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邓婷

邓婷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44例患者),分别实施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OD、CK指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安全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由于患者不稳定的冠状动脉斑块溃破,引发出血和管腔内血栓,造成官腔闭塞,常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患者,若未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易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目前多数患者选择进行溶栓治疗,由于可选溶栓药物种类比较多,因此,选择安全、有效地溶栓药物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院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4月-2017年10月),电脑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经诊断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年龄<75岁;(4)发病入院时间<12h。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精神疾病、其他脏器功能性病变患者;(2)认知障碍患者;(3)药物过敏史。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0岁-74岁,平均年龄(58.12±5.38)岁;21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1岁-73岁,平均年龄(57.84±5.17)岁;22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将尿激酶(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12)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毫升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在30分钟内滴完。

观察组均使用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将瑞替普酶(爱德药业(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95)10mU溶于10毫升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推注,每日两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的SOD、CK指标变化。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总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指标。显效:患者治疗后心悸、烦躁、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无法达到上述两个标准。显效率加有效率等于总有效率[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指标对比,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4.65%与对照组22.72%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所示。

2.4对比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中,消化道出血患者有1例、皮肤、黏膜出血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4.65%。对照组患者中,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例、皮肤、黏膜出血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6.9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过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的危重疾病,主要是由于梗死动脉血栓性栓塞引发导致。研究显示,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发生和患者缺血密切相关,易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3-4]。临床主要采取溶栓治疗,通过溶栓药物溶解冠状动脉血栓,使患者血管通畅,促进组织器官较快恢复血流灌注,降低患者并发症,减少患者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瑞替普酶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见药物,能结合纤溶酶和血管阻塞部位纤维蛋白,促进患者纤溶酶原裂解,使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降低,保持患者梗死血管通畅性,其具有溶栓作用佳、见效快等特点,其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降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有效率,改善患者SOD、CK指标[5-7]。同时瑞替普酶也是第三代溶栓药物,其对纤维蛋白具有十分强的选择性,能作用在溶栓内部和表面,其溶栓速度较好,对人体正常纤维蛋白影响小,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瑞替普酶具有单次静脉推注、半衰期长、方法简单等优点,能预防药物使用错误情况发生。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出血发生率4.65%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35%、SOD、CK指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过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患者实施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王丹丹,李秀,王蔓蔓等.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7,45(3):314-317.

[2]卢青,丁世芳,陈志楠等.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8):1735-1739.

[3]尚永志,冯雁,秦雷等.IABP辅助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0):918-923.

[4]王文亮,陈少敏,夏萌等.冠状动脉前降支靶病变及临界病变部位同期支架置入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J].山东医药,2016,56(35):17-20.

[5]张建明,朱锋,汪建兵等.比伐芦定与替罗非班联合肝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26):3671-3674.

[6]刘伟静,寇宁.胸痛中心建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影响:一项建立前后对比研究结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2):119-122.

[7]徐晓蓉,李奎宝,王攀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12):932-936.

论文作者:邓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瑞替普酶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7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_邓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