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演化与优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群演进与优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障碍分析的政策意义非常重大,即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加快建立和培养传统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引言

产业群是指相互间具有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的同一产业或行业以及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从其内涵上,我们可以导出产业群的两种表现形式:

首先,宏观上产业群表现为一定区域的产业结构,主要有领先产业、支持产业和专门的经济基础设施等三个要素。据产业群形成过程的差异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同一产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合理构成,如图1、图2所示。

图1表明,为了对同一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同一部门各行业专业化协作的生产过程。图2表明,围绕某一最终产品各行业间进行零部件加工的生产过程。

第二,产业部门间的专业化协作的合理构成。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在宏观上产业群表现为产业结构,但是二者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产业群主要通过经济技术联系,揭示经济活动中的供给关系,而产业结构则是依据各产业及行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揭示它们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其次,微观上产业群表现为相互间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规模企业群体,即产业群的组织结构。一般形成以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企业为主,在其边缘吸附众多的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这些企业之间通过产权、合同、技术或通过信任关系而结成“共同体”,渐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共同市场。可见,节约交易成本以期稳定地获取最优收益的动机促成了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产业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区域都有可能提供产业群发育的适宜环境。相反,产业群本身就隐含着其发生的前提之一——特殊区域,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以及深圳的出口加工产业群。对产业群类型的界定有助于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和演进的一般规律。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群形成的集聚因子的分析,我们认为产业群可以划分为两种聚集类型:

第一,厂商聚集,即企业群体不仅表现为个体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为总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聚集的内容实际上是产业的集中。

第二,社会聚集,即诸多社会因素的集中促进了产业成长环境的改善,从而为产业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厂商聚集和社会聚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最基本的是厂商聚集。只有产业的集中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因素的集中。这种基于集聚因子的划分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产业群的形成导因。

一、产业群形成导因

1.传统理论的研究

对产业群形成导因的解释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以及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学说。

按照斯密的观点,产业群形成和集中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地区具有对产业发展绝对有利的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李嘉图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斯密的理论观点。在李嘉图看来,产业群的形成不仅有赖于区域绝对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区域的比较利益。但是,比较利益分析仅是关于产业群形成的静态表象分析,它并未解释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则放弃了古典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代之以市场价格分析。奥林认为,产业群形成的基本原因在于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此确立了“生产要素标准”的要素禀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产业应在要素禀赋丰富的区域聚集。但是,区域要素禀赋总是一定的,企业的增加导致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削弱其原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现实中的产业群并非总是基于要素禀赋基础的。因而,产业群形成导因只能从要素禀赋论中得到部分解释。

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产业群形成是因为区域间存在着运输成本的差异,这是基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在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假定而得到的结论。因此,也很难真正揭示产业群形成的真正原因。

区位论中的中心地理论、发展极理论和系统理论等均无法说明产业群形成的最初动因,但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生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2.制度与产业群的形成

从根本上讲,产业群的形成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在一段时间内情况未必总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制度背景的深刻影响。

制度是一个方位、多层面的网络结构,诸结点均对产业群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完备的分析显然既不可能又无必要,这里仅选择几个关键变量加以考察。

体制的选择是产业群自然发育的宏观制度基础,主要指经济体制及管理体制等。纵观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群演进过程,可以发现其共同之处,在于产业群形成是基于自由经济体制的选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产业群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诸要素不断流动和聚集的结果,而这种“流动性”、“自由性”本质上是以价格为指示器的。自由经济体制的核心和活力源于以供求为基础的价格制度。投入的聚集过程伴随诸多障碍,从而导致产业壁垒,而壁垒的降低或消除的关键,在于自由价格制度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体制由于其信息方面的困难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群或者更确切地说导致产业群的畸形发展。

管理体制对产业群形成的影响说到底是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题。产业群形成与演进规律要求政府控制职能让位于引导服务职能。这种职能的转变要求管理体制由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韩国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培育社区环境,促进各行为主体如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构建产业群的本地网络。这是促进生产体制、企业组织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所在。研究表明,产业群发展的动力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公共政策,而且更取决于所在的区域环境。因此,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技术创新的加快,如何加强企业间以及企业和技术源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政策是制度的体现。与产业群形成密切相关的政策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是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及产业技术政策等。一般地,产业群的形成除了税收和金融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各种政策形成的综合优势。我们这里仅就产业组织政策和技术政策的选择重点并结合产业群演进的趋势做一探讨。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以大批量生产为特征的,即所谓的刚性生产方式。反映在产业群组织结构上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企业并组织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然而,近来发达国家产业群组织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原来的垂直等级结构逐渐让位于横向网络化,即众多的平等合作的小企业。据认为,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创新使柔性生产方式替代了刚性生产方式。这意味着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近期内宜着眼于选择和培育企业的规模上,力求追逐规模经济,同时,在特殊的区域如特区、开发区可以着重于塑造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上。

