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能画出古代史的灵魂--浅谈当代历史小说_当代历史论文

丹青能画出古代史的灵魂--浅谈当代历史小说_当代历史论文

丹青堪绘旧史魂——当代历史小说琐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丹青论文,历史小说论文,当代论文,堪绘旧史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里所称之当代历史小说,是指新时期以来创作或出版的,以“五四”运动所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前我国漫长的历史生活为取材领域的,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描写对象和基本内容的小说。将近20年间,当代历史小说是整个新时期文学中发展较快、成就可观的一部分,尤其在新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方面是一个分量较重的收获。前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出的16部获奖作品中,就有《李自成》(第二卷)、《少年天子》、《金瓯缺》等三部当代历史小说入选。近几年,当代历史小说更呈活跃发展之势,又有《暮鼓晨钟》、《白门柳》、《曾国藩》、《戊戌喋血记》、《百年沉冤》、《林则徐》等一批受到读者注目的新作问世。其创作质量与艺术品位较之其他领域的当代小说毫不逊色。由于这类题材创作的特定要求,更须潜心敛志,安于寂寞,故而较少受到喧嚣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与流派纷争时尚的干扰,保持了稳定扎实的创作态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折。尽管现今也有不少取自旧史材料的影视或文学作品,滥俗粗劣之风几乎泛滥成灾,败坏着人们对于历史题材作品的欣赏兴味,但它们与严肃郑重的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却不能同日而语。

茅盾先生在新时期文学开端之际,曾有专文评论当代历史小说《李自成》,认为这类历史小说不同于“五四”以前的旧的历史小说的新鲜价值,在于以科学的辩证唯物史观解剖封建社会,再现其复杂变幻的矛盾的本相。由《李自成》以后,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已有长足发展,其艺术品貌与形式特征愈加显豁、繁复而严整,人们对于当代历史小说成功标志的判别,也由茅盾先生原有看法的基础上趋于深化。正是随着当代历史小说创作成果的不断丰富,使这类小说艺术的特征及其价值得到较为充实而完备的显现,因而现今的读者判定一部当代历史小说成功与否,就看它能否通过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艺术再造,真实地写出历史生活的复杂本相并由此透示给当代人以与其生存发展相关涉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精神内蕴。王国维所言历史小说应不失“全史文之真精神”,黑格尔所谓“具有真正的客观性的艺术内容(意蕴)”,恩格斯所称“意识到的历史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强调这一要求。

应当说,十多年来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演进,已经提供了不少事实,证明它在走向自身成熟过程中作出的努力。这首先表现于历史观念方面的更新与拓展。同旧的历史小说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意识的局限与偏见相区别,以《李自成》为开端的当代历史小说,力图以科学的历史观对20世纪初叶之前的中国旧史进行重新认识和把握。《李自成》就将被封建时代蔑称为“流寇”的明末农民起义者,描绘成自觉的社会力量,还原了其在真实的历史运动中所应占据的地位。不过,历史的运行毕竟是充满了复杂因素的过程,制约历史运动的不单纯是某一两种社会力量,却是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是这种总的合力的产物。当代历史小说对于历史运动的实体性内容的把握,也须取更多的角度和侧面,不仅表现农民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和农民战争,也可以表现民族矛盾与民族战争,表现统治集团内部及各个社会阶层中革新与守旧势力的斗争,先进思想力量与衰朽思想力量的冲突等等,如此方能给予真实的历史运动以客观、完整、统一而又多样性的展示。《金瓯缺》描写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就是将民族战争、农民起义以及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等等错杂交织为一体,再现北宋覆灭、南宋偏安那一段复杂万端的社会历史行程,它所涵盖的丰富历史内蕴更增添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感。《少年天子》在描绘清朝人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变革图新的历史活动时,则摒弃了正统意识与民族偏见,将这个征服了开化民族的满族皇帝顺应时势,吸纳先进民族优质,促使民族融合,以巩固和强化王朝统治的明智作为,在充满个人悲剧色彩的艺术氛围中表现出来。

其次,在历史小说的价值观念方面的变化,使得当代历史小说所表达的历史生活内容与创作主体的当代意识相契合,而愈加可能显示其具有现实价值的历史精神。一般而言,旧的历史小说没有脱出演绎历史的范畴。清代小说家吴趼人即把历史小说当作正史的辅助教材来看待,所谓“小说附正史以驰,正史借小说为先导”,带着将小说混同于历史的偏颇。当代历史小说显然摆脱了此种演绎历史的旧范,而代之以某种有主体意识参与的积极的创作动机,作家们总要通过对史料的研阅辨析,探求有普泛意义和某种带规律性的历史内蕴,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那些隐匿不露的内在联系,用当代思想去照亮它们,重新发现和认识其价值。事实上,并非所有存在过的历史都有进入艺术描写的必要价值,只有那些同现代生活有关联的东西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关注,才更易为他们所了解和接受。黑格尔说得好:“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事物必须和我们现代的情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它们才算是属于我们的。”从描述存在过的历史转向描述属于我们的历史,可以认为是当代历史小说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化。构思于抗日战争初期的《金瓯缺》,对于砥砺全民族抗战,是有积极意义的。《少年天子》和《暮鼓晨钟》揭示出的历史生活内蕴,在今天亦不失其借鉴价值。

历史文化品味的营造,成为当代历史小说的艺术创造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这类小说所具有的真正客观性的艺术内容的有机部分。此种历史文化品味,常常体现于历史的环境、习俗、典章制度、人伦关系、思想语言形态、日常生活内容的文化特征、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等等方面具体精微的描绘。它们作为血肉组织,构成作品所展示的艺术内容的历史生活底色。如果缺少这类底色,不仅会削弱小说的历史真实感,难以让读者的阅读欣然入境,也会影响小说的艺术内容的深刻展示。成功的作品总会让人在字里行间领略到这种东西。《李自成》对明末豫陕一带农村凋敝困苦境况与皇宫禁苑奢靡冷森景象的描绘,《金瓯缺》对东京都市风习与军旅征战生涯的描绘,均能营造出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氛围,将读者带入那个历史文化环境之中。《白门柳》对于江南士林生活的表现,则侧重这类仕宦文人交游清议、放浪不羁的生活状态的特定环境与习俗的工笔细描,营造出一派笼罩着这类特殊阶层人物生存境况的历史文化气息。有些当代历史小说,尽管在人物的塑造,历史精神的揭示方面均有成功之处,但由于缺乏充足的历史文化品味,难免产生“隔”的感觉,犹似皮影戏里只见活动的人形,而幕布却没有底色。历史文化品味的营造,自然离不开作家的学识、文化素养及对浩繁史料的精研细磨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历史小说也是一类最有难度、更见功力的小说艺术。

标签:;  ;  ;  ;  ;  ;  ;  ;  

丹青能画出古代史的灵魂--浅谈当代历史小说_当代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