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勇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论文

江苏:勇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论文

江苏:勇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王 湛/教育部原副部长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对教育事业作出的战略部署。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绘制了建设教育强国的蓝图,部署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导推进五年教育改革发展,确保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这些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既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心,也为我国在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并探索教育现代化的省份,自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来,教育现代化一直是指引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既把教育现代化当作教育发展的目标,又把教育现代化当作推动教育发展、激励教育改革创新的动力,始终坚持高引领、高标准、高设计,积极探索契合国情省情的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勇当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努力打造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苏样本”。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各项事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近年来,江苏在省级层面不断加强统筹领导,抓好宏观部署,注重政策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诸多纲领性文件,推出一系列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举措,不断强化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紫杉醇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治疗。但由于其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占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从而使治疗被迫中止,这样不仅影响了患者治疗,而且造成经济上严重损失。2010年1月—2011年4月我院门诊输液中心肿瘤患者在接受紫杉醇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多例过敏反应,其中34例过敏反应者,经对症处理与抗过敏治疗后,继续输注紫杉醇药液,顺利完成了化疗疗程。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在突出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江苏坚持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教育,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推动民间资金捐资投资兴办民办教育。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教育治理,积极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估,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建设,发挥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发展的作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和指导高校办学,营造出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形成社会各方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4~6月树冠上部相对湿度逐渐降低,随着树体的扩大,叶片量增加,7月有所提高,8月空气相对湿度急剧升高,进入9月又快速下降;树冠上部相对湿度较低,5月有所回升,6月最低。

突出指标引领,深化“五个维度”的改革。为让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做到有的放矢,2007年,江苏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并进行跟踪评估的省份。2013年江苏出台了《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6年将其修订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以发达国家教育同期发展指标为参照,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衡量,实时监控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全面评价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为指导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践过程中,江苏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依据标准实施规范化管理和督导,并按照监测结果动态调整教育改革方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教育普及度、教育保障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和教育统筹度等五个维度为着力点,不遗余力地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江苏各级各类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协调和谐、更加公平公正有力的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提出“五个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也随之变化。其基本特征就是由提高教育普及程度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为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矛盾变化,江苏敏锐地找准突破口,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期待为中心,创新提出了“五大转变”,即发展重点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注重弹性供给转变,发展要求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注重特色品牌转变,发展取向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注重人民满意转变。循着这条发展轨迹,江苏针对制约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普遍性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优势,设计一项又一项的具体工程,精心组织实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逐步实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五大转变”的提出,是江苏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创新探索,不仅彰显了江苏对教育现代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江苏人民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育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省。20多年来,江苏选择基本现代化作为自己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始终坚持、孜孜不辍,展现出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高度自信。在2019年6月份出台的《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中,江苏明确提出,要在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总体达到国家确定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基础上,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江苏更加豪迈的教育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坚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教育一定能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一如既往勇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标签:;  ;  ;  ;  ;  ;  

江苏:勇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