产业技术政策的选择应依据技术的发展模式。技术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类模式称为“供给型”模式,即使发展科技为先导,然后为产业所用;另一类称为“需求型”模式,即根据市场需求到产品的开发,再决定技术的研制。由于技术投入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技术周期且趋短,导致明显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所以,供给型模式一般收效甚微。基于这种分析,今后我国技术发展宜以需求型模式为主。从产业群形成角度来说,该模式的前提,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以及企业和研究部门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产业技术政策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适用技术上,促进行为主体的联系。

产业群形成的微观基础是以多元产权为特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这与宏观制度安排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有助于获得聚集经济效应,如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共享、规模经济以及创新扩散等。只有真正的市场主体才更多地关注这种效应。

3.产业群形成的主导因:聚集经济效应

传统理论的回顾表明静态分析或成本分析仅能部分地解释产业群的成因。制度分析揭示了产业群演进过程中的基础和约束。我们认为,产业群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聚集经济效应,这是由产业群形成的利益传导机制决定的。

聚集经济是指通过规模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以降低长期平均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系统力量。具体地,聚集经济效应主要包括:

①基础设施共享。产业群的形成需要专门的经济基础设施,如人才、技术、资金、生活质量和物质性基础设施等。产业集中不仅吸引人才的集中,而且促使了劳动力的专业化;产业集中促进金融的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业集中要求专门的物质性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共享降低了企业使用基础设施的费用。

②创新效应。产业集中使相互间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企业在地理上靠近,改变了传统的买者和卖者的关系,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基于共同市场上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促进了创新活动。生产方式由刚性到柔性的创新既是需求牵动的,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集中提供的可能性。从组织关系上看,企业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表现为“自然选择”。企业经济活动全方位接近市场使得它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恰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集中不仅丰富了创新源,而且由于“本地网络”和“根植性”而产生的合作使创新加强。基本创新的引擎效应和扩散创新的增值效应使经济迅速增长。增长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大,这反过来又会推动产业的进一步集聚,直到达到一定的规模。

③学习过程。集中导致网络出现,后进企业可以利用先行企业的经验、技术等信息的溢出效应,通过模仿和学习缩小差距,节约成本。总之,学习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概而言之,聚集经济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成本明显降低,如图3所示。

图3

假定行业的技术不变、投入价格固定以及长期内所有要素可自由调整。图3中,SAC[,1]和SAC[,2]表示固定要素条件下的短期成本曲线,SMC[,1]和SMC[,2]是其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LAC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D为需求曲线。初始阶段,行业供给曲线SMC[,1]与需求曲线D[,1]均衡点E[,1],随着企业集中,行业规模扩大,短期供给曲线移到SMC[,2]处,成本降低使得曲线D[,2]与SMC[,2]的均衡点变动到E[,2]。

以上关于聚集经济效应的分析是限定于产业群的规模在有效限度内的假设上的。至少由于两个限制性因素使得聚集经济并不必然导致巨大生产组织的建立:

第一,制约规模扩张到一定点的限制性因素,即内部不经济;

第二,恢复竞争并保持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即外部不经济。

聚集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的政策意义在于:对我国新出现的产业聚集区而言,除继续实行实际的政策优惠外,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的项目及行业选择时,既要考虑到规模经济,又要兼顾速度经济和范围经济;在发展产业时,不仅要结合腹地的传统产业,不能形成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企业扎根本土,加强产、学、研的联系,构建当地网络,防止企业退出时造成的“产业空洞化”。

二、产业群特征

1.数量众多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

在利益激励机制的驱动下,供给厂商和需求厂商在空间上的彼此接近,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聚集经济的其他优势使相关企业的集中既是可能的,又是必需的。企业集中创造新的供给和需求,从而改变经济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企业集中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区外新厂商的进入;二是现有企业裂变出来的企业;最后一种是当地人员或企业新成立的公司。

2.企业的垂直一体化与横向网络

这是与不同的经济阶段相适应的。在产业群形成初期,只有几家少数相互独立的公司,彼此间的联系较少。随着企业的不断集中,某些企业由于较强的适应性、应变力和竞争力而逐渐扩张壮大,进而成为支配性企业,主要从事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边缘的众多中小企业,主要作为供应方出现。所以,大公司创造和提供了主要就业机会,表现的是垂直一体化关系,也是当前产业群组织特征的主要方面。在产业群成熟期,由于需求的多样性,更加个性化以及创新周期缩短,生产方式的刚性向柔性的转换,小型企业的横向网络化倾问明显。这种变化趋势已在发达国家中有明显表现。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追求产业群组织垂直一体化的努力仍是主流。

