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论文_朱娥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对ICU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探讨研究其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64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和血液流变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关键词: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

ICU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深静脉腔内的血液出现不正常凝结的状态,从而使静脉腔发生堵塞,使静脉内血液难以正常回流[1]。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会伴有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由于ICU患者长期卧床,比普通病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需要采取护理干预尽可能地降低其发生概率。本次研究中我院对ICU患者采取了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来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64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2名患者,观察组82名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在26岁至62时之间,平均年龄(42.8±3.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在22岁至68时之间,平均年龄(47.3±4.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注意事项、危害性告知患者和家属,做好常规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工作。

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方法。首先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和预防要点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一些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着重进行讲解和教育,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思想上引起患者的重视。

其次是做好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患者的状态随时进行数据的更新。对于低风险患者,要帮助其下床活动,如果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则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对于中等风险的患者,使用间歇充气泵和循序减压弹力袜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对于高风险患者,使用间歇充气泵和循序减压弹力袜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并且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肝素抗凝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中等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并记录评分,以便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防治工作。

每天两次的气压治疗,适度抬高肢体,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按摩肢体,意识清醒的患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干预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并且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时也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工作,让患者多实用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使大便保持通畅,使患者腹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避免影响静脉回流,多给患者喂水以确保患者的血液粘滞度在合理范围内。

ICU患者大多会产生焦躁、不安、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增强他们对手术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进行观测,并监测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1周和后1周、后2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测,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下所述:观察组82例患者经过1周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经过2周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3例;对照组82例患者经过1周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4例,经过2周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9例;组间数据比较,卡方值分别为12.401和13.439,P值均小于0.05。

3.讨论

ICU患者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地治疗,极有可能造成残疾等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3]。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加之患者的卧床时间较长,极容易产生该病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帮助患者进行下肢的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血栓的形成[4]。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借助抗凝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是ICU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极有可能产生出血等不良症状,因此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十分重要[5]。

本次研究中通过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帮助ICU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相比,有效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

在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达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和治疗工作。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纾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帮助患者进行下肢的活动,通过使用间歇充气泵和循序减压弹力袜帮助患者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合理制定患者的饮食,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严格按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流程对患者进行动态地监测,确保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的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降低了患者产生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琦.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4):155-156.

[2]徐美亚.早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5):90-91.

[3]殷晓霞.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预防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34-1335.

[4]马萍.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外医疗,2016,35(16):162-164.

[5]董茂渝,符晓艳.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91-193.

论文作者:朱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论文_朱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