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的开展方法论文_宋采琴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的开展方法论文_宋采琴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宋采琴

摘 要:高中生若想将语文学好,不但要阅读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文章,这是高中生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点。高中语文教师若想将自身阅读教学工作做好,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会阅读,自身必须要具有语文基本功,还要将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应用,使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阅读,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还要将学生良好阅读的学习习惯有效地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措施

阅读是中学生与外部世界沟通、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让中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中学生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尤其是散文的阅读,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思维与审美的能力。因此,阅读能力关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想法。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导入,提升学生兴趣

高中生仍然停留在以感性认知为主的阶段,学生能否实现知识和内容的有效掌握,往往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程度,而这些往往会在课堂教学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定型,需要教师从语文课堂一开始就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课堂导入策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并强化对教学内容中某一个点的有效切入,使之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再别康桥”一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运用了这样的方式实施导入:首先选择了一首轻音乐“秋叶”,并通过多媒體进行播放,使之充分地发挥好催化剂的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验和感悟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向学生介绍徐志摩的个人成长经历,播放了康河之水和剑桥大学的图片作为背景进行衬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此情此景之中,然后再对这首诗歌的标准读音进行播放,让学生从字里行间进行有效感知,对作者表露的情感进行体味和把握。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作用下,学生就能够带着良好的思想情感进入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并且在整个学习、体验与感悟中保持着良好的思维状态。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样,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中,良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保障。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散神聚”是散文的最大特点。“神”是散文的主旨,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虽然散文内容“散漫”,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展开阅读和分析。对此,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从整体感知入手,理清文章思路,从宏观层次感受和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实现与作者的共鸣。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整体浏览一下文章,以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散文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抒情性的散文,有叙述性的散文,也有阐述观点与主张性的散文,这种不同形式的散文,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做好教学准备,先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散文的形式,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散文教学,引导学生迅速、正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全文主旨,感知作者表达出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起来就有了思路、有了方法,从而激发出散文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小练笔。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提升阅读自动性

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语文评估体系主要以试题测试形式为主,这样的评估方式在实际发展中的弊端显现地愈来愈加突出。教学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教师应当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加强,并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客观、准确。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相对于同一篇文章往往就会引发出多种理解。因此,在对学生展开基本的字词的考察之余,在开展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改变以比较标准的答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约束的方式。可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式,客觀试题用于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散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观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状况。此外,还应当变更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的形式,可通过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进行结合,实现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

四、感悟散文中的文字,品味情感

在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散文独特的语言,从而抓住语言中包含的美感因素并进行深度挖掘,并深度透析语言中深藏的思想情感,从而认识、了解作者独到的抒发和表达。例如,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这一文章时,引导学生品读郁达夫眼中深沉、萧索的秋,感悟作品独特的语言美,仔细分析作者所用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所营造出的优美意境,从而促使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散文中富有感染力的重要特点是生动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促使学生快速地走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可以读懂文章,更多的要求学生在原文构建的感情的基础上酝酿自己的情感,文章不能成为约束学生心灵的绳索,而应成为学生创造情感的依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散文中优秀的、独特的语言描写,创作出自己的文章,促使学生通过模仿文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真正地读懂散文。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散文的阅读需要进行细致的挖掘,去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性,教师在进行散文阅读教学计划设计时,一定要参考学生的特点,设定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郁琼雅.中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5(07).

[2]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 [3]郑宇.浅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J].才智,2014(22).

论文作者:宋采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的开展方法论文_宋采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