3.企业间基于高度分工上的合作和特别专业化

企业间的高度分工已经不仅是企业相对优势的需要,也是技术上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企业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结成战略上的联盟。此外,专业化的信息共享大大促进了创新活动,产生所谓的“创新集群”。可以认为,这里表现出来的是更高层次上的生产“社会化”。

4.产业群具有良好的自我加强功能和随时间推移不断革新的动力。这主要是因为群内信息、技术和资源等要素不断得到活化。

5.企业的本土化,即区内企业不仅结成网络,而且还深深地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本土化特点。

三、产业群建立与优势产业群选择

1.产业群建立过程的分析

科学规划产业群,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规划产业群一般可以归纳为:

①科学规划关键的产业部门。

选择的参数有行业规模、增长轨迹、相对集中性及外向性等。关键部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规模较大,包括现有规模和潜在规模;第二,行业的增长轨迹显示良好性状,良好性状可以理解为增长在各个时期内表现均衡和加速的倾向;第三,空间上相对集中度高;第四,较强的外向性,即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市场。

②根据关键部门发现其相关部门并归为产业群。规划基准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及关联效应基准三种。

第一,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即产出对全部投入要素之比。影响“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进步的影响。因而,通常用技术进步速度来具体评价不同产业生产率上升率的。

假设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T表示时间,生产函数则可以表示为:

Y=f(K,L,T)

推导出技术进步率的公式:

t[,0]=Y[,0]-W[,k]G[,k]-W[,L]G[,L]

式中,t[,0]为技术进步率,Y[,0]为生产增长率,G[,K]为资本增长率,G[,L]为劳动增长率,W[,K]和W[,L]分别表示资本所得及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第二,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其中Q[,i]是第i部门的产品需求量,I是国民收入。

一般来说,收入弹性高的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反映了该部门持续高增长率特征。

第三,关联效应基准。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前向联系效应、后向联系效应和旁侧效应等。关联效应可通过投入产出表来计算。

上述三基准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使我们很容易将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和收入弹性基准归结为关联效应基准。此外,还应根据部门的增长方式、知识的一致性来归并相应的产业部门。

上述的分析表明,关联效应是建立产业群的首要条件。具体来说,根据关键部门选择其相应的产业部门可分为以下过程:

首先,依据关键部门的关联效应选择直接相关部门。

其次,根据直接相关部门的关联效应选择间接相关部门。理论上讲,该过程可以无限进行,而研究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需进行几次就能满足需求。

最后,确定与关键部门发展密切相关的最终需求型产业部门。

基准的研究仅是提供了理论框架,而要使这种分析具有可操作性,还要从产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入手来分析产业群的约束条件。

第一,创新水平。创新水平直接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只有二者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才能推动产业群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落后的创新水平既阻碍关键部门的发展,又降低了其关联效应。

第二,禀赋条件,尤其是资金。由于要素的替代性,禀赋差异导致产业类型选择的不同,如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群的动态及开放性要求要素的有效流动,但由于受到经济基准及区域制度的约束,故产业群的建立要受到诸多壁垒的影响。

第三,过程性约束。从时序上讲,关键部门的选择是一个系列,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经济发展阶段联系的。因此,产业群的建立要和经济的承载力一致。

2.建立以优势产业群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群体

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决定着区域产业群构成的总体状况和演进模式,也是据以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关键。

关于优势产业群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我们认为,所谓优势产业群,是指在产业群体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和扩散能力,呈现发达的网络性和外向性的产业群。它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规模经济和高度辨别力的市场;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③高水平的信息通道;④高质量的经济基础支持如商贸、金融、法律等;⑤有利于创新的竞争环境。

区域产业群体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结合腹地的产业基础;②着重发展经济基准设施,尤其是信息业和服务业;③促进企业本土化和结网;④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等,克服“诸候经济”。建立以优势产业群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群体的关键是处理好产业群之间及大中小企业间的关系,发挥产业群体的综合优势。

四、产业群的发展与优化:条件、途径与障碍

产业群发展与优化不仅取决于目标取向是否科学和可行,更为重要的是,要取决于其发展与优化的条件是否具备,过程中障碍的排除能力以及宏观的及微观的经济政策和体制是否与之相适应。

1.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条件

①市场容量和需求结构

市场容量是指市场上所产生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总和。产业群发展的前提条件便是市场的扩大。产业群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动机所产生的规模扩张冲动,而实现这种冲动的关键在于保持市场扩大中供求的均衡和连续性。否则,将导致产业群链条的受阻或中断。在开放条件下,国际市场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不断地扩大了市场容量。因此,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最初起点,首先取决于国内市场容量,然后进一步的发展就越来越与国际市场容量的扩充联系起来。

