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社区老年人平时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干预论文_赵丽

重视社区老年人平时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干预论文_赵丽

(成都军区总医院高诊室;成都 610083)

【摘要】心血管疾病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对于老年老人更是具有较大影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依据相应的临床研究可知,对老年心血管老人予以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升老人的康复率,并提升老人的预后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某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心血管疾病老人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此来探讨临床护理的价值。

【关键词】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76-01

前言

心血管是由于血脂、血糖以及其他指标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当前对该病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以维持治疗为主,在实践阶段需要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指导,满足临床护理具体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探究在心血管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

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养老综合服务中心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40例老年心血管老人,男26例,女14例,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为(62.3±2.4)岁,其中共有18例老人为慢性心力衰竭,12例老人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10例老人为冠心病。40例老人入服务中心后均进行相应的整体性临床护理干预模式。

2 护理措施

2.1 用药护理: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严格遵医嘱为老人用药,例如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硝酸甘油的注射速度,以避免因速度过快对老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需要确保为老人服用适合的剂量。由于年龄的限制,老人的肾脏等脏器的机能减弱,并且血压、心率将会升高或者降低,因此在服药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老人生命体征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必须及时上报医生,由医生对用药方案进行及时调整,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必须明确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此才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对老人形成较高的安全保护。

2.2 加强对老人的排便护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老人而言,便秘是常见的并发症,若老人未予以重视并治疗,则将使老人出现头痛、厌食等症状,将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危害。同时当该老人排便时由于需要加大屏气力度,因而使得老人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极大的提升。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知,老年心血管老人若缺少运动,将会使得粪便堆积在直肠内,久而久之其产生的毒素将会使老人承受额外病痛。除此之外,老年老人的消化能力不断减退,因而无法有效的对食物进行消化。基于此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为老人制定严格的饮食护理计划,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使老人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或者符合粗纤维的粗粮等,在餐后可使老人适量的饮用温水与蜂蜜,进而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同时使老人适量的参加体育锻炼,以避免粪便堆积。

2.3 心理护理:由于年龄较大,当老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心理情绪,甚至有部分老人将会放弃治疗,最终使得病情不断恶化。对此当老人进入服务中心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了解老人心中所想与实际需求,并使用温和的语气耐心解答老人的提问,以此来消除其不良心理,使老人重新树立康复信息,进而能够有效的配合护理,早日获得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睡眠护理:当老人进入服务中心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将会导致心态的变化,进而导致老人的睡眠系统收到较大影响,常表现为老人的神经出现衰弱,夜晚易被声音打扰而无法再次进入睡眠。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努力为老人创造安静的疗养环境与睡眠环境,夜晚活动时必须确保无声。除此之外,当老人入睡前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老人的观察,若老人无法正常入睡,则护理人员需要对老人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并采取有效的方法。

2.5 环境护理:老人进入服务中心后,若面对冷冰的环境则将还无法有效的进行护理配合,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环境的布置,努力使环境符合老年老人的生理需求,如此才能使老人获得良好的情绪,进而有效的提升老人的康复率。

3 讨论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水平、饮食习惯改变的影响,心血管疾病作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比例逐年升高,该病作为中枢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该起病急、发病快、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为其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针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最常用临床治疗方法即为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试验研究步伐的不断深入,有发现将公共卫生护理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公共卫生护理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饮食、锻炼习惯为辅,通过调整和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习惯,进而达到改善和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

临床实践证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比较多,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脂、血糖以及血压等指标异常引起的症状,考虑到病理状态以及临床治疗的要求,需要掌握临床护理和干预的要点,做好针对性护理指导工作。当前临床研究中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多以干预治疗作为基础,在治疗阶段辅助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满足患者的实际要求。综合护理干预形式优势明显,在后续护理阶段需要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指导。干预指导过程中的认知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患者有严重的影响,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和评估,告知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类型,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接受预后护理。老年患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甚至存在其他炎症症状,如果存在用药错误或者其他现象,势必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要合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提升患者接受治疗信心。部分患者会出现负面情绪,要做好临床调节工作,改善不良情绪,减少外界压力,让患者积极主动接受干预和护理,提升护理依从性。

在我国老年群体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同时该疾病也极易危及老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一旦老人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则必须予以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然而由于年龄较大的因素,加之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步退化,如何进行更佳的护理则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作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由于医疗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使老人获得全面的护理服务,但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同时需要随时与中心医院的专业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不断的补充相应的护理知识,如此才能为老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除此之外,在护理的过程中若老人出现异常情况无法解决时,则必须及时与中心医院获得联系,以此使老人获得专业的急救措施,进而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为老人予以良好的整体护理使降低并发症、提升康复率与预后质量的关键。此外,通过护理可知,该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需要加强与医院的联系,不仅可获得更加专业的护理方案,同时能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使老人获得较佳的护理体验。

参考文献:

[1]官艳红.公共卫生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6,23(5):128-129.

[2]付茂琴.社区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21(61):23-25.

[3]蒋蓓,斯徐敏,唐丽,等.社区综合防治护理管理在心血管病急性事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9(12):131-133.

[4]孙丹,吉慧聪,李星丹,等.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1):2416-2418.

论文作者:赵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重视社区老年人平时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干预论文_赵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