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成人哮喘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静静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成人哮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表数字法把2011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诊治的90例成人哮喘患者分为三组,即A组(n=30)、B组(n=30)以及C组(n=30),A组患者仅用沙丁胺醇治疗,B组仅用丙酸倍氯米松治疗,C组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最大呼气峰流速值,并予以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最大呼气峰流速值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最大呼气峰流速值明显好转,其中C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三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沙丁胺醇或者丙酸倍氯米松而言,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可获得良好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哮喘;沙丁胺醇;最大呼气峰流速值;丙酸倍氯米松

哮喘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患,易引气道高反应性,造成可逆性受限,导致咳嗽、喘息、胸闷或者气急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发作时间多为夜间或者凌晨,大部分患者能自行缓解或者通过治疗可缓解[1-2]。目前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为探讨分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1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诊治的90例成分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病例数均一样的A组(单用沙丁胺醇)、B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以及C组(联合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C组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把2011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诊治的90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诊断标准[3],其中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38.4±5.9岁,平均病程为11.4±2.2年,本次研究已将研究前一个月应用糖皮质激素者、研究前14天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者、哺乳期妇女、研究前7天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者和孕妇排除。采取随机表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划分为病例数各为30例的A组、B组以及C组,三组患者在病程、年龄以及性别构成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经检查,三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吸氧、抗生素以及平喘治疗。基于此,A组仅用沙丁胺醇治疗,由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其国药准字为H50020453,每次吸入量为100-200ug。B组仅用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由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其国药准字为H22023411,每次喷药为0.05-0.1mg,每天3-4次。C组联合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所用药品和上述两组一样,丙酸倍氯米松每天早晚分别一次,沙丁胺醇每天早中晚分别以一次。

1.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判标准

观察三组患者疗效以及最大呼气峰流速值,疗效评判标准如下:1)显效:半小时内患者哮喘症状基本消失,且双肺听诊未听哮鸣音;2)有效:半小时症状减轻,且双肺听诊哮鸣音明显减少;3)无效:半小时后症状未发生显著改变,经双肺听诊可闻哮鸣音[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治疗结果对比见表1,治疗前后三组患者最大呼气峰流速值比较见表2,经统计学分析,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最大呼气峰流速值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以往相关文献报道研究发现,成人哮喘发病率大约为1.3%-24.6%,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气喘等[5]。目前在哮喘的临床治疗中,首选药物一般为糖皮质激素,在糖皮质激素药物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为沙丁胺醇与丙酸倍氯米松。沙丁胺醇属于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起效快,所具支气管扩张功效较强,亲水,但是其不可穿过细胞膜,因此作用比较短暂;丙酸倍氯米松属于一种人工合成药物,对于支气管渗出物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抗炎、减少渗出、抗过敏以及止痒等功效,减轻炎症,同时该药还能兴奋β2受体。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经治疗,三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值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同时C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成人哮喘的临床治疗中联合沙丁胺醇与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且显著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呼气峰流速值,治疗可靠、有效且安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韦艳姬.沙丁胺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患儿42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5-66.

[2]沈华娣,张玉平,张伟燕等.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2,32(6):425-426,429.

[3]季平,王钦存等.小剂量吸入激素与β受体激动剂对哮喘的治疗作用[J].华夏医学,2011,24(6):659-662.

[4]李俊,胡家才.磁贴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36-39.

[5]王宗华,孟焕焕,张家亮等.补肾温肺方联合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鼻炎临床研究及相关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3):1-2.

论文作者:王静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  ;  ;  ;  ;  ;  ;  ;  

沙丁胺醇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成人哮喘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