需求结构的变化也是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重要条件。适应需求变化的趋势,如多样性和个性化组织产业生产,是建立合理产业群的需要。

因此,需求是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最终原因,而市场容量则是实现需求的条件,从而是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直接条件。

②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这是始终影响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群对技术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敏感。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产业部门的多少,进而决定着产业联系的日益复杂化。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与创新是从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两个方面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

③产业群的转换能力

产业群的转换能力,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转换能力两方面。产业群的优化不仅是其自身发展选择的结果,受内在的循环机制的制约,而且也是政府“选择”的结果。这在日本和韩国产业群演进中特别显著。在二元经济结构和两重体制并存的我国,注重外在转换能力是产业群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外在转换能力主要包括政府制定产业群发展政策的能力及实现的能力两个方面。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这里没有必要进行详细论述。日本产业群成功的经验表明这样一个结论,尽管对日本产业群发展政策的作用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产业政策,的确对战后日本产业群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外在转换能力”的提出,是基于市场或者说产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完备这样的判断上的,需要政府的积极有效参与。然而,政府也存在着“缺陷”,这恰是我们最感兴趣的。由此,外在转换能力的作用范围和实现方式,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于作用范围和实现方式,得出的结论似乎是作用范围,主要限于市场失灵之内和重点发展部门。如高技术产业部门,实现方式宜以经济手段为主。其他的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内在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群自身的循环发展机制,其强弱是与市场完善程度、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产业群壁垒大小有关的。增强产业群内在转换能力不仅需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还涉及到产业群发展政策的开放性。我国对外资的规模及产品出口比例的限制,虽然有利于保护民族产业和幼稚产业,但也割断了市场联系,抬高了产业壁垒。

④资源条件

这也是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又一个重要条件。这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由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一种“短缺经济”,资本短缺、技术落后,资源条件就成为产业群发展优先考虑的内容。然而,从发展和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资源的约束作用正趋于减弱。

当然,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各种状况也会影响产业群的发展与优化。所有这些条件都是综合地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群的发展与优化。

2.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途径

①发展和提高经济基础。

这主要包括物质性基础设施和政策两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的多寡和质量以及配套政策,是涉及企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区域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因而,发展和提高经济基础成为产业群发展的优先目标。

②改善和加强企业间的联系。

这不仅指革新现有企业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包括现有企业与新进入企业的联系,重点是加快培植企业的网络。联系的革新与加强,意味着创新水平的提高,学习型环境的形成和企业家来源的广泛性,从而制约着产业群的竞争力和优势的发挥。

③增强企业的外向性。

主要指企业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市场的经一性和开放性,要求企业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和市场,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抓住战略性机遇。然而,这里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企业外向性的根据,在于区内企业高组织的网络体系。如果二者关系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区域“空洞化”现象。在我国的各类开发区中,由于形成对外资的严重依赖,产业群的发展基本上呈现两头在外的特点,即全部或大部分进口原材料,产成品主要出口,使外向性失去了原有的依托。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导致区内企业外迁严重,致使部分开发区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的征兆。

④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有机组合。

由于长期计划体制所造成的我国产业群发展刚性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一方面某些产业部门资源过剩;另一方面某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又受制于资源短缺,表现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转换缓慢。发展产业群需求将两种调整结合起来,考虑到目前我国资金短缺的现实,在结合上宜采取存量为主,增量为辅的对策。

3.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障碍

对产业群发展与优化条件的分析,实际上也暗示着产业群发展的障碍。

从宏观上来说,这些障碍主要包括价格体系障碍、要素市场障碍及地方政府障碍等三个方面。

价格体系的扭曲和不完善造成市场信号的失真,误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资源流动,使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而产业群发展与优化是以真实的价格为导向的。我国长期以来严重扭曲的价格体系,不仅阻碍着产业群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改善,而且还制约着产业群的自我循环机制。这两方面都造成产业群发展的失衡,还造成某些产业群发展的“虚高级化”。

要素市场障碍,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约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群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具体的形式是发行债券和股票,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无论从规模或从机制的角度来看,还无法承担大规模筹措资本,为产业群的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本身还存在着诸如产权、企业家素质等方面的障碍,又对资本市场的发育起到了严重制约作用。劳动力市场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对人才自由流动的各种限制,如户籍制度。技术市场的障碍,主要来自于知识产权保护乏力以及技术源与企业主体的联系松散等方面。

地方保护主义构成了地方政府障碍的主要内容。对产业群发展的影响表现在:第一,趋同倾向,“大而全”以及“小而全”;第二,诸侯经济,割断了产业群发展的联系。

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障碍分析政策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即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加快建立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标签:;  ;  ;  ;  

产业集群的演化与优化研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