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品油农业的初步探讨_农产品加工论文

成品农业初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品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成品农业的理论含义

所谓成品农业,就是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连成一体,以出卖农产品加工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简单地说,成品农业就是加工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五点:一是成品农业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变成商品,为全社会服务;二是成品农业的产品都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三是加工以后的农产品不是相对企业的成品,而是社会最终消费品;四是农产品除物理、化学加工外,还包括包装性加工;五是发展成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价值,取得最大利润。

成品农业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是农业工业化的基本载体,此意可用下图表述:

从图中可以比较形象地看出,农产品加工是成品农业的核心构件,成品农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工业化。这个体系是各种生产要素按照新的生产函数形成的组合体系,组合包含三个原则,一是每种要素的边际产值必须与要素价格相等;二是各种要素必须按最小成本进行组合;三是各种要素必须按最大利润的要求进行组合,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

二、发展成品农业是实践的需要,是必然趋势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但阶段特色十分鲜明。在人类还没有解决温饱以前,农业的主要职责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需要,这时消费的农产品是初级产品;一旦温饱问题解决和进入小康水平以后,农业的基本目的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农产品消费主要是加工后的成品。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等式:

温饱农业=农业初级产品消费

小康农业=农产品加工品消费

根据有关资料,现代西方发达国家90%的农产品都是加工成品,非农业人口基本上是加工成品消费。笔者曾随意走访了100 个城乡居民家庭,城市居民的农产品成品消费占农产品消费总额的63%,农村居民的农产品成品消费占农产品消费总额的19.4%。由此可见,农产品加工成品消费是必然趋势。

三、发展成品农业的现实意义

1.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解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产品经过加工以后,一般都可提高50%以上的价值,最高的可在10倍以上。如常德商品市场上没有包装的桔子,每公斤价格为1.2元, 用纸盒包装上了蜡的桔子,每公斤为2.8元。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盖尔·克拉默和克拉伦斯·詹森,在他们合著的《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一书中,曾用生产衬衣这个例子说明生产经营各阶段增值情况,价值2美元的棉花, 到最后衬衣的出售,价值增加到65美元,成品价值是初级产品的几十倍。我国农产品加工以后所增加的价值直接到农民手中还不多,主要原因是农民自己从事加工的少,但要看到,(1 )已有不少农民开始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有的农民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连成一体,把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包揽起来;(2 )农产品加工价值通过原料竞争而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把一部分价值还给了生产初级农产品的农民。

2.强化利益刺激,调动农民加大科技投入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积极性。成品农业把农民从事生产和加工的利益具体化,既看得见也取得到,因此,利益的刺激作用更加突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同时,他们更懂得高收益的产品必须是具有高吸引力、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便会自己挑选发展市场所需要的优质农产品,并根据加工成品的技术要求,学习有关科学技术。

3.促进农业与工业联体,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实现。成品农业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可以说加工把部分农产品改变成了工业成品,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演变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当然,随着农产品加工成品的不断发展,带动对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步伐的需求,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用工业式的劳动取代传统的农业体力劳动。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将会推动农村城市化的形成。因为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把农产品加工业逐步集中发展的过程,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农村居民的集中,不断增大规模,形成城镇和城市。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成品农业将必然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彻底突破资源与技术的制约,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新农业。成品农业的实质问题是农业与工业的结合问题。这种结合不是一般意义的结合,而是血与肉的结合,是一体化的结合。过去,也有很多人提到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问题,但他们所说的结合局限在原料与市场上的结合,认为农业只能给工业提供原料,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农业和农村。不否认这也是一种结合形式,但只是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结合,成品农业的结合才是真正的结合,特别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成品农业。

此外,我国发展成品农业的条件已大体成熟。如果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去讲成品农业,显然是早了一点;温饱不成其问题后,不发展成品农业,丢失的不仅仅是机遇,而是财富,是农民兄弟的血与汗。我们说条件成熟,(1)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不少农村已达到小康标准;(2)优质粮、棉、水果,瘦肉型猪、 名贵水产等在农产品中的比重一年比一年大,有的地方已占到50%以上;(3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业条件;(4 )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偏向农产品加工品,等等。这些足以说明,发展成品农业的机遇已经到来了,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把机遇变成大力发展成品农业的现实生产力。

四、发展成品农业必须以产品加工为中心

前面已经提到发展成品农业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业,因此,在战略构想中,必须突出这一重点,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深受市场欢迎且开发潜力巨大的产品。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定要以产品为中心。首先是要有一个好产品,并适当集中力量,加快发展速度,尽快形成大规模、大市场。开发一个好产品,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要有一个加工弹性大的初级农产品及其基地。优质农产品是发展成品农业的基础。所谓优质,一是产品品质好,二是加工品种与加工价值的弹性大,三是市场行销。三者缺一不可。农产品不能小规模,不能零星分散,必须发展基地,形成专业化,大规模。坚持因地制宜,可搞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三个问题, (1)要注意发挥本地特色,特别是本地的特色产品。产品特色就是产品的市场,最珍贵的特色是一个地方得天独厚的产品。只要有这种产品就要牢牢抓住,努力开发。产品规模还不大的,应尽快增加投入,迅速把规模搞大;已有一定规模但市场活力不强的,应加大宣传力度和营销力度,充分占有市场。(2)要注意开发高收入产品, 哪样产品赚钱就搞哪样。对一些虽然是传统产品但市场不受欢迎的,一定要忍疼割爱,及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3)要注意利用现有的商品基地。 形成一个基地很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要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搞好产品的培优培壮,改造升级为优质商品基地。

2.要有一个富有高创新力的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发展成品农业的决定因素,成千上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崛起之日,就是成品农业的腾飞之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能用老眼光,要有新观念,赶上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1)起点要高。要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最好的生产设备,生产出一流的产品。(2)管理要严。 同样的技术与设备,管理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产品,必须要有一流的管理。除了现场管理、工艺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一般性管理外,还要尽快做到“三制两不”,即员工合同制、厂长(经理)聘任制、资产股份制;工厂不办社会、不办成福利性的工厂。厂长(经理)应成为职业企业家,不要鼓励他们从政,越优秀的越要留在企业,优秀的党政干部,若有经营企业的特长,应鼓励他们到企业任职;只要企业正常发展,个人无重大问题,一个厂长(经理)可以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当终身企业家。部分厂长(经理)也应注意,要多跑市场,少跑“官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一支真正的企业家队伍。工人一律实行合同制,特别优秀的骨干,可以聘为终身雇员,但必须有条件,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3)规模要适度。只要条件允许, 企业能办多大就办多大,不过要量力而行,要适度。要通过扩大规模,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特点,一是能迅速产生和利用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且能促进相关企业和行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增长活力强,增长速度快,增长质量好。三是具有高的扩散效应,带动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创办龙头企业应打破地域、部门和所有制界限,谁有能力谁办,能力不够联合办。

3.要有一个由各种利益连接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作保证。生产社会化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社会化,是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的结合,是企业与市场的结合,是企业与企业的结合,这种结合应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就是说都要有利可图。发展成品农业与一般农业不一样,必须要有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作保证,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与市场连成一体。因此,在发展成品农业的过程中,(1 )应尽量减少行政行为,把各个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种利益放在市场中去,由市场去分配,去调整。(2)要用利益连结每个企业和每个生产经营者, 越紧越好,在一个共同体内实现一盈俱盈,一亏俱亏,这既可赢得企业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有助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

标签:;  ;  ;  ;  ;  

对成品油农业的初步探讨_农产品加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