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保证各种城市设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2.1地下管线规划和管理
在确定地下管线数量和铺设方式后,如果无特殊情况,严禁对设计方案随意性更改,避免其他管线建设受到影响。在具体施工中,地下管线数量多,铺设方式繁杂,很难实现对一些管线的有效控制,在具体应用中可采取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控制措施,比如在雨水和生活废水管线方面,可建设为交叉形式,尽量加大交叉井尺寸,或者建设沉井,避免淤泥堆积,方便维护和管理。如果排水管辖与压力管线相互较差,可利用弯头方式绕开。
2.2科学技术的运用
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先进技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是如此。在城市地下管廊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先进技术有以下几点:(1)应用性能更好地新型建筑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相应的施工技艺,比如使用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技术。(2)采用更加高效的防渗漏技术,运用性能更好的新型材料。(3)运用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挖掘技术。(4)应用三维显示资料、三维数值仿真以及三维动态管理构成的GIS信息管理技术。
2.3档案管理
首先,确保工程项目设立与档案建设同步进行,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其次,项目施工需要与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同步进行,确保信息收集整理满足工程建设进度,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档案价值和作用,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效率;最后,需要及时对地下管廊档案归档处理,确保项目验收与竣工同步进行,使档案建立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加强管控,确保管线入廊
根据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区域内所有管道必须进入走廊”的要求,结合上述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综合设计工作,很明显,所有管道都是临时移动和重新定位的(没有计划红线),所有管道必须在地下综合管廊完工后立即放置。根据这一原则,规划,建设和市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行政许可手段,对旧城区现有管道进行控制和控制。相关管道行业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制度,督促管道单位按要求进行管道入口工作。在机构层面,它为有偿使用地下综合管道走廊提供了保障。
2.5选择合适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现阶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方法比较多,包括矿山法、明挖法、顶管法以及盾构法等,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方法。每一种施工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明挖法会造成道路的大面积损伤,但明挖预制拼装法是一种高效的拼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很多的设备,但是施工的速度比较快,可以高效地控制施工的质量和进程。针对模具、设备运用较多的工程,采用明挖拼接方法可以降低建设的成本。前埋暗挖法对于机械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对于地下管线的影响也非常小。实际情况下,暗挖法主要运用在明挖法和盾构法不能应用的情况下,具有挖掘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暗挖法对于路面的影响比较小,常用在现代化城区改造过程中。盾构法是通过盾构机在地下进行推进,同时,采用盾构外壳和管片进行支撑,从而避免隧道坍塌的情况出现。这是一整套现代化、机械化的施工措施,对于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3 地下市政综合体的主要作用
地下市政综合体的主要作用包括:(1)解决城市病、协调城市整体宜居发展。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城市的建设仍采用传统的方式推进,会出现土地与稀缺空间发展之间的矛盾。地下市政综合体为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集约化发展模式、开发地下空间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国内一些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都十分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南京河西新城、杭州钱江新城等,对市政设施、地下交通、公共设施和地下空间的规模及人防开发时序均有详细的规划和设计。(2)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新城区的规划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工程,以及各类开发区,如物流园区、科技园区等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按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发展经验,不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应当实行立体化的开发及再开发,使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呈三维式协调发展。在地下轨道交通沿线和不同线路交汇的节点处建设地下综合体,结合建设综合管廊等配套市政设施,把商圈系统、市政设施及交通系统高效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区域商业的快速繁荣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很大促进作用。(3)保障城市公共防灾能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以此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使城市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建立起完善的地下物资储备体系和地下防灾空间系统,提高城市抗灾抗毁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地下市政综合体既是城市宝贵的经济资源,又是城市宝贵的战备资源。在战争爆发时,地下市政综合体可以隐蔽、疏散大量人员、物资,是抵挡常规武器甚至核武器袭击的重要手段。(4)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国内外大城市的轨道交通都承担着大运量集散的任务。到2019年,北京、上海、香港、伦敦、巴黎、东京和纽约曼哈顿各建成运营16、12、10、12、16、13和6条地铁线路。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地铁线路长度可以达到5000km以上,运营地铁城市超过100个。通过与轨道交通的整合,城市空间层次通过地下和地上的空间充分利用可以得到拓展最大化。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当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很难满足城市发展建设实际需要,必须要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与管理有足够重视度,结合城市实际情况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考虑,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与管理有效性,更好的满足城市建设需要,促进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新云.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J].通讯世界,2017(16):299-300.
[2]安卫华,周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智能建筑,2017(6):18-20.
[3]刘杨.珠海市横琴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2):166-169.
论文作者:乔军1,杨起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地下论文; 城市论文; 管线论文; 综合体论文; 空间论文; 市政论文; 盾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